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南有一位人人皆知的乞丐——谢海顺,外号“谢傻子”,他之所以被人们熟知,和做出的无私善举分不开关系。

乞讨20年,收养8名弃婴,其中有5位健康的长大成人;得知汶川地震后,毫不犹豫捐出积攒多年的3000元,之后还多次进行捐款,共计15次捐款4000元。

谢海顺用自己的善举,赢得广大淮南人的尊重、骄傲,也被称为“义丐”。

那么,谢海顺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他如今怎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内信源来自官方媒体(淮南广电天天帮忙),2023年6月20日发布,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一、谢海顺的艰难童年

谢海顺的童年是在饥饿和失学中度过的。1947年,他出生在安徽省淮南市泾县的一个贫困家庭。由于家里实在太穷,再加上父亲早逝,谢海顺从小就失去了上学读书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岁那年,他开始放牛,望着其他孩子上学的身影,不禁羡慕不已。但他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主动向上学的孩子们讨教,一点一点学认字、练算术。

进入青年时期后,谢海顺靠打零工、做苦力来维持生计,但收入微薄,母亲年事已高,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眼看家中困难重重,谢海顺决定另谋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次偶然的机会谢海顺旁观学习了刻章技术,他仔细观察师父的每一个动作,记下每一个步骤,甚至连刻刀的角度都没有放过。

师父看到这个勤奋好学的年轻人,很是欣赏,便决定收他为徒,倾囊相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他更加刻苦钻研,不放过任何一个练习的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刻章技艺日益精进,渐渐得到了师父的真传。师父甚至笑言,谢海顺的刻章技艺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有了过硬的手艺,谢海顺决定自己单干。他在街头摆摊刻章,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低廉的价格,很快吸引了许多顾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谢海顺靠着刻章积攒了一些积蓄。虽然钱不多,但已经足够他养活年迈的母亲了。

然而,好景不长,90年代初,谢海顺的母亲离世对他打击巨大。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精神寄托,谢海顺的世界仿佛一下子崩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整日茫然地在街头游荡,无心顾及自己的刻章工作,渐渐地,他的行为举止变得异常,时而自言自语,时而莫名大笑或哭泣。

周围的人看到他的变化,都议论纷纷,称他为"谢傻子"。但谢海顺浑然不觉,他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世界里,无法自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失去了刻章工作,他只能靠捡拾废品为生。每天,他都拖着疲惫的身躯,在大街小巷里翻找塑料瓶、纸板等可回收的废品,仅能换取微薄的收入,勉强糊口。

有时,谢海顺会想起过去和母亲在一起的日子,想起自己曾经意气风发地刻章谋生。但这些美好的回忆,只会让他更加痛苦。他明白,那些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生活虽然残酷,但往往在绝望中孕育着希望。谢海顺不知道,一个转机正在悄然降临,他的人生即将迎来新的曙光。

二、谢海顺"拼"出来的家庭

1995年,谢海顺像往常一样在街头捡拾废品,突然听到一个婴儿的啼哭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循声找去,发现一个女婴被遗弃在垃圾堆旁,身边只有一张写着出生日期的纸条。谢海顺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了,他毫不犹豫地将女婴抱在怀里,决定给她一个家。

谢海顺将女婴带回了自己简陋的棚屋,为她取名谢立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生活十分拮据,谢海顺却把仅有的积蓄都用来给谢立芹买奶粉、尿布和衣服。他不分昼夜地照顾着这个脆弱的小生命,让她感受到了父爱的温暖。

谢立芹的到来,仿佛点亮了谢海顺黯淡无光的生活。他不再整日沉湎于悲伤,而是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看着谢立芹一天天长大,学会了说话、走路,谢海顺感到无比欣慰和骄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善举也打开了谢海顺的心门。他开始更加关注街头流浪的孩子们,每当看到他们无家可归、衣衫褴褛的样子,谢海顺就会想起自己的遭遇,想起谢立芹的遭遇。

他暗下决心,要尽自己所能,给更多无依无靠的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之后的30年间,谢海顺先后收养了8个孤儿。他的家虽然简陋,却充满了欢声笑语。

谢海顺像爱护自己的亲生骨肉一样,悉心照料着这些孩子。他省吃俭用,确保孩子们能吃饱穿暖;他不识几个字,却坚持送孩子们上学,希望他们能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生活的磨难并没有放过谢海顺。8个孩子中,有3个因为先天疾病夭折了。

