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与家人饭后散步。但见车辆寥寥、道空人稀,这城市的人儿仿佛在慢慢的往外"迁移",这城市也与往年一样在慢慢的变成一座"空城"。如今,已是腊月下旬,临近年关了,过年的气氛不增反减,再不似少时那般的浓烈了。

腊日袭来的清冷和冷清,让人提不起多少过年的兴致来了。在农村,憧憬着城市的车水马龙、灯红酒绿;在城市,则向往着农村的青山绿水、袅袅炊烟。这真是一个让人心酸纠结又无所适从的悖论。

毕竟是腊月岁末了,回味下陆游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佳酿和美肴,也还是蛮不错的。聊以慰藉下那久违的乡愁和感受即来的年味儿。这也让我想起了王安石充满年味儿的这首诗,我们来品一品。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然过去了。温暖的春风送来了新年,人们欢快地畅饮着新酿的醇美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大家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图片,版权归图片所有者,如侵则联系删除。

这首诗历来为人推崇,它慰藉了多少游子的乡愁,抵达了多少游子的温柔,安放了多少游子无处安放的心灵。放鞭炮、喝屠苏酒、新桃换旧符,如此除旧迎新的传统风俗,才是当时的老百姓过春节该有的样子。欢乐、祥和、向往,也才是老百姓们最简单、最纯粹的心音。

诗的标题"元日",并非阳历的"元月一日",而应理解为农历的"正月初一",即我们现在过的春节。作者的标题即揭示了全诗的主旨,囊括了全诗的意境,可谓一词统全篇。唯有过年的"元日"之境才最能动人心魄、引人入境。

王国维说过:"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王安石"元日"这样的坦荡之词,带我们进入到了过年的意境中来。他也因此自成高格,生发出了诗中的千古名句,这是北宋诗词的独特魅力之处。

都说,文字总是在不知不觉的透露诗人的精神世界,成就诗人的格局境界。"意境"仅是一种外露的氛围,"境界"才是无处不在,且深藏、潜行于诗作之中的个人精神境界与纯粹,袒露作者的心情世界与内心独白。我们来探索下,王安石千古名句的意境与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图片,版权归图片所有者,如侵则联系删除。

诗的上联,诗人便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欢快热闹的意境氛围:噼噼啪啪的爆竹声裹着人们的欢声笑语,烟雾氤氲中,孩子们追逐嬉戏,大人们忙碌开怀;温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将温暖送进了千家万户,人们喜气洋洋,共同畅饮着醇香的美酒......,一幅辞旧迎新的欢乐场景,美不胜收。

这样的意境带给我们太多的美好,令千百年来多少游子心驰神往。她就像一幅浓墨重彩的亲情油画,镌刻在人们的心间,温暖了游子的整个寒冬,也温柔着游子的整个人生。

不管人生的路途有多艰辛,那声声爆竹,那醇香屠苏,那新旧桃符,始终是消除我们旅途疲惫的那方良药。所有的这些意境都是文字营造的氛围带给我们的代入感。

古时"燃爆竹"习俗,是人们通过烧竹子爆裂发出响声,以达到"驱鬼避邪"的目的。这种习俗也沿袭下来了,只是后来演变成了"放鞭炮",同样也有"震慑鬼邪"的作用。再有,"放鞭炮"进一步演变成了"放烟花",声声悦耳、绚烂多彩,如同向往中的精彩人生。

"屠苏"是指"屠苏酒","喝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这天全家同饮用屠苏草浸泡过的酒,以期待"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的愿望。我们现在过年所饮的酒,红酒白酒等,倒是随意了许多。如有机会,能尝尝那屠苏酒的滋味,感受下宋人过年的韵味,倒也是人生一件幸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图片,版权归图片所有者,如侵则联系删除。

如果说诗的上联还没完全表达过年的氛围,那么诗的下联则再次将氛围提升:新春初升的太阳,灿烂耀眼,光明美好。千家万户里,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喜上眉梢,取下了旧的桃符,换上了新桃符......,一幅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

"曈曈"一词,用得极其贴切又让人舒适,辉煌灿烂,灼灼其华。细细读之再慢慢感受,如同明媚的春光洒在久违的冬衣上,和煦温暖,在冬衣上还能嗅出阳光的味道、春天的味道。

"桃"指的是"桃符",也是古代的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在桃木板上写下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再将桃木板悬挂在门旁,用来"驱魔避邪"。这同我们现在的"贴门神"、"贴春联"等异曲同工。这桃符,也让我想起少时书写潦草,被母亲狠批"鬼画桃符"的场景,至今犹新。

从诗的通篇来看,王安石不惜笔墨的描写了老百姓放鞭炮、饮屠苏、换旧符等细节习俗,渲染了一个欢乐浓烈的过年的意境氛围,这样的意境强烈感染着我们。

而这样意境的背后,诗人真正的意图是想抒写他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这就是他写景背后的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图片,版权归图片所有者,如侵则联系删除。

人常说,宋诗哲理性很强,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的背后都是"情语",都是"境界"。抛却王安石变法的种种弊端,至少在他的这首诗里,不可否认,他的境界还是很高尚、很高格的。

都说,真正有人生境界的人才能写出震撼人心的作品,王安石无疑是这样的,他的《元日》成功的打动到我们。有境格自高,有境才是文字中真正的高贵之气。

而且,真正的作品是可以和人的心灵对话的,是能够提升人心境界的,而"境界"又是从文字里升华开来的个人在生活中获得的人生大智慧。

所以,这样的作品必定是在生活中获得了大智慧,自我获得了救赎,才能够影响他人,毕竟,先自救才能救他人。

因此,正是王安石智慧的"意境"和"境界",成就了这篇千古佳作。

而今的我们,虽然达不到王安石高尚的"境界",却可以聊以回顾下王安石诗中老百姓们过年的"意境"。毕竟,对于政治家、大诗人的"境界",我们这样的普通人自然是难以企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络图片,版权归图片所有者,如侵则联系删除。

如今,繁华褪尽,染指流年。30年过去了,少时过年的场景仍历历在目,恍如昨日。那时的我们,是多么的没心没肺、无忧无虑啊,最期盼的就是屈指可数的过年的日子了,因为那时"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包饺子,蒸年糕,打灯笼,放鞭炮",到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