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随着全国的解放步伐步步推进,国民党方面无法招架,于是蒋介石决定退守台湾。

在临行之际蒋介石曾经向孙中山长子孙科发出邀请,然而由于政见分歧孙科并没有接受邀请。

自此孙科便很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当中,以至于后来的许多人都对他的去向产生了疑问和好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作为孙中山先生独子的孙科有着怎样的作为?

他为何要与蒋介石分道扬镳?

远离大众视野的他又有着怎样的际遇和结局呢?

随父革命

1925年3月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因癌症不幸逝世,留下未尽的事业以及振聋发聩的革命口号。

在逝世前中山先生曾经给家人留下深切的嘱托,要求他的儿女们要继承革命遗志,为了中国革命大业而奋斗。

中山先生共有4名子女,其中只有一位独子,名为孙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91年孙科出生在广东中山,中山先生对这名独子自然也是寄予厚望,从小便教导他读书,希望他能借此养成一身的浩然正气。

因为当时国内局势动荡,在孙科4岁的时候他便随祖国到了美国的夏威夷,在那里开启了自己的学业生涯。

孙科也是不负众望,他不但天资聪颖并且勤奋好学,在高等学府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博。

完成学业后,孙科便响应父亲的号召回国,正式成为了同盟会的一员,并担任多个报刊的编辑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孙中山是革命的领导者,但是在政治上,孙中山并没有依靠权力给予儿子过多的优待。

有人曾提议让孙科接任当时的广州市长,不过孙中山并没有同意,他认为孙科资历尚且不足以任职,后来经过助手胡汉明的极力劝说他才勉强同意。

1925年中山先生逝世后,孙科开始在国民政府任职,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他与蒋介石开始出现分歧。

因为孙中山生前的看重,加上蒋介石在东征时期的优异表现,使得蒋介石的威望甚高,也成为了国民党实际的“领航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拥有了权力之后,为了维持权力的稳定,蒋介石便开始了他对其他革命势力的打压。

在此期间他制造了许多反革命阴谋,对共产党进行打击。

此时孙科的处境就显得十分尴尬,他是孙中山先生的独子,虽然身份特殊,但是却被蒋介石稳稳地“压在身下。”

面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孙科极力主张国民党的内部革新,同时与汪精卫一起成立了广州国民政府,与南京方面进行对抗。

在政治上,他不满蒋介石的“独裁统治”,甚至公开指责蒋介石称其“将国民党变为自己的工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有着多年留学海外的经历,孙科对于西方的民主制度非常看好。

1932年孙科提出立宪制度,其目的就是为了结束党治,实行宪治,以此来打击和限制蒋介石。

除此之外,他还和宋庆龄一同呼吁恢复孙中山在世时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

这些种种行为都让蒋介石十分恼怒,甚至曾在日记中痛骂孙科。

然而蒋介石也是玩弄权术的一把好手,他碍于孙科特殊的身份,所以心底里虽然记恨他但是对外却依然展现出自己的“豁达。”

在这番明争暗斗中,孙科并没有占到任何便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爆发后,孙科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甚至与蒋介石、李宗仁三方争斗,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政治斗争

1948年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接连遭受惨败,此时国民党内部的统治也已是矛盾重重、岌岌可危。

同时蒋介石在国民党内部还面临着一个大敌的威胁,那就是李宗仁

面对严重的内忧外患,蒋介石难辞其咎,但是他又不愿放弃手中的权力,倘若李宗仁一人得权,自己的统治地位将面临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蒋介石思之再三,思得一招“以退为进”之策,而这个计策要想成功,则需要一枚重要的棋子,这枚棋子就是孙科。

孙科凭借特殊的身份以及满腹的学识在党内颇有威望,于是蒋介石便决定“扶持”孙科。

其主要目的就是利用孙科掣肘李宗仁,以便在政治斗争中占据优势。

然而蒋介石没有料到的是,孙科并不是李宗仁的对手,在竞选中败下阵来,因而也许李宗仁结下了“梁子。”

孙科、蒋介石、李宗仁,这三位当时国民党内部极具威望的人就这样开始了明争暗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孙科无疑是这场政治斗争的失败者,1949年3月孙科递交了辞呈,从此退出了国民党的内部斗争。

