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噪声不断,上班满路污水,这菜场能不能管一管?”长风街道管理办工作人员老魏与“光头菜场”的“缘分”开始于一通投诉电话。光复西路近中山北路段,数个小区临苏河而居,附近更是居民区集聚。一家便民市场应需而生,因老板留着光头,人称“光头菜场”,开店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光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整治前的“光头菜场” 街道供图(下同)

小菜场价格公道,来往便利,新客老客不断。头几年,老板与菜市场一样风风火火、意气风发,可随着岁月变迁,周围的一切仿佛开了“加速键”,只有小菜场藏在时间的褶皱中逐渐褪色。街道管理办主任许斌带领工作人员第一次前往菜场调研时,摆出路面的摊位、杂乱无章的电动车、随处乱丢的垃圾和扑面而来的鱼腥味与下水道混合的味道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清除脏乱破开“心门”

改,是必须的。是大刀阔斧地拆还是细水长流地改?既要符合地域发展,又要征求居民建议。很快,街道办事处牵头,组织召开管理办、综合行政执法队、派出所三部门联合会议,通过商讨,确定先从占路摆摊开始整治。老魏带队第一时间行动,进入市场实地调研,没想到,刚进入“光头菜场”,便吃了“闭门羹”。

“退?活蹦乱跳的鲜鱼就是招牌!摊往后一撤,谁还来买?”老板“光头”毫不客气。调研、劝导受挫,老板态度极其强硬,接连接触几次,话头仍不放松,工作人员们心里没了底。

急难愁要解决,“硬骨头”也要啃下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晓峰为工作人员注入“强心剂”,多次召开三部门联合会议。综合行政执法队、长风新村派出所主动跨前一步,随时待命“打配合”,为管理办工作人员做好“后援”。工作人员有了底气,迅速提振精神,安排人手清扫垃圾、归置非机动车,同时锲而不舍与老板接触,力求破开“心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现场清扫垃圾、归置非机动车

换位思考打开“话匣子”

“来菜场买菜的大部分是上了年纪的居民。”虽然环境脏乱,依然有不少人支持菜场的存在:熟悉的人群、低廉的价格、拄着拐杖就能走到,对于老人来说,这里既是获取日常所需的来源,还是承载生活记忆的社交空间。

“光头菜场”有留存的必要,更需要升级整治,配合街区整体气质更好地经营。借着“发展”的话题,老魏尝试换位思考,真情流露,一句“开一家能够留给儿子的店”让抵触的老板打开了“话匣子”。

老魏得知,“光头”老板肩上的担子不轻,他生怕撤摊会影响收入。但也深知,时代前行,线上配送发展迅速,自己的菜场也到了该转型的时候。但转型需要方案,也需要勇气,在快速拟定初步方案并告知老板后,街道放慢脚步,为老板留足了思考时间。权衡再三,老板终于同意,摊位撤后5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整治后的“光头菜场”

留足“人情味”,保护“烟火气”

如今路过“光头菜场”的人们可能会以为经过了哪家精致可爱的咖啡店:门口干净整洁,两侧小花坛精致,绿植拼成“屏风”,既有遮挡作用,也隔断了居民区,棚顶配合周围环境换成了条纹棚顶。

“帮助菜场微更新的同时,我们也在与老板探讨如何进行业态升级。”过程中,工作人员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建议,鼓励老板开设线上配送增加收入,还参考其他菜场的模式,建议老板增设小修小补摊位。尽管这些建议还处于探索阶段,但被管理办工作人员的陪伴与真诚打动,老板也逐渐开始敞开心扉。

在城市更新中,5米距离或许就是生活的余量,留足“人情味”,保护“烟火气”,快行动、缓处理,才能让步履蹒跚的人感受到更舒适的生活空间,跟上时代的脚步。

新民晚报记者 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