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中国和印度都是俄罗斯战斗机最大的买家,中国曾经是,印度一直是,

但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人造的苏系战斗机我们已经看不懂了,印度人修过的苏系战斗机您猜怎么着?嘿我们也看不懂了。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90年代初,苏联刚刚经历一场剧变,新生的俄罗斯经济状态很不乐观,但他们继承了苏联的巨额遗产尤其是军事工业。

所以米高扬苏霍伊、伊留申等等一大批著名的苏联飞机设计局都开始了艰难的自救之路,

怎么自救呢?就是用技术换资金。

这个时期苏联的技术装备是最好买的,除了涉核的,你敢给钱他就敢卖,

这些东西可是一度把美国都逼到了墙角的尖端科技,说一句可遇不可求不过分吧?

所以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很多国家都在俄罗斯疯狂采购,一定程度上挽救了俄罗斯差点倒闭的军事工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买了我的东西,那我肯定要提供技术支持和售后对吧,

于是又有大批的俄罗斯专家,包括其他一些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专家纷纷前往中国和印度。

俄罗斯军工人最期待的工作就是去中国出差,

不仅仅是因为比工资丰厚得多的报酬和让人欲罢不能的东方美食,还因为中国人是最勤奋好学的学生。

在指导工作,安装调试设备的过程中,哪怕中方对接的是高级工程师,也会很谦虚的向俄罗斯专家请教各种问题,

中国人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仅仅想知道这个地方怎么组装,还想知道为什么要这么组装,这么设计的原因又是什么。

大家熟络起来以后,中国人甚至还想知道飞机各个子系统的设计师性格如何,他们是否有酗酒的习惯,和老婆的关系如何等等,

这种刨根问底的劲头和谦虚的性格,让中国人消化苏联科技的进度非常快非常顺利,

以至于十年之后俄罗斯专家再次来到中国,发现他们一如既往的热情,只不过不再提问,

因为他们制造的苏系战斗机性能早已超过原版,丰富的配置和先进的功能连俄罗斯专家都看不懂了。

这里多说一句,我还看过中方视角的回忆录,

里面说俄罗斯过来的专家就好像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两杯酒下肚你问啥他都说,性格单纯得可爱。

好,回到俄罗斯视角,他们对于另外一大买家印度的回忆,就不怎么好了。

印度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和中国人截然不同,

印度人总喜欢想当然,然后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并希望你去帮他完成。

他们在完全没有学进去任何东西的情况下总是对俄罗斯的原始设计指手画脚,

战斗机是一个集成度很高的东西,牵一发而动全身,

每一个螺丝的大小、位置、扭矩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都有他的用处,

而印度人从来不去想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你不去想这么设计的原因也就算了,哪怕就是要他们老老实实的按图施工都做不到,

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很聪明,对俄罗斯原版的设计指标随意修改,结果就是问题层出不穷,进度一拖再拖。

一直到今天,印度人都没有对苏系战机实现真正的国产化,

还有很多被印度人维修过的苏联原装战斗机,小修变大修,大修变报废。

这本俄罗斯视角的军工回忆录,关于印度的章节到这里就结束了,

作者可能出于礼貌并没有过多的负面评价,但是我就没有这方面顾忌了,

而且我是有过印度人同事的,这方面我自认为还是有一点发言权。

印度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于教育、指挥和指导别人,有一种迷之自信,

大家都知道,印度存在种姓制度,在印度,高种姓只负责动口不负责动手,他们认为这是彰显阶层差别的重要标志,

但凡有机会,他们就要通过指手画脚来彰显自己的地位。

“实践出真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知行合一”这些中国小学生都懂的道理,印度人根本就不懂,

这可能也就是中国在完全吃透苏联技术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理解,发展出规模庞大的国产四代机五代机队伍,

而印度还在东拼西凑,根本拿不出自己东西的关键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