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15日,德国总理朔尔茨抵达上海机场。图源:美联社

直新闻:德国总理朔尔茨率领庞大代表团访华,您有什么观察?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朔尔茨总理的访华行程颇受关注,一是时间非常长,从重庆到上海,然后是北京,二是他率领了规模庞大的政府和企业代表团,体现了中德关系中非常明确的经贸纽带。

过去几年中,中德关系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但是在疫情之后,中德关系成为中国与欧洲关系的重要先导,朔尔茨总理在2022年年底率先访华,虽然只有一天时间,但是成为中欧互动的先声。在过去两年中,俄乌冲突之下,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对发展对华关系有些不同的看法,地缘政治的焦虑上升,但是两年过去了,中国以实际行动发展对欧关系,中国并非欧洲的地缘政治竞争者,而是地缘经济合作者,德国已经出台了对华战略文件,但是中德经贸合作的纽带没有松弛,而是持续稳步发展。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23年11月,中国累计批准德国企业在华投资项目12634个,实际使用金额424亿美元,主要投资领域为汽车、化工、发电设备、交通、钢铁、通信等。德国央行的数据分析显示,2023年德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同比增长4.3%,总额达119亿欧元,创下历史新高。同时,德国去年对华投资占德国对外投资总额的比例扩大至10.3%,为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德国在亚洲其他地区的直接投资则停留在8%左右。中德双方的统计数据显示了双方合作的韧性和巨大潜力,朔尔茨总理三天的行程中有两天是聚焦经贸领域,尤其是在重庆和上海的活动,为企业家搭建平台,体现了经贸合作是中德关系的底色和基础。

在所谓“去风险”战略之下,德国国内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包括绿党领导人频频发出尖锐的声音,但是需要看到中德关系的主流和性质所在。中德关系是单一全球经济体系之下的大国关系,中德都是大型经济体,而且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产业和市场可以实现互补,中国的产业以及市场为德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红利,也是德国经济复苏的动力所在。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各国都要发展经济,而在全球市场体系内,各国的发展不可能闭门造车,只能开放合作,形成具有韧性的分工合作体系,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从而推动各自发展,提升全球红利。

朔尔茨的行程以经济为先导,以政治会谈作为总结,中德可以通过经贸合作持续积累政治互信,顺应世界政治经济的大变局,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新闻:最近,美国财长耶伦重新提到所谓“产能过剩”的问题,并且认为所有选项都在桌上,您有什么观察?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耶伦在访华之前就通过媒体提出了所谓“产能过剩”的问题,访华之后又提起这个话题,从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来看,美国现在将“产能过剩”作为安全化动员的抓手。所谓的安全化,就是将某一个问题作为重大的安全威胁,进而采取各种手段和方式进行应对,拜登政府一开始采取所谓的“脱钩”战略,但是并没有形成安全化的动员,欧洲盟国以“去风险”代替了“脱钩”,美国也被动接受了这一概念。在全球单一市场体系之下,“去风险”是模糊的,也是困难的,中国依然是世界上主要的贸易大国,连续多年是世界最大的货物贸易国家,在世界市场的比重也在提升,充分体现了中国与世界经济关系的广度和韧性。

美国将所谓“产能过剩”安全化的策略是多样的,一是认为中国出口的商品关系到美国安全,甚至有美国议员认为中国电动汽车搜集美国的数据和信息。这一逻辑从美国将中国企业列入所谓实体清单开始,现在这个清单越来越长,拜登政府已经超过了特朗普政府,以安全的名义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纳入实体清单;二是动员盟国集体行动,对中国集体施压。美国给出的理由是中国向某些产业提供补贴,但是美国和盟国关注的产业并不相同,美国现在集中资源于半导体产业,包括迫使荷兰“选边站”。更为重要的是,美国自己也出台了产业政策,耶伦、沙利文都有过系统的阐述,欧洲盟国对美国的产业政策也非常不满。换言之,中美欧等经济体在产业竞争方面并没有形成泾渭分明的界线。

不可否认的是,产业竞争是中美竞争的核心议题,“产能过剩”的安全化动员破坏了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是否过剩并不是政府来裁决的,而是要看市场,包括全球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潜力。比如电动汽车领域,从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角度来说,未来的需求是巨大的,而新兴产业的发展形成了新的需求。产业的发展终归还是一个市场的问题,安全化动员会阻断或者阻止产业的发展,扭曲市场,但是市场发展和竞争还是主导性的,中美欧之间越来越形成了地缘经济的三角关系,美国将所有的选择放在桌上,其实中欧也是如此,在桌子上能够谈判和商量,也为经济和产业问题的去安全化提供了可能。

作者丨孙兴杰,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编辑丨刘立平,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