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楚九>

1872年4月9日,黄楚九出生。他呱呱坠地后,算命先生跑到他母亲面前,说,这孩子生着一副大富大贵之相,将来一定大有作为。母亲蒋氏非常开心,当即赏了些银两给算命先生。

黄楚九的父亲黄知异是个眼科医生,在余姚当地小有名气,找他看病的人很多。黄楚九耳濡目染,跟着父亲走街串坊,还看了不少医药书籍,10来岁时,已经掌握了不少医学知识。

黄楚九15岁那年,父亲得肺病去世。母亲蒋氏在亲友的劝说下,带着黄楚九去了上海。

蒋氏为了维持生计,在租的小房门口挂出了一幅「眼科中药医生黄知异」的招牌。当时上海市区穷苦人较多,去不起大医院的人,都来探问个一二三。蒋氏收费低,加之本事还算不错,患者见效果明显,生意越发好起来。

黄楚九想帮衬母亲一把,在他看来,念书的最后还是为了赚钱,他对医道也颇有研究,已经具备了赚钱的本事,于是他说服母亲,退学,不再念书。母亲一开始不同意,最后拗不过他的劝说,点了头默认。

黄楚九毕竟年纪不大,他不敢行医看病,只敢摆摊卖些中药,出售母亲严格按照父亲那本《治眼七十二症方》熬制的明目散、四神丸等中药。

几年下来,黄楚九积累了点小钱。他已经清醒地认知到,光靠行医是赚不了大钱的,要想大赚特赚,还是得经商。他跟母亲商量了下,准备租家门面,把地摊变成一家药店,蒋氏很赞同儿子的想法。几个月后,三马路上多了一家名为「异授堂」的中药店。

1890年,他的「异授堂」从三马路迁到法租界大马路(今金陵东路),改为中法大药房,除了销售中成药之外,还开始研制销售西药。

商人的思维是,生意做得大了,得想法越搞越大。黄楚九眼前的目光,并不局限于卖药这么简单,他想搞点「补脑」的,国人重视脑,脑主宰全身。如果这个补脑的能打出市场,那钱财自然滚滚而来。

不过资金有限,黄楚九再次开动脑筋,想到一个绝妙的方法。他找人借钱,用自己还不错的名声,向一些富裕之家借钱。他最开始找到的人,是一个来他药店买过药的张家小妾。

来到张家,黄楚九直奔主题,说自己需要借笔钱,10日之内连本带息归还。黄楚九有门店,张家小妾清楚底线,也就敢借,当即拿出300元,借给黄楚九。

黄楚九拿了钱,没有用,而是将它锁在抽屉里。到时日后,他连本带利的还给了张家小妾。这小妾拿到钱,非常开心,黄楚九离开之时,痛快说道,以后你缺钱,只管来找我。

如此这般,来回几次,黄楚九借钱这靠谱事儿算传出去了,有钱人都愿意把钱借给他。黄楚九建立起自己对别人的信任,从开始的三五百,借到了三五千。在那个时候,几千元,已经是天文数字。有了这笔钱的黄楚九,开始了他的「补脑」计划。

1905年,黄楚九在药剂师吴坤荣的手里,买了一份普通安神健脑滋补剂处方。针对国人崇洋心理,将药名洋化为「艾罗补脑汁」,以一张犹太人的照片起名艾罗,放在商标上算是发明人。并在英文说明书上宣称能治各种疾病。

黄楚九深知广告的重要性,「艾罗补脑汁」发明后,他找人在申(《申报》)新(《新闻报》)等大报大做广告。

「艾罗补脑汁」打出市场,钞票也源源不断。黄楚九又趁热搞出一款「百龄机」,封面用上「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等词,也卖得手软。如果说补脑汁利润可观,那么「百龄机」利润更可观,一年除去成本和广告支出,净利润高达80万。

水到渠成后,黄楚九生意越做越大,连续创下多个第一:

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制药企业——龙虎公司(中华制药公司);
中国第一家屋顶花园——楼外楼;
中国第一家综合娱乐场——新世界;
远东第一大游乐场——大世界;
中国第一家发行量最大的娱乐企业报——《大世界报》;
中国第一个医药「托拉斯——拥有21个医药工商企业的黄氏医药「集团」……

生意大了就会有风险,黄楚九最后折在地产上。他借钱买地皮,造房子,房子押给银行,在借钱买地皮,再造房子再抵押。

千算万算,天意难算,时代难算。

正当黄楚九准备再大捞一把时,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突然爆发了。危机的爆发,导致百业凋敝,新屋卖不出去,店面也没人承租。不少人因此破产。

黄楚九焦头烂额之际,没多久,日夜银行爆发挤兑事件,黄楚九疲于应付,最终焦虑成疾。

1932年1月19日,躺在病床上的黄楚九接到一个催款电话。接完这个电话的当天夜里,黄楚九就病死了。

黄楚九病死的消息传开后,银行储户焦急前来提款,但此时日夜银行早已大门紧闭,黄家产业也随后被接管清算。

黄楚九去世的这年五月里,「大世界」从此落入青帮大亨黄金荣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