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下管线错综复杂

管理起来并不容易

但在海宁

依托地下管线综合智管系统

已实现地下管线可视化

网络化、智能化管理

“蓝色代表供水管网,紫色代表燃气管网,褐色代表雨污水管网,绿色代表通讯广播管网,红色代表电力管网。任意点击一条管网,其埋深、起点高程等数据都会一一显示出来。”近日,发布君在市住建局管线办见到了由浙江海数科技有限公司承建的地下管线综合智管系统的数字化平台,总长近3700公里的地下管线已全部在三维地图上绘就。该平台自去年年底正式启用,补齐“智管”地下管线的短板,提高城市数字化治理水平。

城市地下管线是指埋设在城市地下的各类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

“地下管线互相交错穿插,以往面对第三方施工破坏的问题,主要依靠施工单位的自觉保护和规范作业。面对管道安全隐患问题,也主要依靠各管线单位定期人工巡检和应急抢修。”现场,市住建局管线办相关负责人解答了地下管线为何难治的缘由。

正因为缺乏有效的管控手段,地下管线一旦发生事故故障,轻则导致水电气热等供应保障中断,影响生产生活;重则引发爆炸爆燃、道路塌陷、人身伤亡等,威胁城市安全。

针对这些痛点,海宁市着力打造“数治管线”应用,为地下“生命线”配备“智慧管家”,提供智能分析和辅助决策功能。

“以前经常看到路面被挖开,一会儿是污水管道改造,一会儿是燃气改造,我们出行都很麻烦。”家住老小区的王大伯回忆起以前家门口的道路隔三差五被“开膛破肚”,记忆犹新。

“现在通过地下管线综合智管系统,规范了管线施工行为。”市住建局管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原先涉及地下管线,需要去不同部门审批,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道路出现反复开挖的现象。现在通过地下管线综合智管系统,集成原先分散在资规、交警、园林市政等各个部门的涉路涉绿事项,形成涵盖计划统筹、项目登记、施工监管、修复核实、数据更新、运维管理等全流程的闭环管控模式,实现线上申报、零跑联批、在线验收等功能服务,大大减少了道路反复开挖和施工破坏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基于GIS、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海数公司联合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搭建了政企一体的“综合监管+智慧监测”数字孪生平台,打通数据共享与交换通道,联通燃气、供水、排水、内涝、智能视频等物联感知设备6800余个,通过算法模型分析,提升风险识别、预警研判能力,有效提高了政府管控水平。2023年台风期间就依靠内涝预警功能,为市政园林等部门应急指挥处置提供了坚实保障。

未来,市管线办将继续推进地下管线综合管控在线数字化平台迭代升级,深化应用场景建设,不断健全管理机制,用数字智网守牢“城市生命线”,增强市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来源:海宁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