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三月,求职旺季。打工人等了一个假期的奋斗之心又被点燃了。

咱们就聊一下求职的小事儿。

我不知道,从开年到现在,大家投了多少简历。我在网络上,看到有人投了几十份,也有人投了几百份。

我看到有位朋友估计也投了不少,他2个月内,就面试了27次。其中,3次进2面,1次还到了3面,结果收获了零offer。

别说,这情况论谁都会反思问题出在哪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些打工人投递了简历,大多是已读不回。这位打工人能拿到27次面试机会,说明了他的简历是可以的。

因我在写职场的内容,就经常跟一个HR朋友聊天。

3月来了,真正的职位也都放出来了,朋友忙得根本不参加任何聚会。他吐槽自己一天要看上百份简历。

这个数量,我感到震惊。我问他,这么多简历你怎么看?

朋友的回答更让我震惊,原来一个简历的生死可能就2分钟不到。

首先,现在都是网络管理,通过筛选功能,有的简历内容,HR可能都没见过,就被基本要求不符合而挡在了门外。

然后,他再从剩下的几十份简历里,再找匹配度指标契合的简历。达标的进入候选,不达标的直接划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过程中,除了特别优秀的会看一下具体内容,其余就是找关键词,大概就2分钟以内的事。

这个过程是很机械化的,也就是强匹配度。

所以为何为什么很多打工人拿不到面试?第一步被机器指标给刷掉了;第二步的关键词不匹配,也被刷掉了。

这位朋友能够拿到27次面试,说明他的硬指标非常好。但是,他拿到2面和3面的比例太低,可能有2种原因。

这位朋友可能自身条件很好,投了不少“备胎岗”,这种岗位长期挂着,随时在招人。HR会约面试,储存后备人才。需要的时候,才会从后备简历库捞出来再面。

这不是紧急岗位,拿不到后续面试也正常,是投递简历的操作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可能是面试问题,有的技术高手不善言辞。

以我的一个师兄为例,他本硕都是985。考研时,他专业第一;毕业时,还是专业第一,我们都以为他一定会进一个非常好的企业。

可我的师兄表达有问题,描述事情是线性而失焦的。

他有一个特别奇怪的讲话逻辑,描述事情他必须要从头到尾连续说一次,像流水账一样,事无巨细地说一遍,没有重点,也没有起伏。

咱们问他公鸡好,还是母鸡好,他要从鸡蛋是怎么来的开始讲起。

谁要是中间把他的话给打断了,他会把打断的问题回答后,再接着此前的内容说下去,全然不顾别人听不听。

师兄面试有多少,拒绝就有多少。HR拒绝他的意见全是说他和企业文化不符合。我不觉得师兄跟企业文化有什么问题,这大概是一个借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师兄面了十几次都失败后,自信心受到非常大的打击,越面就越不行。后来,导师心疼人才,给了推荐信,他就留校了。

就当下情况来看,师兄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遇到爱才的导师,一般人,谁有这个幸运呀!

从我师兄的这个事,反观27次面试只拿到3次2面的朋友,他的面试可能需要从细节和情绪方面再升级。

实在不行,找个朋友试试模拟面试,找找问题。

从初面进入2面、3面,大家还要思考一下“溢价能力”和“议价能力”。

牛马属性在当下没什么溢价可言,年轻人除外。当咱们在职场太久,就会明白,给不给offer,也不全然是能力问题。

每个岗位都有标价。虽说我也知道兰博基尼好,梅西踢球厉害,咱请不起也没办法。

性价比,谁都喜欢。

最后,祝各位朋友早日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