中国某科研院所提出的可变形尾翼气动布局隐身战斗机概念在外界引发热议,相当一部分人将其视为解放军在六代机项目上作出的技术前瞻。

结合中美两国都在积极探索六代机发展路线的战略背景,这一猜测倒也未必有错。而且整体来说,最新的这个方案要比另一个著名的文创作品——“白帝”战斗机在项目工程层面更具可行性。

【国产某型可变尾翼气动布局模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产某型可变尾翼气动布局模型】

近日,随着世界各国新一财年的军费预算计划表陆续制定完成,有关第六代战斗机研制的相关消息也随即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焦点。

一方面,美国在25财年上将更多预算投入到NGAD项目中,大有在六代机领域继续引领世界的意思在。另一方面,其他国家也不甘示弱,纷纷推出自己的六代机项目概念。

就比如说中国,近几年里国内各科研院所公开发布的相关论文数不胜数,提出的设计概念一点不仅不比美国少,部分设计更是相当激进。例如在《一种变体尾翼的气动-隐身特性研究》论文中,科研人员就提出了一种小展弦比变体飞翼布局飞机概念,能够让机体既具备飞翼战机的优异隐身性能,也能让其以2马赫的速度飞行。

【一种小展弦比变体飞翼布局飞机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种小展弦比变体飞翼布局飞机概念】

而在中国之外,还有英国、意大利、日本三国联合参与的“未来空中作战系统(FCAS)”项目,以及传言中的俄罗斯“米格-41”战斗机项目。甚至就连瑞典老牌航空公司萨博,都有打算在六代机问题上掺和一脚。

不过,虽然绝大多数有头有脸的航空大国都或多或少对六代机有点想法,但在这些国家中,真正有能力对这一领域发起挑战的,仍然只有中国与美国。

【“白帝”空天战斗机一度被认为是中国六代机的技术路线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帝”空天战斗机一度被认为是中国六代机的技术路线之一】

毕竟在2022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国就曾披露过几个无尾隐身战斗机概念图与CG视频。加上中航文创制作的“白帝”科幻战斗机模型一度被外界错认为国产六代机模型,中国是美国在六代机领域最大对手一事,已经成为了一个共识,有关中国六代机的讨论也就不可避免地集中爆发。

对于中国的六代机,外界最关心的问题自然是这架飞机会凭借哪种性能上达到能对现有五代机构建起代差优势的“第六代”水平。因为别看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鼓捣六代机,生怕在这一领域上被对手国家领先。但在如何定义六代机上,各国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不像五代机,只要隐身性能达标就算。

当然,会出现这种问题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问题的核心还是出在各国至今都没有研制出一架可以作为衡量标准的六代机。

【美国NGAD战斗机概念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NGAD战斗机概念图】

事实上隐身性能能够成为衡量五代机的标准,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具备隐身性能的F-22战斗机是世界上首款五代机,并证实了隐身性能是一项能够对非隐身战斗机构建起代差的性能。但六代机目前并没有这种可以作为参考的标杆,各国只能自己慢慢摸索。

在这一问题上,美国选择在NGAD战斗机上重点加强隐身与无人机协同运作能力,试图将其打造成一架具备同时兼顾无人与有人作战能力,可以实施穿透式作战的综合性对空平台。

与之相对的,中国显然更倾向于战机的速度与航程性能。许多公开论文探讨的都是如何在保证机体隐身性能的同时,将机体的最大飞行速度提高到2~3马赫乃至5~6马赫的高超音速领域,并追求更大的航程。

前面提到的《一种变体尾翼的气动-隐身特性研究》论文就是一个典型,而中航工业在珠海航展上披露的六代机概念图也采用了类似的概念。

【中航工业宣传片中的国产六代机想象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航工业宣传片中的国产六代机想象图】

中美在六代机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差别,原因很可能出在各自的技术积累上。毕竟在高超音速技术积累上,中国已经与美国拉开了明显差距。这让我们可以在六代机上整合已有的高超音速技术,而美国想要这么做的话,则需要先花上不少时间把高超技术的基础打牢。

这显然不符合美国想要在中国之前搞出六代机的战略需求,所以重点加强隐身性能与无人机协同,也就成为了波音与洛马公司必然的选择。

不过由于缺乏足够的对比,我们目前并不知道中美两国的选择哪个更好。但可以肯定的是,比起珠海航展上展出的“白帝”战斗机模型,论文中设想的国产六代机看似更加贴近现实,可以在工程层面上实现,但整体气动布局反而要比没有离开常规布局范畴的“白帝”更加激进,犹如外星飞行器

【白帝战斗机模型,思路还是没离开常规布局的范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帝战斗机模型,思路还是没离开常规布局的范畴】

另外,配合中国庞大的工业、科研体系,中国的六代机研发时间很可能会比外界想象的更短,定型后的产量也有望达到一个较高水平。

毕竟早在去年,外界分析机构就曾表示过中国的歼-20战斗机一旦全速量产,其产能将有望超过100架。如果六代机真的出现了,那么我们没有理由不将该型战斗机的产能提高到与歼-20相同的水平。

当然,考虑到中美两国的六代机都处于研制阶段,量产服役这事估计还得再等上几年十几年。但不管怎么说,中国已经在这一问题上开辟出了独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我们只需要静候佳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