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轻轻一点“关注”按钮,这不仅能让您便捷地接收我们后续为您精心准备的精彩文章,更能让您在阅读的海洋中畅游时,随时与我们交流心得,分享感悟。您的每一次点击、每一个评论,都是对我们创作热情的极大鼓舞,也是我们不断进步、持续创新的源泉

我叫张丽华,今年35岁,是个普通的家庭主妇。我们一家三口住在城里,丈夫张伟在一家工厂上班,儿子张小明今年8岁,就读于附近的小学二年级。生活虽然平凡,但我们过得还算幸福。不过,我的公婆一家子都住在老家的农村,那里有15口人,包括我的公公、婆婆,小姑子和她的丈夫孩子,姐夫和他们一家人等等。

在我们那个地方,有这样一个古老的传统习俗:当父母或祖父母过60大寿时,全家人都必须回老家,举办盛大的寿宴庆祝。所有的子女和孙子女都得回去,陪伴长辈度过这个重要的日子。不过对于住在外地的儿媳妇来说,这可真是个麻烦事儿。因为所有的炊事和家务劳动,都将全部落在她们一个人身上。

虽然我很爱我的公婆,但每次一想到要回老家给那么多人操持家务,我就觉得万分烦恼。要照顾15个人的三餐饮食,再加上打扫卫生、洗衣服,实在是太累人了。可是如果不回去,公婆和其他亲戚一定会说我不孝顺。我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

就在上个月,我接到了公婆的电话,说婆婆的60大寿就要到了,让我们一家三口赶快回老家准备庆祝活动。

"丽华啊,婆婆大寿就在下个月了,你们一定要抽空回来陪陪婆婆啊。"公公在电话里说,"这可是婆婆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你做儿媳妇的怎么能缺席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虽然我很高兴婆婆健康长寿,但一想到要给那么多人操持家务,我就觉得身心俱惫。

晚上,我把顾虑告诉了丈夫张伟。他说:"丽华,婆婆的60大寿对我们家人来说可是个重要的日子。你不能因为怕麻烦就不回去,那样太不孝顺了。婆婆一把年纪了,我们应该尽量让她高兴高兴。"

我反驳道:"可是你想过吗?给你们一家15口人做三餐、洗衣服,我一个人怎么应付得过来?你们只需要陪着婆婆聊天就行了,我却要从早忙到晚,简直就是个苦力啊。"

张伟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好吧,我知道你很辛苦。不过就这一次,你还是应该回去陪陪婆婆。等婆婆的寿宴过后,我们就把婆婆接来城里和我们住,你就不用再操持那么多活了,怎么样?"

听到丈夫这样说,我的心里顿时明白了很多。的确,这只是一次性的事情,为了婆婆,我应该努力一次。而且日后婆婆能搬到我们这里居住,我就彻底解脱了家务的重担。想到这里,我点点头,勉强答应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吧,就这一次,我尽力而为吧。不过你们可得给我打下手,帮着分担家务活儿。"我看着丈夫说。

张伟连连点头:"当然当然,到时候我和小明一定全力以赴,分担你的活计。"

其实,说实话,我是真心爱着婆婆的。她是个非常好的人,从小就疼爱我像亲生女儿一样。可能正因为她太宠爱我了,我反而产生了一些被宠坏的依赖心理,总觉得别人应该服侍我。

回想起来,我真的很自私。婆婆到了这把年纪,我们理应全力以赴让她高兴快乐。就算要操劳一次,我也应该乐意效劳,而不是怨声载道。是我太小肚鸡肠了。

"丽华,你说得对。婆婆这把年纪了,咱们应该给她最好的。就冲这一次,你加把劲儿吧,我们一定会帮你的。"张伟拍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我们开始准备返回老家的行李。除了日常用品,我还特意带了不少城里的小吃零食,准备用来招待亲戚朋友。一家人兴高采烈地踏上了回乡的路。

途中,我仔细思考着这次回去要怎么安排。毕竟15口人可不是小数目,如果没有周密的计划,我一个人很容易就会力不从心。我打算先做一份详细的工作安排表,把所有的事务都分配好,有条不紊地进行。

"丽华,你打算怎么安排这次的家务活儿啊?"张伟看出了我的疑虑,开口问道。

"我想先把所有的事项都列出来,做个时间表,这样才不会手忙脚乱。"我回答说,"早餐可以简单一些,中午就要丰盛点,因为有亲戚要中午就回去。晚上是重头戏,我得准备得更充分些。"

"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啊,我和小明一定全力以赴。"张伟保证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进门,婆婆就高兴地拥抱了我们一家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很快,亲戚们就陆续来到了家中,屋子里顿时热闹非凡。

作为主人的我,马上进入了忙碌的状态。先是招待每一位客人,听着他们无休止的寒暄问候。

"丽华啊,好久不见,你可是越来越漂亮了!城里的生活过得可好啊?"一位姑父拉着我的手,连连夸赞。

"哪里哪里,您老太客气了。"我腼腆地回答。

然后我开始安排每个人的住宿,把被褥铺开,打扫卫生。很快,我就已经是一身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晚上,是重头戏。除了几个拿手好菜,我还做了一大桌子各色小吃。看着亲戚们吃得香喷喷的,我的满足感油然而生。虽然辛苦,但至少每个人都吃得很开心。

