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铃木汽车以1块钱的价格将长安铃木50%的股份出售给长安汽车,从此退出中国市场,集中精力转向印度,引爆了当时的汽车圈。

作为日本第四大汽车制造商,铃木汽车最早于1984年向中国提供技术,并与长安汽车合资成立了一家长安铃木,与昌河汽车合资成立了一个昌河铃木。

但仅仅二十多年的时间,铃木就选择了退出中国市场。与之一起掀起波澜的,还有铃木社长铃木修的一句“我就算是死,也不向中国市场妥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至今日,这句话的真实性也没有一个具体说法,但回眼望铃木汽车对待中国市场的强硬态度,不少网友认为“真实性极高”。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会让铃木汽车以1元钱的价格将股份出售给长安汽车,不顾一切地离开中国市场呢?退出中国市场6年以后,铃木后悔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畅销中国二十年

最早的铃木公司,其实是一家纺织企业,一直到1954年,公司看准市场行情,更名为铃木自动车工业,这才将业务拉到了汽车、摩托车、摩托艇上。

一直到七十年代,现任铃木取缔役会长兼社长铃木修接管公司以后,铃木的微型汽车销售量才迅猛上升,常年位居日本首位。

与此同时,中国的很多工业项目还在起步阶段。为了推进汽车工业的发展,铃木也曾在1984年首次向我国相关产业提供技术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1年的时候,长安汽车曾向铃木采购过500个奥拓汽车的零件,但因为没有相关汽车生产资质,汽车始终没能生产出来。

好在这样的情况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不久以后,得到进口许可的长安根据这些零件生产出了500辆奥拓汽车,广受市场喜爱。

到1993年,长安想要学习技术,铃木想要开拓市场,双方一拍即合,合资成立了长安铃木,先后向中国引进了奥拓、雨燕、维特拉等汽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以外,铃木与大长江合作推出了“豪爵铃木”摩托车,质量扎实,价格便宜,深受中国市场喜爱。

同昌河汽车的“昌河铃木”则是在1995年成立的,在两家中国伙伴的协助下,铃木打开了中国市场,截至2005年,两家合资公司已经在中国累计销售超100万辆汽车。

上世纪90年代,出租车在重庆市大量兴起的时候,“黄色法拉利”普遍采用的就是铃木公司生产的奥拓车,因此还产生了一个时髦的词汇“拓儿车”,并以此指代出租车,也算是充分证明了铃木微型汽车的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自2011年在华销售22万辆鼎峰以后,铃木便一直在中国走下坡路,不论铃木公司如何绞尽脑汁,都无法挽救现状,只能任其在中国市场迅速衰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各自安好

铃木汽车一直以生产微型汽车闻名世界,被誉为“微型车之王”、“小车之王”,但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人早已不习惯购买小车。

毕竟从家庭用车的角度来讲,不少人都希望能够拥有足够的空间,开始追求舒适宽敞,开始追求三厢、追求SUV以后,铃木却仍在坚持制造小车,这与中国市场的需求是背道而驰的,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家庭出行的需要。

再加上因为各种更新缓慢、建设不足、股权纷争,铃木也就渐渐失去了中国市场,也不再是市场追捧的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铃木汽车似乎对自己的定位过于自信,认为只要能将微型汽车做到极致,也照样有人愿意买单。殊不知从来只有企业迎合市场,而没有消费者迎合商品的情况出现。

自2017年年销售量下滑至8.6万辆以后,铃木便对中国市场心灰意冷了,到2018年上半年,铃木汽车的销售量更是只有2.4万辆,业绩令人担忧。

但此情况下,摆在铃木面前的无非两个选择,一是留下来花钱研发新车型,迎合中国市场,二是收拾行李离开中国。

那么离开中国以后的铃木公司去哪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是中国,其实早在2012年,铃木修就小手一拍,直接退出了美国市场,随后将放在了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的印度。

印度曾公布相关数据,2022年全年全国汽车销售总量381万辆,其中铃木就达到了惊人157万辆!

要知道的是,铃木在2022年全球总销量也才不过296万辆,这也意味着印度市场竟占据了铃木全年业绩的半数之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一对比下来,似乎铃木 曾经在中国的“高光时刻”也没有多少亮眼之处可言。

所以2018年退出中国市场以后,铃木在汽车行业的处境变差了吗?坦白地来说并没有,甚至还因为选择了对的地方,生活过得更好了。

光是今年一月,铃木汽车全球汽车总销量28.5万辆中,就有17万辆的销售业绩来自印度,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而言之,虽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之一,但各有各的坚持,各有各的需求,当供需不匹配以后,铃木也没必要一直死磕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