每当这时,谢海顺都悲痛万分,内心充满自责,恨自己没能给孩子们更好的生活条件,没能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他常常抱着孩子们的遗照泣不成声,质问老天为何如此不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谢海顺没有被痛苦击垮,他知道,自己肩负着照顾其他孩子的重任。他擦干眼泪,继续以微薄的收入支撑着这个大家庭,继续给孩子们所能给予的最好的爱。

除了孤儿,谢海顺还收留了一位智障女子,成为他的妻子,和他一起照顾这个特殊的大家庭。为了供养子女上学,谢海顺不得不重操旧业,开始乞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生活如此艰辛,他也从不允许孩子们辍学去乞讨,而是咬牙坚持,一边乞讨一边自学,甚至还学起了英语,用英语和路人打招呼。

三、"谢傻子"的善举

谢海顺的善举感动了无数人。他虽然自己生活拮据,却从不吝啬帮助他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次乞讨,谢海顺都是点到为止,从不多要。就算有些好心人想多给他一些钱,他也会坚持找零,因为在他看来,乞讨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能占人便宜。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谢海顺看到电视上那些满目疮痍的画面和无助哭泣的孩子,心如刀绞。他毫不犹豫地拿出了家中仅有的3000元钱,到附近的邮局汇了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3000元钱,是谢海顺攒了很久的,本来打算给孩子们添置新衣服,但他毫不犹豫地捐了出去,因为在他心中,援助灾区人民更加重要。

这一善举,成了谢海顺助人之路的开端。在之后的15年间,他先后捐款14次共计4000元,捐给了汶川、玉树、雅安等地震灾区,以及各种需要帮助的福利院和贫困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每次捐款的数额不多,但对于靠捡破烂为生的谢海顺来说,已经是竭尽所能了。

谢海顺的善举,还体现在许多细微之处。一次,他在路边发现一位车祸受害者昏迷不醒,周围却没有其他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海顺二话不说,在路边守护着这位素不相识的伤者,等待救护车的到来。天色渐晚,谢海顺饿了,渴了,却舍不得离开一步。直到救护车赶到,将伤者接走,他才松了一口气。

事后,伤者家属找到谢海顺,要给他一些感谢费,但谢海顺执意不收。在他看来,救人是本分,不能图回报。家属们被谢海顺的高尚品德所感动,纷纷向他表示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谢海顺而言,行善不需要理由,助人不求回报。

他常说:"我这一辈子,能为社会做点什么,就感到很知足了。"这朴素的话语,道出了他的人生信条。他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递着社会正能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谢海顺的晚年生活

岁月催人老,风霜染鬓霜。步入晚年的谢海顺,生活依然不易。虽然两个女儿先后成家,但他仍需继续乞讨,供养其他孩子上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次出门救人,谢海顺不慎被车撞伤,导致腿部残疾,但他咬牙坚持,只能蹒跚地在路口乞讨。

谢海顺的事迹渐渐传开,越来越多的人被他感动。2017年,一部名为《谢傻子》的纪录片让更多人了解了这位平凡而伟大的老人,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为谢海顺送去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谢海顺被提名为"感动淮南十大年度人物"时,却意外落选。

晚年的谢海顺饱受疾病折磨,先后患上了肺部疾病和脑梗塞,所幸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他得以免费住院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子女希望接他回家享福,但谢海顺执意要住在政府安排的敬老院,他说,一辈子受人帮助,不能再麻烦孩子们了。

2022年,谢海顺在医院里度过了自己81岁的生日。医护人员惊讶地发现,这个饱经沧桑的老人,竟然有着一颗赤子之心,谈吐间全然一副天真烂漫的孩童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海顺的一生,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传奇。他虽然只是一介平民,却有着一颗无私奉献的博爱之心。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舍己为人"的真谛,他的大爱情怀感动和温暖了无数人。

2024年4月12日,谢海顺因病不幸离世,享年83岁。他的故事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心中,化作一束永恒的光,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谢海顺走了,但他的精神永存。让我们向这位平凡而伟大的老人致敬,学习他无私奉献、自强不息的品格,将爱和善意传递下去,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温暖、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