"丽华啊,你这手艺真是了得!这酱香饼可是我最爱吃的,比我们村里任何一家都好吃。"婆婆连声赞叹。

"哪里哪里,都是婆婆您惯的。"我赶紧谦虚地回答。

其他亲戚们也纷纷对我表示钦佩,说我们城里媳妇真能干,比他们村里的儿媳强多了。有个姑父还拍手说,要是他女儿将来像我这样,他就求之不得了。

听到这些赞美,我的心里是既感动又有些惭愧。我知道自己的手艺确实不错,但能顺利完成这一切,也多亏了丈夫和儿子的全力支持。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一个人是绝对扛不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都是你们给力啊,要不是有你们帮忙,我哪里顾得过来。"我看着一旁的张伟和小明,衷心地感谢道。

就在我以为一切都很顺利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插曲发生了。

"丽华啊,你可得多费点心思,给我们准备些好菜好酒。"姨父对我说,"我这可是从几百里外赶来的,你总不希望我吃了这顿便回去吧?得好好款待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啊。"

我被姨父的要求吓了一跳,赶忙解释道:"姨父,我们已经准备了不少好菜了,您别多心。不过毕竟人太多,我们也有些力不从心啊。"

"哎哟,你就别卖关子了,我知道你手艺好着呢。"姨父大手一挥,满不在乎地说,"你就给我们多准备点吧,我们可是舟车劳顿赶过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暗自捏了捏拳头,强压下内心的火气,尽量用平和的语气解释道:"姨父,您也知道我这一个人在照顾15口人的吃食,已经是很吃力了。您要求我再多准备,我恐怕实在是力不从心啊。"

"哎哟,你就别跟我卖惨了。"姨父根本不买账,"你们城里人就是嘴硬,哪有照顾不了客人的道理?你给我们准备好就是了,别啰啰嗦嗦的。"

说完,姨父便自顾自地走了。留下我一个人站在厨房里,气得身体都有些发抖。

就在那一刻,我下定了决心,我再也不想回到这个家里来了。

是啊,我为什么要把自己置身于这种环境之中?明明知道会遭受这样的委屈和折磨,为什么还要勉强自己呢?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他们却视而不见,反而无理取闹。够了,真的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到这里,我没有再多考虑,当机立断地收拾起了行李,准备马上离开。就在这时,张伟回到家中,看到我手忙脚乱的样子,赶紧问道:"丽华,你这是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吗?"

"我不想呆在这里了,我们马上回城里去!"我直截了当地说,"你们一家子对我太没有好意思了,我再也不想给你们做牛做马了!"

我却根本不想听他的劝阻,生气地挣开了他的手,嚷嚷道:"什么小事?你们一家子对我太过分了!我已经是尽心尽力了,可你们还是视而不见,反而无理取闹。够了,我再也受不了这些委屈了!"

张伟见劝阻无效,也有些着急起来,他赶紧去找公公婆婆商量对策。

很快,公公婆婆就被张伟叫了过来,一起劝说我冷静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丽华啊,你可得再忍忍啊,就剩几天了。"婆婆拉着我的手,满脸担心,"你要是就这样走了,我这个寿宴可怎么办啊?"

公公也插话道:"是啊丽华,你就再坚持几天吧,到时候你想怎么样都行。你可别这么任性啊。"

面对全家人的劝说,我的心情渐渐平复了下来。我深吸了一口气,重新坐了下来。

是啊,我怎么能这么任性呢?婆婆的寿宴能不能办好,可是关系到整个家庭的荣辱与否。就因为一时气恼,我就想毁掉这么一件重要的家庭大事,这未免太冲动了。

家人的重要性,远远大于一时的委屈和折磨。为了维系这个家庭的团结,为了让婆婆过一个放心的寿宴,我应该尽我所能去忍耐,暂时放下自己的怨气。等过了这个难关,我再作打算也不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到这里,我的心境彻底舒缓了下来。我看着一家人焦急的神情,不禁有些内疚。是我太小题大做了,对他们的好意视而不见。

其实,婆婆和公公都是出于好意,才让我操持这些家务的。在他们的观念里,儿媳妇照顾公婆是应该的,并不是想刻意欺负我。至于那位姨父,他也只是一时口无遮拦,并没有真的想伤害我。

我应该学会宽容和包容,用更开阔的心胸去看待这一切。只有放下成见,用爱去化解矛盾,这个家庭才能够和睦相处。

"对不起,是我太冲动了。"我诚恳地对着一家人说,"你们放心,我会继续努力的,一定让婆婆过一个放心的寿宴。"

看到我冷静下来,婆婆、公公和张伟都露出了欣慰的神色。婆婆上前拥抱了我,眼里满是感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丽华,你真是我们家的好儿媳妇。"婆婆由衷地说。

