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大陆行已结束,但仍在两岸引起不少讨论。马英九此行多次哽咽,他读《林觉民与妻诀别书》流泪,他说去中化不会成功,他在八达岭唱《长城谣》,他称两岸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外界认为,他在岛内被压抑许久的感情得以释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湾作家钟理合在小说《原乡人》中曾有名言,“原乡人的血必定要返回原乡才会停止沸腾”。这样的情结,不知是否也贯穿马英九11天的行程?事实上,马英九在多年以前就曾倡导“原乡意识”,但彼时不是要将热血流返原乡,而是强调扎根台湾本土。

2007年6月21日,他出版了《原乡精神》一书,这是他的首本“本土论述”,

此书介绍这样写道,踏上这条传承之路,马英九要以“全球思考,在地行动”,发展“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的作为,期待为台湾政治注入一股安定、发展的动力。

书中,马英九将雷震、殷海光、胡适都视为“原乡精神”的思想导师,此举是向大位发起挑战的他为建构新本土论述的重要一步,也是蓝营将2004年败选归咎本土论述不足所作的调整,这条路线让他成功赢得2008年的选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8年5月20日,马英九在就职演说的结尾表示,“英九虽然不是在台湾出生,但台湾是我成长的故乡,是我亲人埋骨的所在。”眼眶泛红,几近流泪。

那时他的原乡是台湾,而“中国”(大陆)认同反而是被刻意压抑,本土化的路线虽然帮助蓝营重返执政,但客观上也在民进党执政八年之后进一步弱化了岛内民众的民族认同。从当年强调“原乡精神”到晚年释放个人情感,表面看是马从在任到卸任的变化,但背后更有一段跨越半世纪的转折,投射的是岛内政局乃至两岸、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

马英九是1974年拿到中山奖学金留学美国,在留学前三年,作为亚太学生领袖,他曾获得美国务院邀请访美70天。当时台湾驻华府记者傅建中有机会与马相识,后者给他的印象是仪表堂堂,气宇轩昂。在傅建中眼里,他的大陆性气质不像一个在海岛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而马英九的“中国情结”真正给傅建中留下深刻记忆,已是二十年后的1990年代初。

傅建中2011年投书台湾媒体曾提到,马英九1990年代初来华府出席早餐祈祷会,顺道拜会《华盛顿邮报》的女老板葛瑞翰(Katharine Graham)。她与马英九相识源自1986年访问台湾,马是蒋经国的英文秘书。二人再次重逢,马英九送给葛瑞翰女士一个“中国结”,而陪同另一位台湾客人前来拜访的傅建中目睹了那一幕。傅建中认为,马送“中国结”当然有其象征意义,至少表示中国仍不时盘据在他心中。

十多年后,已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马英九见到傅建中,他送给后者一本《原乡精神》,因为“原乡”一词有人指出自日本,由于排斥情绪直到两年后,为驱赶华府的闷热,傅建中才读起那本书。他发现书中都是拥抱台湾的浓烈情结,而中国情结反而难窥端倪,以至傅建中连自己过去对马的印象都产生疑问。

他在投书中这样写道,马从“中国结”转化成“原乡精神”,是一个有趣也值得研究的过程。他提及,《原乡精神》是由十六个台湾的故事组成,第十五个故事《纪念台湾光复一甲子,再造台湾精神》写于2005年10月25日,那时马父鹤龄老先生已经病笃,没过一星期就蒙主恩召了,最终马英九也摆脱了父亲的影子,用“原乡精神”的面貌与台湾相见,也为选举正式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马英九在就职演说中提到“我的亲人埋骨所在”之句。傅建中指出,弦外之音是台湾已是他长于斯、死于斯的原乡,至于故国则是“不堪回首月明中”,他远离了父亲“化独渐统”的遗愿,台湾“原乡”成了终极世界。

而傅建中讲述的,是从一个20岁的中国少年,到40岁送给美国友人“中国结”的政坛新锐,再到57岁又把台湾视为“原乡”的马英九的心路历程。与这段历程相伴的,是国民党从1970年代对外不断丧失国际承认,开始转而对内寻求正当性,在蒋经国晚年开启本土化,经历李、扁的二十年,在高涨的台湾主体意识下,新一代蓝营主事者为赢得选举,只能选择压抑感情,甚至拿香跟拜的往事。就短期影响看,这不失为成功的竞选策略,但长期观察,并未提升国民党在岛内存续的正当性,反而加深了自身“外来者”的形象,以至于走向日暮途穷的境地。

傅建中2021年5月在美国马里兰州的一家安宁中心病逝。两年后,已经卸任并解除管制的马英九开启祭祖之旅,隔年又开启寻根之旅,他没有机会再见证马个人的心路转折,也无从得知当事人在这样的二度转折中,又经历过怎样的天人交战?如果只有历史文化的慎终追远,而没有两岸终极的家国团圆,到底什么才是当事人心中的精神原乡?或许仍是留给后来者的一道未解之题。但抛开个人在时局变化中的选择,台湾真正应该完成的是从偏安分离走向两岸统一的复归之旅,也只有这样的原乡精神,才能终结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才能彻底摆脱自我压抑与迟疑纠结,得到真正的心灵解放。届时,由悲转喜、破涕为笑的眼泪对两岸中国人而言,才更有意义,更值得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