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年,白居易出生于乱世之中,虽然饱受战乱之苦的唐代诗人,但是其才华并没有遭遇埋没,相反他年少成名。

大家记忆中最熟悉的关于白居易的诗句莫过于是《长恨歌》中歌颂的爱情故事。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最熟悉的应该是《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可是对于这句诗中的离离二字,各位家长们真的明白是什么意思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离离与白居易遇到的符离山可能存在很大的关系

作为古代诗人作品中常出现的用于形容词的离离。在现代学者口中白居易诗句《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出现的离离是极有可能与白居易为了躲避战乱而前往的符离山相关的。

白居易生于唐代宗时期,是唐代处于藩镇割据战火纷飞的时代,虽然出生于小官僚家中,生来衣食无忧,可是依旧逃不过战火的侵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因为镇守徐州得力,立下战功升任徐州别驾才有机会将白居易在建中三年送往符离山中避难。白居易在山上度过了自己的年少时期,并在青青草原的陪伴下读尽了一本又一本的经典典籍,为自己的将来的仕途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而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又恰好提到了离离二字,并且在符离山上也有遍地青草,因此有许多人认为白居易是在借诗句描述自己年少的静谧之地,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离离最为官方的说法

对于诗句的理解除了自己的喜欢之外,最常见的学习方法莫过于是在语文课上老师讲的官方版语文注释了。同样对于离离二字也是有最普遍的解释,就是茂盛,繁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解释也并不是空穴来风的解释,这是由于白居易自身平易近人的诗风,以及力求浅显易懂的想法,所以才不免让人联想到这个最为明显的翻译,毕竟如果联系全文来看,整首诗的意思就是茂密的草原在秋天来临之际会枯萎死亡,但是春天一旦降临就会茁壮成长,分外清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使遭遇了野火的摧残,野火也只会烧尽枝叶而无法彻底将野草杀死,在下一年的春天来临时土地上又会重新长出新的草原。

这样翻译下来,白居易在诗中对野草顽强不屈的精神赞誉有加。这也与白居易本人的品格相符合。白居易因为自身良好的文学素质被爱好文学的皇帝赏识提拔,所以白居易希望能够时常为皇帝提出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上书,面前皇帝进行上述或者书写大量能够反映底层人民生活现状的诗句进行传阅,希望可以帮助皇帝更好的处理政事,以此来报答皇帝的知遇提携之恩。

如此正直无私的诗人,哪怕当初在作诗时白居易并没有经历官场,可是白居易顽强的性格是一直伴随在身旁,不离不弃。所以根据白居易在一生中的性格表现来看,将离离二字翻译为茂盛,繁茂似乎才是最符合白居易性格特点的翻译。

另外还有一个关于离离的更加可爱活泼的翻译,意为色调明亮剔透。这一处翻译同样也是更加符合白居易在面临磨难挫折时,百折不挠的乐天派精神。

离离还存在着其他的翻译

不仅仅是在白居易诗中出现过离离,在其他古句诗词中也可以看到离离的身影,而离离对应的意思也是各有千秋。

在《诗经》与陆游所书写的“断香漠漠便支枕,芳草离离悔倚门”中是在描写诗人眼中所看到的青草茂密的生长的样子,以及温庭均诗中所说的“三十六宫花离离,软风吹春星斗稀。”这与白居易诗中所提到的景象是最为相近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也是存在着与茂盛的意思相差较大的存在。就像是在《楚辞》中的曾怨凄欷心离离兮,顾高丘泣如洒兮。作者在其中写到的离离是在描述心意分离剥裂的样子,是在控诉与爱人之间在相互分离后站在山丘上泪流满面的凄惨模样,与青草的茂密样子并没有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及在《荀子.非十二子》中形容人不亲事的样子,等等都是作者根据自己写作意境而塑造出的关于离离的特殊意思。

关于离离最为特殊的翻译

汉字的解释是可以追溯到它的雏形,也就是象形文字上来进行解读的。对于离字我们同样可以采用这种方式,离字的甲骨文是一个鸟类依附于巢穴上的形象,所以离字可以被赋予依附、附着的含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与当今离字离开分别的含义完全相反,但是这并不意味是没有可能的。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离字在经过通假字,诗句翻译等不断过程中,其本身的含义也会有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

对于离字我们同样也可以大胆猜测,根据它的甲骨文的基本结构来猜测它原本的含义,为诗句翻译增添一份色彩。

而实际上如果将《赋得古原草送别》整句连接起来那么离离的意思将会是另一番意境。加上后面的凄凄满别离,离离又将带有了感情之间难舍难分,不舍得分别的意境,这恰恰与其甲骨文的起初含义十分相符。

所以对于离离的含义再加上整个诗句,翻译起来就变成了野草依附于大地上,在大地上野蛮生长,即使遭遇了野火的侵蚀,在来年的春天也能够再一次茁壮成长,重新成为茂密的草原。任何困难都无法将他彻底打败消灭这便是离离的含义,在完整情景下的别样风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离离二字纵使有许多含义也是在经历文学历史长流的洗礼下而演化出的结果。无论是带有官方色彩的茂密,还是根据甲骨文结构演化而来的依附都是我们对于古人思想的美好解读,试图通过发挥想象力的方式来探究古人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