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人工智能、信息爆炸的时代,艺术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前所未有地得以展现。然而, 这也使得众多优秀的青年艺术家淹没在浩瀚的艺术海洋中,难以被专业机构以及大众所认知。为此,我们特意策划了“星丛”这个专栏,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关注到这些新锐艺术家,为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本专栏中,我们将通过深入访谈、作品解读、创作过程揭秘等多种形式,带领读者走进这些新锐艺术家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创作激情与艺术追求。 他们的作品涵盖了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充分展示了当代艺术的多元面貌。 这些艺术家们不仅拥有扎实的艺术功底,更在创作上敢于突破传统,勇于创新,为当代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我们相信艺术的力量能够跨越时空,连接心灵。让我们一同期待这些艺术家们在未来的精彩表现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一木

Yang Yimu

自由摄影师,暂居英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黎往事

摄影

尺寸可变

2023

星丛”系列专访

杨一木

我一直在努力实践自己想要的人生

库艺术=库:能向我们介绍一下你的成长经历吗?

杨一木=杨:大家好,我叫杨一木,目前在英国伦敦艺术大学留学深造,也是一位自由摄影师。媒体新闻和摄影,几乎占据了我目前生活的全部。目前代表作有《和平过度》《快照历史》《巴街往事》等。作品也先后发表在中国摄影杂志,中国摄影报。如今是我在英国生活的第三年,除却日常的校园学习外,我也先后体验了曼彻斯特领馆通讯记者,凤凰卫视资讯摄影记者,以及伦敦时装周秀场摄影师几大身份的转变,这些经历让我学习了很多,是我这个年纪里珍贵的财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黎往事

摄影

尺寸可变

202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黎往事

摄影

尺寸可变

2023

库:你认为这些经历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杨: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眼界的开阔吧,海外留学很自由,也很安逸,但也是这种安逸让我有了一种莫名的恐慌,我很害怕自己会把每一天过得重复,害怕自己会因为在家蜗居而错失了很多本该属于你的机会。好在我来到这里不久,就收到了前辈的橄榄枝,先让我在曼城领事馆有了拍摄的机会,再到后来又来到伦敦各大媒体机构里学习,但是因为平台的放大,我的短板也会一起放大,这促使我又在一场又一场的拍摄中反思,一次又一次试错中改进。

还有就是环境吧,英国的艺术文化气息浓厚,在这里我经常会去杜伦,约克,剑桥等地采风旅行,异国风情的人文建筑无意间启发了我的美学风格,那份孤独感也让我慢慢学会了和自己对话,寻找自己真正需要传达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黎往事

摄影

尺寸可变

202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黎往事

摄影

尺寸可变

2023

库:你何时开始想成为一个艺术家的?家人支持你吗?

杨:最开始是想成为一名记者,摄影也是先当作自己的爱好来培养,后来出国留学后,在接触了一些工作实习的机会,发现自己的摄影作品更能受到外界的肯定,特别是自己在22岁时创作的第一组海外纪实作品登上了《中国摄影》8月刊,看到“杨一木”三个字印在杂志上的时候,真的有说不出的开心。这也是在那个时候让我有了真正去攻读摄影(尤其是纪实摄影)的打算,正好在本科一直学习的是新闻传播专业,在跨专业上并没有多大的难度,在此也特别感谢家里人对于我选择上的放手,就目前而言,我能够来到伦敦艺术大学,能够在海外遇到世界各地不同的朋友老师,又能有更多的机会去参加海外的各种拍摄活动里,我一直在努力实践自己想要的人生,这是何尝的幸运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中的杨一木

库:请谈谈你现在的创作情况以及在实践中主要涉及的主题?

杨:当下在涉足时尚摄影领域,因为各种机缘巧合我拥有了能来到伦敦时装周拍摄的机会,现在也是在借鉴和尝试模仿一些时尚摄影领域的摄影师的作品来学习,比如最开始在学校图书馆学习过Rakin的作品,在照片的风格中会加入大量复古的高饱和与直闪的冲击;后来经过了一系列的快拍快闪的尝试后,现在正在学习Alec Soth对于时尚摄影的处理:并非以产品作为绝对的出发点,而是以创作者的个人经验(我也理解为感受)作为线索进行创作的时装影像。从狂热地崇拜的变为冷静地有距离的。

 星丛 CONSTELLATIONS | 杨一木:我一直在努力实践自己想要的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星丛 CONSTELLATIONS | 杨一木:我一直在努力实践自己想要的人生

