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当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旨在为参加养老保险的企事业单位职工及城乡居民提供最为基础的养老生活保障。

养老金替代率作为一项衡量退休前后养老保障水平差异的重要参考指标,养老金的替代率越高,则意味着退休前后的养老保障水平基本保持一致;反之,养老金的替代率越低,则退休后的生活水平较退休前相比会大幅下降,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也更是无从谈起。

养老金作为保障晚年生活的经济基础,其待遇水平的高低能够直接反映出退休人员的晚年生活质量及幸福指数。然而遗憾的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均养老金依然处于偏低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

按照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事业单位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需满足如下2个前提条件:

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现阶段,我国执行的是法定退休年龄制度,男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分别为60周岁与50周岁;女干部及女性灵活就业人员的法定退休年龄则为55周岁。

②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

除了法定退休年龄这一要求之外,参保企事业单位人员若想要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还需要参保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

简单来说,即只有在同时满足这2个前提条件之下,参保人员才可依规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申领基本养老金待遇,待遇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缴费年限与缴费基数。

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水平

①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

参考国家统计局于2023年7月发布的《国家统计年鉴(2023)》,其中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度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参保离退休人员的数量为2113.1万人;

参考2023年8月财政部发布的《2022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决算表》,其中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度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支出金额为15027.7亿元。

由此两项数据我们可计算得出,2022年执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为5926.4元。

②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

同理,参考《国家统计年鉴(2023)》,其中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人员总数为11530.9万;

参考《2022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决算表》,其中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在基本养老金方面的支出金额为41436.22亿元。

由此2项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得出,2022年度执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企业退休人员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为2994.6元,尚且不到3000元/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央定调:2024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连涨”

众所周知,我国自2005年起便建立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国家明确会依据在岗职工工资水平的增长及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企退人员的养老金水平。

同样的道理,在2014年国家对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之后,也同步建立了体制内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并于2016年起实现了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办法的相统一,即体制内外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调整水平保持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迎来了“19连涨”,全国调整比例为2022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3.8%。若以此数据作为参考,那么2023年调整后,体制内退休人员的月人均养老金达到6151.6元,体制外企退人员则达到3108.4元/月。在此背景下,全国近1.4亿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对养老金20连涨更加充满了期待。

那么问题来了,广大退休人员所期待的养老金20连涨,在2024年会实现吗?目前来看,答案是肯定的。据了解,在3月5日国务院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国家明确2024年将围绕社会保障领域开展3项重点工作,其中就包括进一步提高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起,3类人的养老金“停发”,快看看有你吗?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肯定的一点是2024年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水平将迎来新一轮的调整。但从2024年5月起,3类人的养老金或将停发,具体如下:

第①类:4月底之前,部分尚未完成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的退休人员

国家规定,符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在一年内至少进行一次养老金领取资格的认证,认证时间间隔不得超过12个月。

假设某退休人员上次认证的时间为2023年的4月底,那么该退休人员若想要正常领取基本养老金,则需要在2024年4月底之前至少认证一次,否则从5月份开始,养老金待遇就将暂时停发。

以安徽阜阳为例,当地人社局在2024年4月1日发布了《关于阜阳市市本级领取养老保险待遇未资格认证人员暂停发放待遇的通告》,其中明确部分尚未完成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的退休人员应当在4月25日之前完成认证,若逾期未认证,那么从2024年5月就将暂停发放养老保险待遇,待完成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手续后,养老保险待遇才会恢复发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②类:4月份逝世的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

退休人员申领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自身的生活需求,养老金待遇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在职时的缴费年限与缴费金额。按照现行养老金政策,退休人员所享受到的养老保险待遇在领取人员逝世后的次月起便停止发放,其子女或直系亲属需要携带相关材料进行登记备案,然后申领丧葬补助金和家属抚恤金。

这也就是说,若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不幸在4月份离世,那么从5月份开始,其基本养老金待遇就会停止发放。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若退休人员离世后个人养老金账户尚留有余额,则可由子女依法继承,然后依规支取。

第③类:部分重复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

现阶段,我国其实并行2套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分别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按照规定,城镇企事业单位人员需按月缴纳职工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等),其中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缴费满15年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即可退休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待遇。与城镇企事业单位人员类似,城乡居民也可以按照一定的缴费档次自愿选择是否缴纳基本养老保险,一年只需要缴费一次,同样也是满15年在60岁退休后领取养老金待遇。

然而,有些人既缴纳职工社保,又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想着退休后能领2份养老金。殊不知,这种办法是行不通的!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每个人退休以后只能享受一份养老金的待遇,以个人身份证号做识别,退休只能办理一次,养老金只能领取一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总而言之,养老金制度不仅仅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为退休人员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的经济基础。

所以,为了60岁及以后的养老生活,我们呼吁广大在职企事业单位人员一定要积极缴纳社保,并在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提高缴费基数与延长缴费年限,因为按照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的基本原则,只有多缴、长缴,退休后养老金的领取水平才会更高,在养老金普调的过程中往往也会更加受益。

另外,笔者还想强调的一点是,对于正在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而言,也一定要留意自己上一次进行资格认证的时间,千万不要错过认证周期,否则就可能会影响到养老保险待遇的正常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