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做实验的于奎博士(右) 记者 石沁奕 摄
创新,是引领医疗器械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对企业来说,如何通过创新去突破“技术壁垒”,是最大的挑战。
“目前,我们已成功研发出以聚氨酯为主的生物医疗材料达40种,涵盖了人工血管、人工心脏瓣膜等医用新材料领域。”近日,在宁波贝昂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实验室,记者见到了该公司的生产总工程师李守财。他正与大家商量新型聚氨酯人工血管的下一步研制计划,并向记者透露了已经取得的研发成果。
贝昂生物是2018年落户小港街道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北仑区“港城英才”引进项目。企业专注于研发生产高端医疗器械所需的医用高分子材料,通过7项专利,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技术“护城河”。
填补国内空白,实现进口替代,是这家企业创办的初衷,如今这已经不再是一句空话。“以我们研制的医用聚氨酯材料为例,不但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而且与国外的同类产品相比,价格也更低。与此同时,我们还在进一步研发,为更多医用新材料领域提供更优选择。”李守财说。
实验室内,一个忙碌的身影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观察实验数据、与同事探讨实验进度、比对前后差异……几乎没有停下来的时刻。
他是毕业于剑桥大学的于奎博士,3月底带着自主研发的活性材料技术入职了贝昂生物,这几天正争分夺秒地完善技术细节。他说,这种活性材料有助于小口径人工血管等领域的研发取得新突破,或将初步解决人工血管的微小化技术这一国际卡脖子问题。
“现有的人工血管如果缩小口径,将会面临血栓问题,一般的解决办法是添加活性物质去抵抗血栓。但活性物质的有效时间并不长,通常在几天到几周左右。所以,我将微藻作为活性物质嵌入人造血管,使其可以长期存在于血管中,持续抵抗血栓。”于奎博士介绍,微藻的调控周期长达几年,若能成功应用,有望将人造血管的五年远期通畅率从39%提高到80%。
“该生物活性新材料可以为贝昂提供广阔的医疗器械市场应用前景。同时,由于原材料主要来自红糖和茶叶,成本低廉、价格亲民,具有极大的市场竞争力。”李守财补充道。
截至目前,公司累计引进了3名高端人才,带来了5个项目。未来3-5年内,公司还将继续执行高端人才引进计划,不断充实研发团队。
外引人才的同时,贝昂生物还注重“智库”建设,依托与高校的合作开发,企业技术迭代驶入“快车道”。2023年12月,公司与东华大学、华东交通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同研发与人体内血管和心瓣膜损伤修复有关的技术。
血管与心瓣膜如同体内的“交通动脉”,保障着血液畅通无阻。然而,它们有时也会因各种原因受损,急需修复。“这项关键技术,旨在创造更优质的材料和修复体,以修补受损部位。这些材料需融入体内、无不良反应,并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长久修复效果。”李守财说,该项目研究成果预计三年后面世。
而未来,贝昂生物将继续坚持以创新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研发水平,为北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记者石沁奕鲁勇辛通讯员顾皆蔚)
(来源: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政府网站)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