“方形”短片

2024

在今年2月的伦敦时装周的秀场里,我也拍摄剪辑了一个影像快闪项目,从戛纳获奖电影《方形》汲取的灵感,错开传统时装秀场里对于模特服装的注意,我把在秀场开幕前的预演,准备中不同人的情绪拍摄里下来,最后在这个方形的画框中去展现这个时尚秀场里,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环境之间,对于时尚追求的解构和重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伦敦时装周

新闻摄影

20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伦敦时装周

新闻摄影

20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伦敦时装周

新闻摄影

2024

伦敦时装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伦敦时装周

新闻摄影

2024

库:你使用什么设备拍摄?设备对于你的摄影创作重要吗?

杨:主要是使用无反相机进行拍摄,不过也在去年的法国旅行时开开始尝试使用手机摄影进行创作。器材对于自我来说更能代表一个拍摄的心境,曾经使用相机的时候要经常去考虑瞬间下的构图,光影比例和ISO调整,现在反而觉得手机可以跟上世纪的8mm摄影机和傻瓜照相机一样,更有一种随意的记录感,非常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黎往事

摄影

尺寸可变

202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黎往事

摄影

尺寸可变

202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黎往事

摄影

尺寸可变

202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黎往事

摄影

尺寸可变

2023

库:在作品《快照历史》系列中,你将两张照片并置为一组,这样的呈现方式有怎样的思考?

杨:《快照历史》作为我来到伦艺攻读MA提交的第一个作品,其特点是我尝试用并置的方式让观众在大英博物馆的文物的过去历史与现在之间反复抽离,一方面去引发观众(特别是来自文物归属国的异国观众)去尝试建立过往历史的模糊感;另一方面也是再次回到这些博物馆文物的另一存在意义:一段旅行的切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快照历史”系列

宝丽来+数码相机

2023

这是我第一次将摄影作品涉及到实验的属性,进而引发观众产生形而上学的思考和对集体身份的反思里,这也是后人类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并置的摄影方法在之后佛洛依德故居游历中,我改为了双重曝光叠印,创作出了《倦怠的开始,也是尽头》这组作品,当时我受到了哲学家韩炳哲《倦怠社会》的影响:我们都曾被梦境迷惑和困惑,倦怠是睡眠之外的常见状态。借用佛罗伊德的生平游历以及论著,我在这座旧宅和梦境产生了新的对话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倦怠的开始,也是尽头”系列

天使,白银时代的开始

摄影

202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倦怠的开始,也是尽头”系列

黑猫1号,万寿寺

摄影

202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倦怠的开始,也是尽头”系列

书店与庭院——岔路花园

摄影

202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倦怠的开始,也是尽头”系列

摄影

2023

库:摄影作为你的主要创作方式,你是否有从其他艺术形式中获取灵感?能举例说明吗?

杨:平时除了拍照最喜欢的就是看电影,从最早的梅里爱卓别林的黑白默片到近几年的奥斯卡戛纳的获奖电影,都会去看,直到今天已经大约有1600部的观影记录,特别观影中有构图和色彩调配很喜欢的都会截图记录下来,为日后的拍摄提供美学的借鉴。

再者就是目前长居伦敦,会经常有机会去参观各大艺术展览,例如泰晤士河边的泰特美术馆,牛津街的The Photographer Gallery,每周几乎都会去参观欣赏;另外伦敦艺术大学定期也会举办学术沙龙讲座,邀请当今艺术与学术界的大咖分享创作经历,这三种途径促使和激发了我自己摄影风格和艺术认知的不断变化和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一木与中国驻曼城总领馆副总领事杨治宇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一木在展览现场

库:在《每一次呼吸留下的痕迹》系列中,你提到“不知道自己在记录什么”,这将给观者带来怎样一个观看空间?在其他系列中你又是如何选择所拍摄对象的?

