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4月11日结束访陆之行,他返抵台湾在机场发表简短谈话表示,此行最重要的收获是让台湾年轻人深刻了解中华历史文化,认识到即使台湾和大陆政治制度虽然不同,但都是炎黄子孙,同属中华民族。

在访陆行的倒数第二天,继2015年两岸高层在新加坡会晤后,已无公职的马英九再次见到“老朋友”,体现了大陆对台湾的尊重与善意。

但岛内舆论和一些政治人物却将重点放到了马英九的口误上,由于他在4月10日下午,将中华民族的“族”读成“国”,部分蓝媒和蓝营“立委”窃喜,认为此举是故意为之,是表达立场,还有政论名嘴称之为“语言艺术”。

另外,对于马英九提到,两岸在1992年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蓝营舆论也认为,这是再次明确“一中各表”。

马英九的发言,让蓝营人士觉得面对绿营多了底气。他们并不关心此行对两岸有何影响,想的完全是岛内的政治攻防,而他们对马英九一时口误的过度解读,再次印证这些评论者仍是跟随民进党“抗中保台”的逻辑起舞。

首先,曾将ROC说成虾米碗糕、流亡当局的是当年的陈水扁与蔡英文,他们最厌这块招牌。因为求独无胆,才要寄生在此招牌下搞分裂。这四字的涵义,早就变成绿营的遮羞布。而民进党要的“各表”,更不是一中的名称之争,而是妄图将两岸变成“国家”对立。

如果蓝营“立委”真希望还原“九二共识”原义,他们更该戳破的是民进党的不良用心,但这些人想的却是在大陆面前讲出来,在岛内便能争取到支持,但这个民意已是被绿营操弄的独化民意,在意的不是“各表”,而是要否定“一中”。

再者,1992年10月香港会谈及其后一系列函电往来,两岸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但“各表”并非共识内容本身,因为在台湾海基会1992年11月3日的新闻稿中清楚写道,我方将根据《国家统一纲领》及国家统一委员会本年八月一日对于‘一个中国'涵义所作决议,加以表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国统会”8月1日的会议结论也清楚写明,“台湾固为中国之一部分,但大陆亦为中国之一部分。......为求民族之发展、国家之富强与人民之福祉,已订定‘国统纲领',积极谋取共识,开展统一步伐”。彼时台湾认同的一中涵义,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积极展开统一步伐。

在大陆海协会给台海基会致函中,也有 “现将我会拟作口头表述的要点函告贵会: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

“中国只有一个,国家必须统一”,是当时被两岸认可的各自以口头形式表述的要点。时过境迁,正因为台湾否定了昔日统一主张,才希望用“各表”的表述方式混淆“九二共识”的真正内容。

当前岛内现状是,有无“各表”,民进党都不认一中。两岸关系恶化的原因在岛内,而不在“九二共识”的表述方式,蓝营政治人物显然把这个因果关系搞拧了,才造成过度解读马英九在4月10日下午的发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人早前因为担心被绿营贴标签,拼命切割马此行,称他只代表个人。当马谈及“各表”,他们又认为抓到机会,拼命证明他的发言代表蓝营立场,这种态度上的前后矛盾,也反映了蓝营当前在岛内政治环境中的颓势与中心思想的缺失。

论马英九此行的意义,无疑是大陆再次向岛内社会展现,只要认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大陆愿意用最大的善意与诚意化解历史恩怨;只要认同两岸都是中国人、一家人,两岸同胞完全可以坐下来,就家里人的事先接触交流起来,增进了解,累积互信,化解矛盾,寻求共识。

这样苦口婆心与仁至义尽,台面上的蓝绿政客却心不在焉,围绕马英九有没有口误,说没说“各表”,从这些人口中喷出的仍是无谓的政治口水,也让台湾正在一点点的错失把握和平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