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争分夺秒、精益求精

做生产线上的“读秒者”

他就是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

工场管理技术科高级工程师曾纬

今天,和小编一起

了解他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纬

他坚守一线17年,通过自主研究,解决了进口设备自动化改造的技术难题,牢牢把握住了设备原理;通过自主调试,提升了缸体缸盖等多台自动化工序的节拍,经他调试的每个自动化工序平均下降2-3秒,为生产线的产能提升提供了有力保证……

在采访的过程中,曾纬总是谦虚地表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句话不仅是他的座右铭,更是他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

生产提速,46秒到42秒的跨越

“这条生产线节拍时间已经从原来的46秒降至42秒。”在缸体一号生产线,曾纬介绍,现在每42秒就有一个缸体在这里诞生,一天产能可达1700个。4秒,弹指一瞬,但对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线上的节拍提升而言,却是艰难而关键的一步。回忆起那段日子,曾纬笑称自己“天天泡在生产线,一点点抠”。

2014年,东本发动机在行业内率先开始生产线升级,大量导入机器人自动化。曾纬的职业新篇,也随之开启。生产线机器人自动化,是现代工业生产重要发展趋势,能极大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但不能就这样满足现状,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让生产更高效。”曾纬和团队提出提高机器人节拍这一想法,只要在节拍上减少哪怕一秒,对当天产能而言,都是大幅提升,对全年产能而言,就是巨大飞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纬(左三)和团队成员一起讨论生产节拍提升计划

曾纬和团队开始为这短短的几秒绞尽脑汁。起初,他们尝试将机械手的活动轨迹由折线改为曲线,以缩短活动距离。然而,当这一改进达到极限时,节拍提升的目标仍未达成。于是,曾纬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复杂的参数修改。

“就像拧毛巾一样,看着已经干了,还得再使把劲。”曾纬解释道。机器的设备参数修改,涉及到设备运行的最基本原理和底层逻辑,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整个生产线的稳定。正是这份对技术的执着钻研,让曾纬迎难而上,成功调整了机器人的负荷参数,并提前加入机床信号,减少了等待时间,使得机械手和设备的同步得到强化。

然而,一条生产线的设备众多,仅凭曾纬一人之力,完成所有设备的参数修改并非易事。以数字化思维为依托,从新技术上寻求新突破,曾纬和团队成员,开启了一场争分夺秒的效率升级之战。

对于一线操作员工,曾纬通过设备原理分析和轨迹优化教学,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机器人的改善方法;对于技术人员,曾纬则致力于培养他们抓取数据、精细化研究设备原理参数的能力,拓展他们的思路。每一秒,都是时间的争夺战。曾纬也被同事们称为——生产线上的“读秒者”。

东本发动机公司的数字化改善,从过去基于数据和设备布局的调整,转型为今天对机器人工作原理的研究。曾纬说:“过去,在工件加工过程中,机器人需要在原位等待,等着工件加工完毕才开始移动。现在,机器人可以‘预知’,也就是工件即将加工完毕,机器人就开始移动,当设备安全门打开时,机器人已经提前在门口等待了,协同效率大幅提高。”

传道授业,激发“后浪”活力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依靠个人力量,而是需要集体的合作和年轻技术骨干的培养。”曾纬不仅要求自己“活到老、学到老”,更主动为同事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他牵头组织开展的“技能大讲堂”活动,已成为东本发动机技术人才培养的一大亮点。2021年-2023年,开展了发动机技术、加工工艺、数控编程、机器人、设备技术等课程达50余次,学员人次达到1000人次以上。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不仅提高了员工技术水平,更为企业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

在数字化学习方面,曾纬和身边的同事一起自学,并推出一系列数字化培训,包括热门的网页设计、python 编程、mySQL 数据库、机器学习、数据治理、BI界面设计等课程,为未来数字化的自主开发做好了技术储备。他还组织开展内训,在节约培训费用的同时,结合东本发动机实际培养了针对性的技术人才。这些培训为企业长远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纬(右)和同事一起现场探讨优化设备的运行轨迹

除课堂培养外,曾纬还收了好几个徒弟。“刚入职的新员工往往缺乏经验,对现场设备改造感到畏惧,需要有人带着他们一起去学,为他们指点迷津。”在曾纬的带领下,几个徒弟均有能力自主承担项目改造工作。

2022年东风集团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徒弟吉欣欣在曾纬的指导下获得了工业机器人操作调整工第四名,并获得了东风公司技术能手的荣誉称号。“师傅总是耐心地给我讲解、给我演示,帮助我学懂弄通。能够遇到师傅这样的人,我很幸运。”吉欣欣说。

刻苦钻研,是不变的底色

刚开始工作时,曾纬面临着理论和经验都缺乏的困境,但他没有退缩,虚心向老师傅请教,并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钻研电气专业书籍和一张张图纸上,单是做记录的笔记本都累积了厚厚一摞。 为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曾纬常常爬机架、钻设备,开展接线看图、故障分析等实际操作,他一边认真工作,将相关技术参数背得滚瓜烂熟,一边主动跟在老师傅身后学习有关结构原理、技术性能和保养维修等知识,遇到难点就对着机器反复练习,直到把所有问题点消化、吃透。

跑现场,对图纸,查线路……他把时间几乎都用在了学习技术和处理故障之中,只要设备出现故障,一个电话或一条信息,他都像铆足干劲的发条,第一时间赶到故障现场,不处理好决不罢休。“生产线的每一个小故障、小问题就像人的‘胃病’一样,如果不从小就开始解决这些疑难杂症,就会酿成大故障,影响生产开动。”曾纬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纬的技艺逐年提高,他不断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一时间,他在车间里竟然成了创新的“新秀”,他代表东本发动机参加的国家、省市、东风公司等不同级别的职工技能大赛,均获得了耀眼成绩。

今年,是曾纬在东本发动机的第18年。曾纬告诉记者,他会继续带领团队深入探索数字化转型,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手段改善现场,助力企业数字化发展跑出“加速度”。

文字:陈娇 罗伊娜

编辑:龙 霏 审核:薛星兵

点一下“在看”,你会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