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巧家县大寨镇紧紧围绕社会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线,更好服务保障国之重器白鹤滩水电站稳定,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湖滨旅游康养目的地”建设目标,全面优化基层治理网格,采取“12334”工作模式,即聚焦“一个中心”、发挥“两个作用”、健全“三项制度”、强化“三级联动”、落实“四个措施”,扎实推进命案防控三年攻坚行动,全力共建“平安大寨”,近四年以来保持了命案“零发生”,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聚焦一个中心,一个统领

强化政治引领,以巧家县大寨镇党委为中心,构建“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党员”的工作体系,镇级党员干部分片挂包,统筹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全镇党员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作用。以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为统领,将党的领导贯穿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各个环节,用党建引领基层组织新动能。按照“移民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的要求,建立村委干部、党员、群众互联工作机制,形成党群联动,积极排查矛盾纠纷,切实为民排忧解难。

发挥两个作用,建立服务保障“一张网”

发挥“三支队伍”作用。深入推进网格员、政法干警、人民调解员“三支队伍”建设,利用“支客师”“宰猪匠”等力量优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做到“群众需要什么,宣传就说什么”“群众关注什么,宣传就讲什么”“群众欠缺什么,宣传就对应什么”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今年来,组织开展法治宣传300余场次,签订《居民遵纪守法告知书》1000余份,发放法治小故事宣传单5000余份。

发挥服务保障作用。以“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群众”为一体的志愿服务网络为依托,将全镇划分为210个网格,实现网格划分全覆盖,强化网格力量建设,配备专(兼)职网格员545名,由村民小组干部、党员中心户、乡贤能人等担任,随时随地掌握社情民意,及时听取、上报群众呼声和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彻底打通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最后一公里”,今年来,排查矛盾纠纷48件,化解率为96.8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健全三项制度,做好制度保障“防护网”

健全依法信访制度。通过定期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村社、田间地头实地走访等方式开展“议事会”,让党员干部从被动接访转变为主动下访,让群众从“沉默不语”转变为“主动交心”。明确每月党员领导干部接访人员,定期向群众公布接访信息,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照单全收,全程跟踪落实,确保矛盾化解见实见效。今年以来,接访下访群众300人次,受理民政、移民政策、饮水等各类问题70件,化解率98.2%。

健全命案防控工作制度。制定大寨镇命案防控工作三年攻坚方案,把命案防控工作纳入每年重点工作计划,清单式推进工作。建立“两代表一委员”“调解委员会”等参与化解矛盾纠纷、每月分析研判机制。成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细化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邻里和睦、孝老爱亲、犯罪可耻等内容纳入其中,监督督促村规民约规范实施,不断增强道德约束力,引导群众讲仁爱、崇正义、尚和合,从根本上减少诱发命案的内在因素。

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将防范政治安全风险放在首位,统筹抓好反分裂、反恐防恐斗争,依法防范和治理邪教和非法宗教活动,全面防范影响政治安全的各类隐患。以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跨境违法犯罪及社会治安9个领域整治为重点,扎实开展社会治安“防风险、除隐患、降案件、压事故、保安全、护稳定”、道路交通安全排查整治等专项行动,着力强化社会面巡逻防控,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管控,深化道路交通治理,突出抓好校园安全管理。

完善三级管理,推动平安建设压力向末梢传达

健全镇村组三级防控线。实行挂村领导挂片,挂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小组长包保所辖范围的责任划分机制,遇矛盾纠纷自下而上调处解决,坚持“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原则,每周小研判,每月大研判,确保分析到位。

加强各职能部门联动。用好党员、村民代表、禁毒专干等力量,充当矛盾纠纷的“鼻子、眼睛、耳朵”,早发现、早调处。对村组排查发现无法解决的矛盾纠纷,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等三个部门联动,到现场开展调解,并针对矛盾双方人员签订《居民守法告知书》,强化守法意识。

发挥镇纪委监督作用,镇纪委坚持全流程监督,督促镇各相关职能部门紧盯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积极开展矛盾排查、疏导。通过常态化监督检查,督促各业务部门、村(社区)积极发挥自身职能,坚决抓好社会治理排查、化解这些关键环节。让各级之间环环相扣,各司其职,杜绝推诿扯皮、“打太极”,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落实四项措施,全力保障平安稳定

以家庭风险评估为重要手段,以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为载体,时刻关注外出务工人员多、矛盾纠纷突出的重点地区、重点人群,按照“红黄绿”分类建立台账,“红色”高风险家庭20户、“黄色”中风险家庭70户、“绿色”低风险家庭671户,明确具体责任人和化解调处时限,分流交办到涉及村(社区)和站所(中心)。

将重点矛盾纠纷分流交办分管领导或包村领导包案化解,严格落实包案领导“三包”责任制(包调查、包处理、包稳定),对涉及矛盾纠纷的调查、谈话、处理、结案、审核、上报等环节严格把关,一抓到底。

针对重大矛盾纠纷和突出问题,由包案领导组织相关村(社区)、站所(中心)提出处理意见和制定化解方案后,提交镇党委会进行研究讨论,确保在规定期限内高标准、高质量结案,同时建立信访案件、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反映事项以及重点矛盾纠纷等处理结果均由包案领导参与答复工作机制,最大限度赢得群众满意。今年以来,接访下访群众200人次,受理民政、移民政策、欠薪、饮水等各类问题70件,化解率98.2%。

结合脱贫攻坚每月遍访工作,及时掌握矛盾纠纷双方动态、思想状况、生产、生活情况,严防矛盾纠纷再次发生。同时采取临时救助、社会关怀、心理疏导等方式从物质及心理需求两个维度加大对生活困难群众的帮扶,做好矛盾纠纷调处后的“收尾工作”。

(云南法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