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上海体育史话》

寻体育历史记忆

《上海体育史话》于1982年10月发刊

是讲述上海体育故事

推动上海体育文史工作的重要刊物

跟随小体

从史话里探索更多上海体育记忆

气清景明,春来无事

正是walk的好时节

而竞走作为田径运动的大项

正是由旅行徒步发展而来

本期,就跟随小体走近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神行太保”

中国“走”进奥运会第一人——周余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缘结竞走

周余愚,浙江宁波人。1908年出生于上海,中国著名竞走运动员。

1915年,中国、日本、菲律宾三国在上海举行第五届远东运动会,周余愚被学校选为团体操表演队员。在运动场上,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喊破了喉咙为中国选手加油。可中国运动员一个个败阵而下,周余愚幼小的心灵被刺痛了,他立志要为中华民族争光。

旧上海的租界虽有一些体育场,但并不对穷学生开放。没有场地,他以马路为跑道;没有教练,他悄俏地从竹篱笆圃墙偷看洋人运动员训练。就这样,周余愚不仅掌握了长跑的技巧,还学会了竞走。

少年魁首

当时,租界有个洋人体育团体叫“万国竞走委员会”,每年12月的第一个星期日举办一次“万国竞走锦标赛”。最初几年,没有中国人参加这项比赛,到20年代末,才逐渐出现中国竞走运动员。这项竞赛的路程是27公里453米,规定在3小时20分钟以内走完全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余愚(5号)在万国竞走赛比赛中

1928年,周余愚不仅以2小时37分24秒(一说2小时32分25秒)破纪录夺冠,并与张造寸、石金生、吴淼康组成中华队,历史性地获得团体冠军。1929年,石金生获得冠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8年,打破万国竞走赛纪录的周余愚

1930年12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又一次“万国竞走锦标赛”开始了。当时被誉为“竞走三剑客”的周余愚、张造寸、石金生也在比赛的行列中。

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们从南京路王家沙出发,按照规定的路线向西前进。他们经静安寺、北新泾、哈密路、虹桥路、街山路、延安路进入当时跑马厅(今人民广场西首)的大看台。周余愚等中国运动员在马路两旁观众的鼓动下越走越快,一些洋人运动员在中途还常常处在领先地位,可是将近终点时,中国运动员一个个赶了上来,人们的欢呼声响彻天空。

周余愚一马当先,紧跟着是石金生等中国健儿。最后周余愚再次夺冠,中国竞走代表团同时获得了团体冠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0年上海万国竞走运动会纪念章(周余愚)

从1928年到1933年万国竞走赛终止,六年比赛的个人和团体冠军全被中国人囊括,周余愚则获得四届个人第一,他参与组建的中华队连续六届获得团体冠军,为所有华人大大地长了志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8年万国竞走赛终点成绩布告牌,周余愚、张造寸、石金生分获第一、四、五名

姿势优美奖

在上世纪20年代,当很多中国人还不知道体育为何物的时候,周余愚鼓起了上海市民对竞走的热情。他在夺得“万国竞走锦标赛”冠军的六年后,被选去参加第十一届奥运会

当时周余愚已经26岁,已经过了最好的比赛年龄,他原本并不是专业运动员,站在真正的世界级赛场上,对于周余愚来说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1936年6月20日,从各行各业挑选出来的69名中国奥运选手穿着统一的制服,登上了意大利邮轮。经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在意大利登陆,再转乘火车到达柏林,飘洋过海走了25天后,距离柏林奥运会开幕只有8天的时间。

舟车劳顿,中国选手的状态自然不佳。周余愚在50公里竞走比赛中名列第23位,比冠军落后了50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6年,周余愚(右)与美国田径名将欧文斯在柏林奥运会上合影

虽然没能在正式比赛中获得理想的成绩,但是奥运组委会却给周余愚颁发了一个特别的奖项:姿势优美奖!

因为一般运动员竞走时手臂的摆动是前后摆动的,但是周余愚先生在冲刺的时候手臂是左右摆动,极具美观性,故而获得此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物馆珍藏

1992年,周余愚不顾年迈之躯,赴京参加2000年申奥活动。1994年5月16日,周余愚去世,享年86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余愚(左)与何振梁参加中国申奥活动

周余愚去世后,其儿子周明辉先生将父亲参加1936年第十一届夏季奥运会时的“112”号码布捐赠给了上海体育博物馆,这块见证过中国体育奥运之旅的号码布现珍藏于博物馆第二展厅内,体现了重在参与的奥运精神,将被永远铭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余愚参加柏林奥运会时的号码布

中国“走”进奥运第一人周余愚的故事讲完了。在上海体育博物馆里,还有更多上海体育人、中国体育人的故事等你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