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济南的著名旅游景点,诗词接龙成为一种热门文化现象。这其中众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来源于济南“二安”的李清照。重温这些金句,感受“诗城”的无限魅力。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淅淅沥沥里,济南迎接着一场又一场春雨,最应春景的一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仿若自己亦醒在一个满是落花的窗前,对着繁花,兀自思索,落笔生出词句来。近来这句词也惹得网络上竞相模仿,曲声啁啾间,蓦地又将我们带进了温润婉转的清照诗词里。

暮春时节,潇潇风雨闭疏窗,与丫鬟们打牌喝酒的李清照醉在雨疏风骤里,晨起托腮,便道出了那句前唐五代、大宋百年都不曾道出的“小巧灵动”。她问及丫鬟,这么一场风雨,窗外的花草该是如何了,想必丫鬟也是倦懒地回及,花儿还是那样呀,所谓“海棠依旧”。

当时的清照在听及后该是怎样一番心境,又该如何去形容这滴答春雨后凋零的花儿呢?也许是对着窗外,随即却道“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只此一来,传为不可多得的清照经典词句。

这种半梦半醒一般,痴迷在周遭环境里,酒醒一半的清照内心寂寂静静,眼前是被雨打落的海棠花瓣,耳边是渐吹渐浓的春风,乍暖还寒时候,心境亦是恬然静谧的,如这环境,未堪让物是人非流入心间,字里行间,写满着对自然的钟情喜爱。

清照词,凭借她的一己之力,闯过了现实的风刀霜剑,在诗词中顽强地释放着自己的达观豁达。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

纵然清照词里多是惆怅惘然,但背后却沉淀着更多对世事的坦然。

“绿肥红瘦”里,清代黄苏于《蓼园词选》中谓之:无限凄婉,却又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却把青梅嗅”里,清初贺裳于《皱水轩词筌》中言曰:直用“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韩偓诗)二语演之耳。清照温婉的性子一笔勾勒,缄默间,把初见恋人的景象传达得淋漓尽致。

“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里,近代唐圭璋《读李清照词札记》中记载:其富于爱国思想,后刘辰翁读此词为之泪下,并依其声以清照自喻,可见其感人之深,而二人痛心亡国,怀念故都,先后亦如出一辙。

读罢《读中兴颂碑》诗后,李清照当即写出《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总结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兴败盛衰的历史教训,纵横评议兴废,告诫宋朝统治者“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如此一个初涉世事的少女,却能对国家社稷表达出深刻的关注与忧虑,让世人刮目。

要知道,命运向来是冷酷而卓绝的作家,一个女子,经历了国破家亡、饱受了相思之苦,却写下了不朽诗篇。

清末沈曾植评李清照“堕情者醉其芬馨,飞想者赏其神骏。”王士祯号称清朝词坛盟主,对李清照推崇备至,清朝沈谦更以李白李煜、李清照三李相称,为此刊出《三李词》,这些数之不尽的评价皆在赞叹清照词个人情怀与家国命运的紧密交联,这也是清照词在民族文化长河中经久不衰的原因。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诗词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我们读它,已然不仅仅是读当时它的意境、心境,更重要的是读这一时期的文化。恰如清照词,传递至今的,已然不再是晦涩难懂的词句,而是处处透露的阳光、希冀、未来,关乎万事万物,关乎国计民生。

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

据抖音曾发布的《古诗词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抖音累计播放178亿古诗词短视频,同比增长168%。自媒体语境下诗词文化传播的速率与广度不禁令人感喟。近期,伴随着春山如笑、韶光如淑的景致,在济南大明湖、百花洲等旅游景点或者街头,也接二连三兴起诗词接龙、二安文化的问答,人们竞相展示着对诗词文化的挚爱、对二安文化的博览,一问一答间,抒怀的是古齐州文化,彰显的是今济南魅力。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当我们沉浸在精神的乌托邦,诗词恰好以短小的形态、精准的表达、高度的思想性、动情的内涵孜孜不倦回应着我们的美好追求。从“小家碧玉”到“大气巍峨”,从晦涩深奥到脱口而出,溯源而上,是我们对诗词的盎然兴致,循迹向前,是我们对生活的昂扬姿态。这种对故人的怀念感喟、对现世的怡然欣喜交糅一起,不经意间吟咏出的一句句,皆是济南文化的一脉相承。

一座城市能够因为一个人而熠熠生辉,历史文化名人不仅象征着城市的文化内涵与品位,更是一座城市历史的名片。在济南,经久不衰地清照文化已然覆盖了城市每一寸肌理,浸润着济南人当下的生活,我们对其诗词的熟记、著作的阅读、书画的鉴赏,皆是源于我们对文化的思考与挖掘,城市的文化自信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也悄然完成。

“名士多”是济南的城市招牌,包括李清照在内的诸多名士是历史赋予济南的宝贵财富,随着“文化济南”的建设与文旅融合的发展,如何拓宽更多面来传播济南文化已成为今日济南发展的重要考题。对于清照词、“二安文化”,对于更多“济南名士”的探索推广与传承,亦成为塑造济南精气神的核心之力。(来源:济南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