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生活在社会中,会交朋友,也会在一起吃喝玩乐,但人们总是觉得知音日渐稀少,甚至根本没有知音出现。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这种感觉并不是错误的。在古代,有知音之交、莫逆之交、刎颈之交等,都是以对方为知音。那时候,物质条件不发达,人们要依靠朋友才能更好地发展。俗话说:“在家靠兄弟,出门靠朋友。”家里兄弟多,可以互相帮忙,但兄弟并不一定是知音。即便是孪生兄弟也有闹矛盾的时候,甚至弄得不说话,长期不和。当然,兄弟大多比较了解,但不一定到了十分熟悉甚至好得跟一个人似的。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并不能因为是亲兄弟,而借钱不还,也不能因为是亲兄弟不分彼此。亲兄弟和睦相处,只是面子上的事,真正的知音少之又少。兄弟也讲利益关系,尤其是双方都结婚之后,都有自己的家庭,就更讲利益关系了。到了社会上,人们需要交朋友,靠朋友帮助,可以办成大事。倘若只是单打独斗,就显得人单势孤,很容易被人欺负,或者只是蝇营狗苟,办不成大事。朋友并不一定是知音,需要互相了解,而且相知相爱,才能成为知音。

人们渴望知音,但知音并不多见。古代物质条件不发达,人们更重视内在情感的升华,重视内心的修养,也就有了君子之交。倘若双方都是君子,那么互相了解,互相倾慕,就会成为知音。倘若有一方是小人,就成不了知音,而成为一般朋友,或者成就小人之交。古人重视友情,甚至为了友情去死。八拜之交能说明问题,叫做“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又叫做同生共死,而不是在知音死去之后,自己苟活于世。人的一生比较短暂,能够在短暂的一生中找到知音,就算是三生有幸了。说话有人听,弹琴有人欣赏,读书有人陪伴,遇到难事有人帮忙,那么这个人就算是知音了。知音似乎已经超越了功利层面的意义,变成了精神层面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现在,物质条件比较丰富,人们大多受到资本和权力的诱导,去追逐钱和权,而不再追求知音。钱和权都是物质层面的东西,带有赤裸裸的功利属性,而当人们专注于功利层面的钱和权的时候,就会忘掉超越功利层面的知音。古人生活比较散淡,知足常乐,乐天知命,虽然普遍活得时间短,吃的喝的也不是很好,但他们大多比较快乐。而现在的人比古人寿命长,吃的喝的要好得多,但他们并不是很快乐。古人喜欢超越功利层面的知音,也真能找到知音,而现代人更喜欢功利层面的东西,找不到知音,也就不再寻找了。人们大多被资本和权力支配,要工作,挣钱养活自己,挣钱养家,忙得屁股脑袋不着地,哪里有时间寻找知音呢?即便找到几个好朋友,也大多是酒肉朋友,却不是知音。因为人们大多具备很强的功利心,追逐钱和权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即便用非正常手段获得,也在所不惜。漂亮男人和漂亮女人被包养,很多女人骗婚,夫妻同床异梦,哪里还有什么知音?即便好得跟一个人似的,夫妻之间也不可能没有私人秘密。甚至结婚之前,男人已经和好几个女人同居了,女人已经和好几个男人同居了,都说是处男、处女,哪里还有什么真话?

人们要挣钱,就要专注,心无旁骛,倘若只是寻找知音,却忽略了挣钱,就会被人视为神经不正常。毕竟,现在城市化进程已经完成,社会分工更细致,给人们提供了很多服务。人们不用交朋友也能获得一些服务,快递、外卖、装修、保洁等,都可以花钱雇人。如此贴心的服务,不用朋友帮忙,也不用知音欣赏,直接花钱就能获得。那么,社会高度发展的结果就是,知音稀少,乃至绝迹。或许,城市文明不需要人们的知音出现,一个人表演,一个人说话,不需要有人欣赏,不需要有人附和,人们最好变成资本打造的机器人,除了吃喝拉撒睡,就是挣钱。虽然挣钱是痛苦的,但人们必须要挣钱,不然就不能生存。那么,超越功利层面之上的知音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为知音不能兑换为钱财和权力,也不能让人变得更好,而钱财和权力可以让人变得更好。

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分工更细,服务更多更好,都需要钱财兑换,需要权力支配,那么,知音也就变得没什么实际意义了。毕竟,人们大多追求实际效用,不再追求精神层面的丰富与完善,也不再追求君子之风。教育被资本和权力左右之后,没有教会学生超越功利层面的道德规则,没有让学生学会做别人的知音。如此来看,知音日渐稀少,是不是说明社会礼崩乐坏?还是说明社会繁荣富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道德层面礼崩乐坏,物质层面繁荣富强,似乎有着诡辩的意味,但就是这么调诡,就是这么拧巴,就是这么一如既往地发展下去。那么,知音日渐稀少的现象也就可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