杨:这是一个纯出于自我感受出发的作品,也是我作为转型的第一部作品,在我过去的拍摄中,我会更加注重当下时代背景的连接,例如最早的《Serenity》(<和平过度>)我将后疫情时代下东西方之间的生存境遇连接到一起,用极其平静的反差勾勒出出于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而《每一次呼吸留下的痕迹》是完全遵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用冷色调和低饱和的画面来阐述自己当时心境的忧伤,面对本科生涯即将毕业,对未知的生活充满了一丝焦虑和不安,伴随着春寒的氤氲,我用摄影把这份忧思记录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平过渡”系列

腿-雷德卡

摄影

2022.3.2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平过渡”系列

停止-雷德卡

摄影

2022.2.2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平过渡”系列

花-雷德卡

摄影

2022.2.2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平过渡”系列

低空飞行-雷德卡

摄影

2022.2.27

说到其他拍摄对象的选择,我想更多是一种先前观察的积累吧,当我开始对某个地点,活动,人物以及街区产生一些画面的联想时(看过的一些电影,经历的种种难以忘怀的事),都会让我想要记录下来的冲动,在画面中和过去产生了呼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次呼吸留下的痕迹”系列

摄影

尺寸可变

202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次呼吸留下的痕迹”系列

摄影

尺寸可变

202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次呼吸留下的痕迹”系列

摄影

尺寸可变

202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次呼吸留下的痕迹”系列

摄影

尺寸可变

2023

库:近年你的创作方式有没有过转变,在工作方法上有哪些变化?

杨:一个是对摄影媒介的新尝试,在拍摄器材的选择上,最早是用数码,后来又尝试了135,120胶片的冲洗,现在又开始研究宝丽来的创作,本质都是我对于色彩上的追求。再者就是拍摄周期流程的改变,过去多是凭着感觉直接创作,现在更多会进行场地(拍摄对象)的调研,关键字术语的筛选,理论支持文献综述的整理,再到摄影拍摄(方法论),经过如此繁复后,自己再会针对本次拍摄的照片进行一次反思报告的总结。

另外就是在静态平面图像之外,我会考虑到他们投放的载体,也在尝试学习手工书的平面设计,Fine Art艺术装置的落地,真正的从一个“记录者”变成一个“创作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知道东方在哪一边”系列

摄影

20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知道东方在哪一边”系列

摄影

20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知道东方在哪一边”系列

摄影

2024

库:你一直在坚持创作,当前艺术领域最让你兴奋的是什么?

杨:手机摄影吧,一直很关注当下手机影像功能的进步;然后就是电影工业的发展,未来的计划里是有考虑自己撰写电影剧本,寻找演员拍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歌舞队

新闻摄影

20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歌舞队

新闻摄影

20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歌舞队

新闻摄影

20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歌舞队

新闻摄影

2024

库:近期诞生的ChatGPT、Gemini等AI机器人更是可以在一个简单的指令下创作出无限复杂而准确的图像,您认为AI绘制的图像属于艺术创作吗?面对AI带来的“威胁”,人类艺术家(尤其是摄影)应当作出怎样的回应?

杨:我觉得还是要基于与Ai共存的角度出发,即使Ai机器人的发展如此迅速,我们并不是一味地排斥或者是谩骂和不满,Ai提供我们的只是一个关于未来想图景中的一章,目前已经有很多艺术家摄影师开始借用Ai制作出新的作品,就我们目前来定义的Ai,应该是说借用快速高速的学习训练来遵从指令制作出符合艺术家风格的作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了解Ai的运作模式,如何使用Ai帮助自己的艺术品赋能新价值才是当代艺术家对待Ai的一个正确理性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的一天”系列

猫头鹰;人类世界只是你生活的地方,银河系是你灵魂漫步的地方

尺寸可变

2023

库:新的一年里你有什么展览或创作计划吗?

杨:正在为今年伦艺的MA毕业展做一个新的企划(也在尝试做起策展人),计划去打造一个全新的视觉效果,借用当下人工智能火爆的现象,去制作一个装置艺术,用宗教隐喻和科技崇拜的形式反映我们当下人类对于未来探索的模糊?继续追问出科幻的本真价值:在未来?人讲何以为人?

这对我自己来说将是一个新的挑战,也将是一个新的开始。

重识色彩,超越自我

5月相聚北京一起“色彩绘画

导师阵容

马树青 英格丽·弗洛斯(德国)

黄拱烘 杰瑞·翟纽克(美国)

举办时间:5月2日——5月11日

(每日早9点—晚6点)

授课方式:线下面授

地:北京

库艺术教育

方:艺时代(北京)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特别支持:

“FARBMALEREI”(德国)研究中心

温莎牛顿(Winsor&Newton)

适合人群

艺术类在校教师与学生

职业艺术家

色彩领域相关从业者

计划留学欧美的学生

长按或扫码立刻报名

报名微信:kuyishu001

咨询电话:010-84786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