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成立仅三年、初中部成立仅一年的学校,却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亮眼的成绩。有学生在在区里举行的“小教具、小学具和小实验”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还有学生参加世界无人机飞行大赛获得二等奖,或是在奥林匹克生物竞赛、化学竞赛预赛中拔得头筹,荣获“2023—2024学年度大兴区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先进单位”┅┅这所学校,就是北京大兴精华学校。
成绩取得的背后,既得益于该校重视对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通过设置拓展性与卓越性课程并结合实践活动提供保障,也与该校小班制教学模式有很大关系,学校初中部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学生都能从创新特质的培养中受益,而这甚至是普通公办学校都难以做到的。
课程与活动“双轮驱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取得成效
北京大兴精华学校初一年级的张朕瑄在课上听老师说区里有个“小教具、小学具和小实验”比赛,正好他选修的生物课有个让大家制作酸奶的小实验,对生物感兴趣的他于是上网查资料,还向父母请教如何制作酸奶。在课堂上,老师也以此为课题进行了介绍,并对学生们的表现逐一进行点评。就这样,张朕瑄通过与其他参赛同学相互切磋,独立完成了酸奶的制作,还将整个制作过程拍成视频、进行了剪辑,并在老师指导下独立撰写完成实验报告。最终,张朕瑄的生物小实验《制作酸奶》在区里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除了选修生物课,对数学也感兴趣的张朕瑄还参加了学校开设的数学创新拔尖课程。这个课程在巩固课上知识的同时,还帮助学生们拓展了知识面,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老师还鼓励该课程的学生学习后再去指导其他同学,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检验他们对知识的接收能力。张朕瑄就很认可这种方式,“我们一般下完课会告诉其他同学今天讲了什么,给他们讲讲解题思路,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想去做题,有问题再和我们一块探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很多。”
虽然大兴精华学校成立不过短短三年、初中部成立仅一年时间,但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上已经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除了张朕瑄,还有学生报名参加世界无人机飞行大赛获得了二等奖,或是参加奥林匹克生物竞赛取得了大兴区预赛第一名、北京市奥林匹克化学竞赛预赛一等奖等好成绩。而这些成绩的取得,都要归功于学校对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视。
“我们学校课程设置的理念有三个,即创新驱动、深度体验和聚焦素养;其中‘创新驱动’就是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思考的。现在北京市的每个区都在创建青少年创新学院,整个基础教育阶段都非常重视对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我们也要有所作为”,精华学校总校校长王自勇表示。
在王自勇看来,所谓“创新驱动”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特质上,但如果不清楚创新拔尖人才具有哪些特质,那么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是盲目的。“在我看来,大兴精华学校培养的创新人才应该具有这样的特质,即有志向、有情怀、有道德、有兴趣、有好奇心、有想象力、自信、有创新意识、有伦理意识(包括讲诚信等)、持之以恒、刻苦钻研等”,王自勇说。
对此,大兴精华学校在课程纵向设计上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国家基础性课程,它保证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类是拓展性课程,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校本课程,学生自主选学。第三类即是卓越性校本课程,它面向极少数有一定特长或有这方面需求的学生,也可以说是培养一些偏才和怪才;为此,大兴精华学校设置了生物创新拔尖课程、数学创新拔尖课程、化学创新拔尖课程和大学先修等课程。
“学生的水平肯定存在差异,因此学校针对不同水平学生开设了不同的课程,学生们可以自主进行选择,以保证其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王自勇说,“其实不只是课程,在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特质上,我们采取了课程与活动双轮驱动的模式,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创造。”
对创新特质的培养已渗透到每一节课上
王自勇指出,在大兴精华学校,对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已渗透到各学科、各领域、各环节中,不仅国家课程的日常教学中会涉及到,更是丰富了校本课程的供给,比如未来工程师系列既包括像F1赛车、过山车这样的课程,也有让学生们通过种植太空种子,观察它们成长的探究式学习,而这门课还将劳动课程和创新课程结合了起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都是带着跨学科的“微课题”进行探究性、互动式、合作性学习,在做中学、用中学,学中做、学中创。
谈及对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教初一年级数学、同时担任班主任的徐书老师感触颇深。她表示,大兴精华学校很注重对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或是像张朕瑄这样具有科学探究精神学生的培养,尽可能设置一些适合他们发展的课程,比如数学创新拔尖课程、生物和物理实验课程等。同时,学校也要求老师们把创新特质的培养渗透到每一节课上。
她以自己上的一节数学几何推理课为例,课上她会站在学生角度分析当看到问题时脑海中会产生哪些反应,然后让学生们跟着她的思路去考虑接下来该如何分析。虽然开始时思考深度不是很大,但却在一步步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
“虽然班上学生不多,但还是会有差异存在,这和他们小学的数学基础有密切关系。其实初中课程的难度已经不小了,会涉及一些思维训练,包括思维的难度、灵活度和深度等,即使大家水平不一,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提升每个学生的思维水平”,徐书说,“学生们未来要想不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就要培养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也是学校所强调的。”
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大兴精华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据徐书介绍,该校初一年级像张朕瑄这样将来适合走科研路线的学生有七八个,学校为参加数学创新拔尖课程的8个学生针对性地设置了课程,初一年级还选拔6名学生组成了F1赛车实验组。徐书表示,对这个小组成员的组成学校有综合考虑,比如有学生比较擅长计算信息技术,有学生需要在美术这块很擅长,因为会遇到车模设计问题,此外该小组对数学理性思维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它是多元智能的一种融合。
“算下来,参加数学创新拔尖课程的学生占比已超过初中部总数的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二的学生不是没有机会参加,而是选择了别的科目。我们的物理科学实验课程是全员参加的,目前参加整个卓越性课程的学生占比已达到初中部总人数的一半多了”,徐书指出。
在徐书看来,大兴精华学校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用她的话说,“虽然公办学校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上很下功夫,但毕竟他们的学生多,一个班能有40个左右的学生,所以能享受到这种培养的可能只是其中极少数学生。但大兴精华学校最大的优势就是小班制,每班学生最多不超过25人,因此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长获得相应的培养。可以这么说,对研究类课程感兴趣的学生需求基本都能得到满足。”
而王自勇对此并不知足,“学校成立的时间不长,后面我们还有很多想法要去实施,要让学生更加受益”,他说。
记者/王麒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