从那之后,我重新振作了精神,继续操持起了家务活计。只不过这一次,我的心态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我不再视这些劳动为负担,而是把它们当成了一种责任和义务在履行。我开始用更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件事情,尽我所能把它们做到最好。

在这几天里,我更加体谅和宽容亲戚们的一些无理要求,没有再对他们横加指责。相反,我总是面带微笑,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

有了丈夫和儿子的全力支持,我也省了不少心力。一家人相互协作,很快就把所有的事务安排得有条不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寿宴当天,家里热热闹闹,亲朋好友们齐聚一堂,场面非常隆重。每一道菜肴都精心烹制,让所有人吃得无比满足。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夸赞婆婆福寿双全,祝愿她长命百岁。

婆婆高兴得合不拢嘴,一再拉着我的手连声道谢。她说,要不是有我这么一位贤惠的儿媳妇操持,这场寿宴是绝对办不好的。

"丽华啊,都多亏了你,这次的寿宴才能办得如此圆满。"婆婆由衷地说,"要不是你这么尽心尽力,我这把年纪可能就难以如愿以偿了。你真是我们家的好儿媳妇啊。"

我赶紧谦虚地摆摆手:"这都是应该的,婆婆您老人家高寿,我们理应全力以赴。能让您高兴,我也很开心。"

"你可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婆婆继续赞叹道,"等你们回城后,我也要跟着你们一起住,好好侍奉你们一家人,报答你这份恩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这话,我不禁有些受宠若惊。婆婆竟然想亲自照顾我们,这分明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和嘉奖了。

就在这时,公公也走了过来,他上上下下打量了我一番,然后缓缓开口说道:"丽华啊,你这次是真够本事的了。没有你,我们这个寿宴可就办不成了。你不但手艺好,而且做事还这么卖力,真是我们求之不得的好儿媳妇。"

虽然公公向来话不多,但这番话却让我感动万分。作为长辈,他都这样认可我了,我真是三生有幸啊。

除了公婆的肯定,其他亲戚对我的赞赏也是连绵不绝。尤其是我的一些姐妹们,个个都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丽华,你这手艺真是了得,比我们村里任何一家都强。"大姐拉着我的手说,"你可得多教教我们这些东西,我们可都自愧不如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哪里哪里,你们过奖了。"我谦虚地回答,"我只是运气好,嫁到了城里,学到了一些手艺而已。你们在家务方面同样很出色。"

"就是就是,丽华你可是我们的榜样。"小姐也连连点头,"你不但手艺好,而且为人也这么和善,真是个贤惠的好媳妇。我们可得向你学习啊。"

听着姐妹们的夸奖,我倍感欣慰。看来,我这些日子的付出和努力,终于有了圆满的回报。

寿宴之后的几天,我都在思考这次经历给我带来的感悟。虽然一开始我对全家人很是不满,但最后的结果却让所有人都感到非常欣慰。这中间的转折,正是源于我学会了互相体谅和宽容。

我开始意识到,家人之间的矛盾很多时候只是由于彼此无法体谅对方的处境而引起的。如果我们都能够用更开阔的胸怀去包容对方,用更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对方,那么很多矛盾就会迎刃而解了。

就拿这次的寿宴来说,如果一开始我就能体谅公婆的良苦用心,而不是固步自封地认为他们是在刻意欺负我,那么我也就不会产生那么大的反感情绪了。

所以从今往后,我决心要学会更多地去体谅家人,用爱心去化解矛盾,让家庭的氛围永远和睦融洽。

这次经历还让我更加感恩、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如果没有公婆和丈夫儿子的支持和理解,我一个人是很难完成这么浩大的任务的。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全力相助,我才能最终圆满完成使命。

我开始反思自己以前的一些做法,是不是太过于自私了呢?是不是应该学会更多地去关心家人,而不是只顾自己?婆婆和公公已经年纪那么大了,我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照顾,而不是对他们的好意视而不见。

至于丈夫和儿子,他们才是我最应该珍惜的人啊。没有他们的支持,我又何德何能呢?我应该对他们更加体贴入微,用行动来报答他们对我的恩情。

有了这番感悟,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期许。等婆婆和公公搬到我们城里居住,我一定会用满腔热忱来侍奉他们,让他们老有所终、老有所乐。

而对于丈夫和儿子,我也会格外用心对待,用我全部的爱来呵护这个家庭。我希望我们的家庭永远充满着温馨和谐的氛围,让彼此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就这样,在婆婆的60大寿之后不久,她和公公便辞别了老家,搬来和我们一起住在了城里。虽然生活环境和方式与农村大不相同,但婆婆却很快就适应了下来。

有了我的悉心照料,婆婆在城里的生活过得十分惬意。每天睡到自然醒,我便会为她准备营养丰富的早餐。等她吃过后,我会陪着她在小区里散散步,聊聊天。中午时分,我会为她精心烹制几道地道的家乡菜,让她吃得津津有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