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山市施甸县,坐落于云南省的西部边陲,紧邻怒江东岸,这片土地自古以来便以其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而著称。这里,不仅地理位置优越,更因其长期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使得全域的生态环境得以完好地保留。在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上,植被繁茂,覆盖率高,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存条件。

施甸县的生物多样性丰富,堪称自然界的宝库。众多珍稀动植物在此繁衍生息,其中不乏国家重点保护的对象,这些“奇珍异兽”的存在,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在施甸县善洲林场及其周边区域的密林中,红外相机捕捉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喉貂的珍贵影像。这一发现不仅证明了施甸县生态环境的优良,也体现了当地在生态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黄喉貂的优雅身影,在镜头中展现出它的灵动与野性,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更加丰富的生态色彩。

画面中先是一只黄喉貂快速跑到了镜头前的的一棵大树下,只见它左顾右盼,仔细地侦查了四周,发现没有任何异常之后,才放松了警惕。接着这只黄喉貂竟四脚朝天睡起了觉。不过这份宁静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就被另外两只黄喉貂的出现打破了。

过了几秒钟,附近的一棵树上先是跳下来了一只黄喉貂,在它下地之后,就迅速跑走了,一下子就消失在了镜头前。紧接着,第二只黄喉貂也从树上跳了下来,追着第一只就迅速跑了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睡觉的这只黄喉貂也发现了这一情况,然后它抬头瞥了一眼,就迅速起身,也往同一方向追去了。从这一情形来看,这三只黄喉貂应该是一伙的。虽然它们经常单独行动,但偶尔也会联合起来。尤其是面对大型猎物的时候,黄喉貂更是经常合作狩猎。

黄喉貂,这一鼬科的小精灵,尽管体型娇小,却拥有着修长而矫健的身姿。成年后,它们的体重虽轻,仅约2至3公斤,但体长却能长到56至65厘米。它们的耳朵短小而圆润,脑袋则呈现出优雅的三角形,头部尖细,仿佛凝聚了自然的精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喉貂的身体线条流畅,呈圆筒状,尽显其柔韧性。虽然四肢并不修长,却异常强健有力,为其在森林间穿梭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使其行动速度极为迅捷。它们的毛发色泽独特,以黑色和黄色为主,交织成一幅自然的画卷。

脑袋和身体后半部呈深邃的黑色,而身体中间部分则闪耀着明亮的黄色,喉胸部更是毛色鲜黄,犹如镶嵌了一颗璀璨的宝石,这也是它们得名黄喉貂的原因。在民间,黄喉貂有着丰富的别称,如青鼬、黄猺等。

黄喉貂对环境有着非凡的适应能力,所以它们能够在我国众多地方生存下去。它们偏好栖息于海拔3000米以下的各类森林,无论是茂密的针叶林还是郁郁葱葱的阔叶林,都能成为它们的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限于其娇小的体型,黄喉貂的主要猎物多为小兽类,如活泼的松鼠、灵动的鼯鼠等。然而,当它们集结成群,协同狩猎时,却能展现出惊人的力量,捕杀一些中大型的兽类,如矫健的小麂、优雅的林麝,甚至是强壮的野猪。

在长青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曾幸运地捕捉到了两只黄喉貂合伙追捕林麝的精彩瞬间,这一幕充分展现了它们的智慧与团结。除了捕食动物性食物外,黄喉貂也乐于品味野果、浆果等植物性食物。

值得一提的是,它们对蜂蜜情有独钟,每当发现蜂巢时,都会展现出无比的兴奋与专注,因此,黄喉貂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蜜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看黄喉貂的体型只有几公斤那么一丁点大,但是它们可是一种十足的猛兽,即便是面对体型比它大数倍的对手,它们都敢直接面对,二话不说冲上去就是咬。现实中也有许多黄喉貂战胜大体型对手的案例,比如黄喉貂打赢猴子,甚至传闻有黄喉貂甚至重伤过一只名叫“坪坪”的大熊猫。

单个的黄喉貂可能在对付大型猎物时难以招架,但它们十分聪明。单挑不行,那就合起伙来狩猎。所以在面对小麂、斑羚、野猪等猎物时,黄喉貂通常不会单独行动,它们会三两只合作,一起追逐猎物。在追捕猎物的时候,它们行动非常迅猛,有着超越它们这个体型的霸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合伙狩猎的黄喉貂几乎是无敌的,包括野猪、林麝、毛冠鹿在内的诸多体型较大的猎物,都会成为它们的盘中餐。黄喉貂的实力,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