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晚,杭州警方通报:“秦朗寒假作业丢巴黎”事件系策划编造。涉案两人自编视频脚本,网购寒假作业,用手机自拍、制作相关视频,并散播至多个网络平台,造成恶劣影响。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涉案人员及其所在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始作俑者的社交账号随后遭到多个平台封禁。而在几天前,事件的另一位当事人“秦朗舅舅”也因编造网络谣言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

一场曾引发全民吃瓜的“秦朗寒假作业丢巴黎”事件,最终被证实纯属捏造,其间涌现出的不少所谓“秦朗舅舅”“秦朗老师”也不过是所谓的“流量搭车”者。无论是造假摆拍的始作俑者,还是虚假认亲蹭热度的人,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流量以及流量背后的利益。在击鼓传花游戏的过程中,他们都不同程度因此获益。可当鼓声停止、真相揭晓,这些人最终却也都为此付出了代价,遭到了流量的残酷反噬。可见,无底线博流量看似获利捷径,实则是代价惨重的旁门左道。被这样的流量捧得越高,最终也必将摔得越惨。

在“流量为王”理念横行的当下,一些心术不正之人可谓深谙流量之道。他们制造性别对立、渲染贫富差距、放大社会焦虑,擅长在特定的时间节点抓住大众的情绪焦点、痒点、痛点,有针对性地推出“流量爆款”,甚至不顾事实,只为了能在舆论场引发关注、拉扯、撕裂。最终大众被他们设计的剧情骗得团团转,他们则通过流量变现赚得盆满钵满。

“秦朗寒假作业丢巴黎”就是在寒假临近开学期间被炮制出来的。因为这段时间正是家长为了辅导孩子作业而发愁的时候,不少孩子也正在奋笔疾书赶作业,寒假作业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一本丢在巴黎的寒假作业被“好心人”捡到并带回国内,显然是戏剧感与冲突性拉满,事实也证明这款套路确实有效。

造假者们涨了粉丝、得了流量,但其他各方可谓满盘皆输,社会信任度被进一步透支,公众善意被白白消耗,部分跟进此事的媒体的公信力也遭受了巨大损失。所以说,“秦朗寒假作业丢巴黎”事件绝非一些人所说的“就是个玩笑罢了,没必要较真”。对于这种无底线博流量的行为,如果不及时亮明态度予以叫停,让违法违规者付出相应代价,那就会有更多的后来者效仿。破窗效应之下,信息传播真实性的底线就可能被一次次践踏,最终大家在接收任何信息前可能都需要先大费周章确定真假,如此网络信息传播、社会正常运转的代价也将大大提高。

公安机关及时向“秦朗寒假作业丢巴黎”事件的炮制与推波助澜者亮剑,释放出了鲜明的信号:无底线博流量不仅踩到了公序良俗的底线,也触碰了法律法规的红线。在无底线博流量这件事上,别有用心者们必须时刻谨记“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金科铁律。否则,在流量狂欢之后,等待自己的将是无止境的流量反噬。哪怕是影响力巨大的网红,恐怕也无法承受反噬之重。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捡到作业的“好心人”“秦朗舅舅”等在坐流量过山车中的惊险刺激与最终越轨翻车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值得所有在互联网领域耕耘、与流量打交道者汲取。

为博流量无底线造假摆拍,甚至不惜以搅乱舆论场为代价,着实可恨。这些人最终被流量反噬纯属咎由自取。可在对他们予以谴责、依法惩处的同时,大众其实也有需要反思之处,为何一个毫无营养的瓜能吃得津津有味,而且类似的当一次次上,有时甚至伤疤还没好就忘了疼?在互联网早已全方位深刻介入我们生活的当下,不断提高媒介素养与信息甄别能力应当成为每一位互联网用户的必修课,如此才不会沦为无底线者收割流量时屡试不爽的工具人。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中国教育报》2024年04月17日第2版

作者:夏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