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建

国内有不少人有坐井观天的感觉,总觉得中国的各个方面都已超过了美国。其实,真正到美国深入下去的人都会体会到,我们目前的水平和美国比起来,不只是差个一二十年,最少差三四十年。别看你的楼盖得越来越高,火箭一个接一个上天,媒体不断报道各种各样的科技成果达到先进或世界领先水平。叫的越凶那是在你的家门口,人家犯不着和你较劲。假如你到美国看一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单说一个农业,我们哪一天不再喊这也厉害,那也厉害。算是有了新的长劲。

中国这些年确实发展了不少,但那毕竟是试点示范,是国家拿了数不清的投入给科研单位、高校、企业搞科研,给农民脱贫解困用。那是局部性的,拿到国家的层面,是上不了台面,更不可比。打个比方说,人家搞的农业,是个人拿钱投入,自己投自己赚。我们不是。我们只会在那儿孤芳自赏,渴着劲儿地穷喊。喊了半天,还不是承认农业是弱质农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嘛?

农民进了城就是换上西装革履布拉吉,人家该不待见的还是不待见。农业和农民翻不过身,是不是这个理儿?所以,我们应该放下高门大嗓,不要动不动就是崇洋媚外。我们可以看一看王刚的视频,比较一下。外国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我以为,制度不同,有些即使有好的地方,也没法跟人家学。但如果不牵扯到制度,还是可以学的。况且我们也有自己的国情,学也只是把有用的部分拿来。无论是学人家还是自己创新,都不能照搬。

美国有300多万农民

美国人口有3.2亿,其中农民占比仅有1%左右,也就300多万人,却养活3亿多的美国人。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输出大国,成为当今世界的大粮仓。

美国的农场模式

我1996年去的美国,参观了大约有七八个农场和奶牛场。美国的农业是这样运作的。它采取的是农场模式,是两极分化的农场模式,就是说,有的农场很富,有的农场一般,当然没有太差的。

在美国,它的50%的农产品都是由2%的大农场来生产的。就是说,这个2%的大农场是富豪级的农场。有的小农场,有个几百亩土地,也就一户人家的农场主在经营,他的雇工也都是在附近请来的,就像是给你打工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场是农业生产单位、生产组织、生产企业,他们利用机械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各种农产品和畜牧产品。

美国的农场制度,是由多种所有制形式组成的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美国有200多家农场,其中86%的农场都是美国个人的私有农场。剩下的14%,就是其他所有制,但无关宏旨。

美国的农民素质很高,20%的都具有大学学历,要玩大型的机械化作业,没点知识肯定玩不转。

美国的农场,一般采取订单式生产。这和中国的农业完全不一样,他们按照合同来进行种植生产销售,这样完全可以避免价格的波动和生产的变化带来的经营风险。

中国有9亿多农民

中国有14亿人口,其中农民有9亿(包括农民工,在城镇打工的有1亿人)。被征地农民有4000多万,还有1.3亿农民在乡镇企业从事二三产业。

被誉为农村改革与发展的联产责任承包制,打破了人民公社体制下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旧的农业耕作模式,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确立了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以户为单位的家庭承包经营的新型农业耕作模式。

我们一直自豪地称呼以百分之六的耕地,养活全国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但从农业人口的分布看,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多,但我们最多是自产自销,自已养活自己,并不能说因为我们是农业大国,就能做到养活几个国家,或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农产品输出大国。更谈不上是世界大粮仓。

中国的农场模式

从两个国家的农场比较看,中国近二十年,陆续建立了不少的农场,最为壮观的是黑龙江、新疆以原先的兵团为基础建立的大农场。到1990年以来,相继改为城镇建制,但这与国外不同,它是公有制下的农场。

中国的农场与美国的农场的性质有本质区别。中国农场没有私有。基本上是在公有制下的企业、家庭、社群所有的经营或联合体。但由于土地非私有,不像美国那样是真正意义上的农场。

据统计,中国大型农场主要是黑龙江和新疆建设兵团这种集约化模式。约有252个大型农场,而中小型农场则不计其数。还有一种形式叫QQ农场,每人一亩,目前活跃用户有3亿,但这更像是一种游戏,并非起主导作用。

我国的农场规模小到家庭农场的数亩,大到成百上千公顷或几十万公顷的国营农场(一个大的国营农场相当于一个乡镇)。

现代农场类似于山庄似的经营,或是QQ农场这类休闲型游戏,它以吃玩乐住的休闲型、娱乐的混合型为主,以果蔬为主的采摘为辅,吃住一体的小型农家农场还加入了互联网、物联网模式,将传统的农业生产与互联网娱乐结合,以线上预售定制,娱乐体验生态旅游服务新的经营模式,它注重概念的打造,基本停留在嘴上说的好,实地做得差的阶段。

从两个国家的农场比较看,中国近二十年,陆续建立了不少农场,最为壮观的是黑龙江、新疆以原先的兵团为基础建立的大农场。到1990年以来,相继改为城镇建制,但这与国外不同,它是公有制下的农场。

美国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

美国的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基本上有三种。

一是产业链的纵向一体化模式。由企业来完成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比如,加利福利亚的财团控制德尔蒙特公司,作为世界最大的蔬菜罐头公司,在国内经营的土地有80多万亩。旗下有38个农牧场、54个加工厂、6个卡车转运站、一座海运装卸、还有一个空运发送中心和十个配送中心,其产业非常庞大。

二是横向一体化。不同的企业和农场按照合同的方式分别从事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宾夕法尼亚州的潘菲尔德公司,以合同的形式联合了98家的养鸡场,专门从事肉鸡、蛋鸡的饲养工作,向养鸡场提供种鸡、饲料、燃料、药剂等,同时,负责收购养鸡场的成品肉鸡、鸡蛋进行加工销售。

三是不同的农场对接不同的市场。采取采销的模式,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运营,这一点跟中国比较类似。

全球四大粮商有三家是美国的,他们控制了全世界80%的粮食交易量,美国人农业产业的显著特点是,种植业和养殖已实现了区域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组织方面已实现企业化和社会化运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农业走工业化之路

美国农业工业化之路是什么样子?

一是农场就是工厂,耕地就是生产线,完全是工业化的模式。

二是市场订单需要什么就种什么,订单不够的时候他们就养地修整。

三是农民职业化教育。在美国,没有技术和文化,是干不了农业的。

四是组织化。家庭农场企业化经营,美国的农场主,需要经过考核拿到执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的。

五是农场文化。美国的农场主,每年秋收之后都会举行一个盛大的烧烤叫BBQ,然后他们会举家去夏威夷度假。他们把工作和休闲分得很清楚。

从美国农业的做法可以看出,中国的农业要想达到现代农业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随着中国农业产业的快速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以及未来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以及国家对家庭农场的全方位的政策推进,美国农业的新思维、新模式、新趋势是值得中国农业产业化下的新农民去好好学习的。而在学习中,我们不能只学概念而不求实际。那些表面上光鲜的样子货,是不会成为中国有特色,适合自己国情的现代农业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