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霉病防控要点:见花打药,丙硫菌唑▪戊唑醇+流体硼+联苯▪噻虫嗪+芸薹素+腐殖酸


4月中后期的降水过程可能与大面积抽穗扬花期吻合度高,气象条件适宜于赤霉病的流行危害。据中央气象台预测,4月中下旬,黄淮南片麦区气温正常或偏高,降水正常或偏多,利于冬小麦孕穗抽穗、开花灌浆及乳熟成熟,也利于春耕春播适时开展;降水时段与小麦易感病的扬花期高度吻合概率大,且部分田块群体密度大,郁蔽程度高,降雨后田间维持高湿环境,十分适宜赤霉病流行危害。因此,准确掌握小麦抽穗扬花期天气变化,加强监测预警、优化防控技术,全面打好以赤霉病为主的小麦穗期病虫防控攻坚战,全力保障小麦丰产丰收和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选对时间:小麦的第二遍药从抽穗到扬花期的“一喷三防”仍然以病害为主,病害防不住,增产增收都是妄谈,这一次的病害以赤霉病为重点,为什么赤霉病年年打,年年治不住?时间是不是把握对了,赤霉病病害的特点是不是掌握了,又该用什么药?今天咱们从这几个方面来详细说一下,第二遍药该怎么打?先说时间,赤霉病可防不可治,这是近年来大家都知道的,越是群体大,旋耕地,再遇见风雨,它就越容易爆发。小麦赤霉病的打药时间是晴天见花打药,如果从地头往地里看,有零星的扬花,就是喷施药剂比较精准的时间。对于种地大户来说,时间紧,任务重,就需要提前在80%抽穗的时候开始打。如遇连阴雨天气,齐穗打药。

用对药:很多药剂不是持效期短,就是抗性大。近两年实践经验表明,丙硫菌唑▪戊唑醇这个配方效果较好。加入流体硼用于提高杨花授粉率,提高穗粒数。加入联苯▪噻虫嗪防虫,加入芸薹素调节剂和腐殖酸增加营养,这就是小麦抽穗扬花期的一喷三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