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16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江苏南京召开全国小麦穗期重大病虫害防控现场会,观摩小麦赤霉病防控作业,交流小麦病虫害发生与防控情况,对小麦穗期重大病虫害防控和小麦“一喷三防”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会议强调, 今年气候特殊,4—5月小麦主产区降雨偏多,有利于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重发流行,黄淮海地区成灾风险增加,防控任务异常艰巨。 会议要求,将小麦条锈病、赤霉病、蚜虫等穗期重大病虫害防控作为当前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坚持丰收不到手、防病治虫不放松,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进小麦中后期重大病虫害防控和“一喷三防”。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17日08时至18日08时,江西中北部、浙江南部、福建西北部、四川盆地东南部、贵州东南部、广西中北部、广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广西西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100~110毫米),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30~60毫米,局地可超过70毫米);江西东北部、浙江南部、福建北部、广西东部和西南部、广东中东部和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8-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局地风力可达11级以上。中央气象台4月17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和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

预计,18-20日,江汉、江淮、江南、华南、四川盆地及贵州等地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部、黄淮等地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中下旬至5月初降雨过程多,对赤霉病、条锈病发生流行有利。据省气象局预测,4月14-15日全省大部有小雨;4月19日全省大部有小到中雨,西部、南部有大到暴雨;4月26-28日全省有小到中雨,中南部有中到大雨;4月30日-5月2日全省有小雨,南部有中到大雨。4次降雨过程与小麦抽穗扬花期吻合度高,对赤霉病菌侵染和病害流行非常有利,对条锈病在豫南加重发生和向北扩散亦十分有利。

4月17日,河南气象发布未来7日天气预报:17日下午,驻马店东南部、信阳小雨停止转多云;其他县市多云转晴天。夜里,西部、南部多云,其他县市晴天间多云。17日夜里到18日凌晨,南部部分县市有雾,局地有强浓雾。

18日白天,西部、南部多云转阴天,其他县市晴天到多云。全省东南风或偏东风3到4级,西部阵风6级左右;18日夜里到19日白天,全省阴天,大部有小到中阵雨、雷阵雨,南部部分县市有大雨,局部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19日全省大部最高气温较前期下降6到10度,19日夜里到20日白天,东部阵雨转多云,其他县市阴天到多云。全省大部偏北风4级左右,阵风6级左右。

20日夜里到21日,全省多云到晴天。

22日,南部多云,其他县市晴天间多云。北部偏南风4级,阵风6级左右。

23日,西部晴天到多云,其他县市晴天间多云。全省大部偏北风4级左右,阵风6到7级。

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后,日平均气温15℃以上,且连续3天以上出现阴雨、大雾或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5%,均有利于赤霉病发病,满足该条件的持续时间越长,对赤霉病的诱发作用越大!

4月底前的三次降水过程与黄河以南的小麦抽穗扬花期高度重叠,河南省中南部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气象风险高,南部小麦条锈病气象风险也有加重趋势,建议统筹做好“两病”协同防控工作。

小麦赤霉病防治秘诀:晴天见花打,阴天见穗打,雨前抢时打,雨后抓紧打。

防治方法:1、亩用50%氰烯菌酯微乳剂50克+40%多菌灵胶悬剂125毫升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克,电动喷雾器,兑水20—30公斤对准穗部均匀喷防。2、亩用37.5%戊唑咪鲜胺微乳剂30—45克加水20—30公斤穗部均匀喷防。3、可选用小麦营养防病套餐,在小麦齐穗至扬花期喷施。或选用12.5%烯唑醇每亩20—30克,或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每亩40—60克,或30%己唑醇每亩15—30克或25%粉唑醇每亩40—60克,任选一种,兑水30—45公斤,喷施麦穗及叶片,可起到赤霉病、锈病、叶枯病同时防治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