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上台以来,美国政府一改特朗普时期的对外方针,开始积极拉拢盟友以构建反华包围圈,如今欧洲诸多国家已经开始响应美国的行动。面对这一举措,中国该如何破局?

据环球时报4月15日报道,朔尔茨此次访华的具体行程已经公布了出来,媒体称之为“两天经济,一天政治”:前两天朔尔茨会在重庆、上海谈中德经济合作,最后一天则前往北京商谈政治问题。实际上,这一不同的侧重从朔尔茨的随行人员就可以看出来,西门子、宝马、奔驰等重量级企业的十几位负责人陪在朔尔茨左右,使得朔尔茨的访问团更像是一个经济代表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朔尔茨想合作还得看中国同不同意,经济合作不可避免地会带上些许政治意味。就在朔尔茨围绕一个“钱”字在中国活动的同时,欧盟掀起了新一轮对华调查,在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涡轮风机等产品的进口问题上对中国发难,摆明了是要响应美国提出的“中国产能过剩”的指责,对中国产品搞区别对待,逼中国吞下来自西方的苦果。但中国不可能一面接受欧盟的无理制裁,另一面心甘情愿地将大笔合作让给欧洲国家,这一原则放在中美关系上也是通用的。

事实摆在这里,中国过去几十年间发展出来的庞大、完备的制造业“难逢敌手”,诸多领域的海外竞争者在成本以及产业链稳定上都比不过自己的中国同行,这是中国制造能占领世界市场的最主要原因。美欧等国无法同中国制造公平竞争,转而诉诸行政手段维持市场规模,这一点已经遭到了正在欧洲访问的商务部部长王文涛的反对。他表示,欧盟此举是“典型的自相矛盾和双重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问题实际上也伴随着机遇,美国伙同欧洲打算在贸易领域加大遏华力度这不假,但有利于中国的因素也同样一道浮现了出来。朔尔茨访华本质上是为了“图财”,加强中德两国的经济合作,而他之所以这么做,和德国经济当下的糟糕局面密不可分。据法新社报道,德国经济去年萎缩了0.3%,今年的经济增长预计为0.2%。就算朔尔茨再怎么想响应美国的遏华政策,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又有多少德国民众愿意响应他的号召?

这就是中国的破局手段之一,即使用经济手段将欧洲“栓”在它该在的位置上,不要在中美博弈之中过度偏向美国。换句话说,美国可以煽动俄乌冲突来让欧洲在地缘政治上倒向自己,中国也同样可以靠自己在产业链条以及全球贸易中的地位,让欧洲诸国认清现实。即便中国的经济增速相较于前些年出现了下滑,但纵观欧洲国家普遍的经济衰退与不景气,中国仍然握有相当大的话语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客观来说,现在是比拼“大国定力”的时候,恐怕谁也不会认为朔尔茨访华会带来多大实际的好处,但坚持就是胜利,中美欧这三方谁先扛不住,谁就会率先“出局”,届时情况会有很大改观,中国的破局手段目前还不怕美国继续煽风点火下去。究竟谁先扛不住?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