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严文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4月14日20时1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严先生讣告称,先生的逝世是北京大学的重大损失,是中国考古事业的重大损失。经本报牵线,今年一月,其手稿曾在成都展出一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奠定仰韶考古和新石器时代考古学体系

严文明从对仰韶文化的卓越研究入手,对全国范围新石器时代做了综合深入考察,建立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年代分期和谱系框架。

他在分析研究大量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发展谱系归纳为早期、中期、晚期和“铜石并用时代”四个发展阶段,上溯旧石器时代传统、下承夏商周三代青铜文明,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格局相融,对奠定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体系作出了贡献,影响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瓣花朵”的诗意理论

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密码

他用哲学家的思辨和诗人的眼光洞悉了中国史前文明的结构美,提出了“重瓣花朵”的论断,说出了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密码。

这出自严文明于1986年6月为“中国古代史与社会科学一般法则”国际讨论会提交的论文。“从想到这个结构到最后宣讲出来,不出一个月。”在这篇论文中,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被形容为一个巨大的重瓣花朵,中原文化区是花心,其周围的甘青、山东、燕辽、长江中游和江浙文化区是第一层花瓣,再外围的文化区是第二层花瓣。中原文化区处于花心,起着联系各文化区的核心作用,也向周边文化区进行文化辐射,而外围的文化区则保持着自己的活力……

本报牵线

严先生手稿曾在成都公开展出

今年一月,经本报策划,严文明教授手稿曾在成都考古中心亮相,这也是严先生手稿首次在成都公开展出。

这份手稿所用的书写纸,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常用的“20×20”格信签纸,严文明先生字体清秀、内容表达如行云流水,极少见删改、涂抹之处,从这一点来看,书写者无疑具有极为深厚的学术研究功底,对所书内容研究透彻、如数家珍。整篇手稿总字数约7000字,系统阐述了对甘肃“马家窑文化”的学术研究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次展出也引起了众多文物爱好者和历史研究者的极大关注。观众纷纷感叹,能够在成都考古中心看到严文明教授的手稿,真的是一份惊喜。从手稿中感受到老一辈学者的治学严谨,令人肃然起敬。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嘉 责任编辑 刘杨 编辑 王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