也许是厌倦了长期的政治斗争,也许是对如今的国民党彻底失望,孙科在退出政治舞台后反而体会到了久违的轻松。

此时的国民党一边面对战场上的节节失利,一边要陷入内部的尔虞我诈,早已经是离心离德,溃不成军。

1949年4月共产党方面成功解放南京,我解放军的大部队顺江南下,准备一举消灭苟延残喘的国民党残余势力,实现全国的解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大军压境,此刻的国民党已经毫无招架之力,只能想办法后撤,当时李宗仁向蒋介石提出了两个方案。

一是退守西南地区,利用地形优势与解放军周旋,二是退守海南岛,依靠琼州海峡据守。

后来地理学家张其昀提出了第三种方案,即退守台湾,并阐述了台湾在地理、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多重优势,蒋介石听后深以为然。

于是1949年蒋介石及国民党残余势力便狼狈的向着台湾逃窜,在临出发前,蒋介石还与孙科修书一封,邀请他一并前往台湾,然而孙科并没有答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孙科为什么不愿意去台湾呢?他后来又去了哪里?他的最终结局又是怎样的?

归于平淡

其实,孙科不愿去台湾并不是因为在那里难以生活,身份孙中山先生的独子,单单这重身份就足以让他能在台湾立足。

想来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他与蒋介石的政见分歧。

孙科一直以实现欧美的民主制度为理想,而蒋介石及国民党政权的现状与他背道而驰,在蒋介石独裁统治时期,孙科就曾说过“国民党已名存实亡。”

二是在经历了长期的政治斗争后,孙科对于参政恐怕已是心如止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近20多年的时间里,他亲眼见证了国民党内的整治乱象,见证了政治斗争的残酷,并于蒋介石、李宗仁等人结下了芥蒂。

于是拒绝了蒋介石邀请的孙科选择了另一条路——漂泊海外。

与蒋介石携带大量黄金出走有所不同,孙科虽然为政多年,地位也是显赫一时,但是却并没有因此以权谋私、敛取财物。

在当时出国是一笔很大的开销,财物问题一直困扰着孙科,为此他还向自己的房屋变卖换得了一些钱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恰好自己的故友在法国有一些空房可供居住,于是孙科一家便到了法国暂住,后来移居美国。

由于没有固定的收入,孙科一家的日子过得并不富裕,甚至还要靠儿女的接济。

他们租住的房子也十分简陋,为了节省开支,孙科一家常常会自己种菜,洗衣做饭等一并的家务也是亲自操持。

不过日子虽然清苦但一家人也算平淡,孙科在闲暇之余还不忘记父亲的教导,依然坚持读书,虽然生活拮据,但他还是会想办法省下钱来购买书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静的岁月也是孙科感受到久违的恬静,面对生活的清苦他依然泰然处之。

他很少社交,只有国内的好友远道而来时才会和他们小酌几杯。

孙科偶尔会出去旅游,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但是与之相比他更喜欢读书的快乐,经常伏案读书到半夜。

图书馆是孙科最常出入的地方,他经常手不释卷,知道管理员催促才离开。平时他还会写一些书法作品,以此陶冶情操。

在孙科居美期间,蒋介石方面与他没有任何往来,除了一些故友外也没人探望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而大陆方面一直惦念着他,甚至多次邀请他回大陆,不过由于政治认同以及政治厌倦都多种原因,孙科一直没有同意。

就这样,离开政治中心的孙科在海外漂泊了15年,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

不过随着年纪日长,他的思乡之情也愈发浓厚。

1962年,台湾当局有人提议要邀请孙科回台,蒋介石同意并表示欢迎。

三年后的1965年,思乡深切的孙科乘坐飞机回台,蒋介石还专程设宴款待了他,不过二人都对过去的政治往事避之不及,只是闲聊一些琐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晃多年,当孙科再次踏上故土早已物是人非,这期间他的许多故友已经相继离世,使得孙科感慨非常。

之后孙科一家便留在了台湾,直至1973年因心脏病突发在台北过世。

孙科的两个儿子都先后取得加州大学硕士学位,一人转居香港,一人留居台湾。

结语

孙科一直主张当时西方的政治民主,以至于同蒋介石等人相背离遭到打击。

孙科在政治上的失利由于他政治理念的不成熟以及政治态度的反复。

同时从孙科的际遇中也能看出国民党失败的原因之一在于其内部的政治腐朽和党内争斗。

孙科和其父孙中山一样都有着远大的政治理想,但是却没有中山先生的耀眼光芒。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时也,命也”的说法,用来形容孙科的一生也不为过,古往今来能被称作伟人者又有几何?#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