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是根据历史内容所编,文中有关细节可能有所改动,请勿与现实关联,敬请各位理性阅读!

在公元1749年,也就是乾隆十四年的八月,两淮盐政史吉庆上奏表示:

“陛下举行了大清帝国的秋季运动会,也就是木兰秋狝典礼,又西巡五台山礼佛,东巡曲阜祭孔,但江南丰饶之地却未亲自巡幸”!

因此,他便以江南民众“十分盼望”为由,恳请乾隆帝南巡!

而乾隆当时并未给出明确的回应,只是朱批一字:“览”,表示已看过此奏折!

一个月后,也就是当年的九月,两江总督黄廷桂、河道总督高斌、两淮盐政吉庆等再次联名上奏,恳请乾隆皇帝“巡幸江南”!

他们表示:经过乾隆的励精图治,现如今民间已盛世显现,不仅社会稳定,而且人口稠密,已经具备了南巡的条件!

在此之前,康熙就曾南巡六次,而乾隆其实对其祖父的“南巡之举”是十分渴慕的,所以此折上奏后,乾隆朱批:“大学士九卿议奏”!

又过了一个月后,也就是当年的十月,“乾隆南巡之事”最终敲定。

根据史料记载:在公元1751年,也就是乾隆十六年正月十三日,乾隆奉皇太后离京,开始第一次南巡江浙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乾隆一众人先是经直隶和山东到达了江苏,并在徐州府的宿迁县叶家庄里暂停小住。

在二月初八日又渡过黄河巡查了天妃闸、高家堰,后经过淮安、高邮到达江都县香阜寺。

然后自瓜洲渡过长江,巡幸镇江、无锡和苏州,在三月初一时到达杭州,遍游西湖名胜,同时还至绍兴祭大禹庙。

乾隆回京时,从南京绕道祭奠明太祖陵之后,又在扬州游玩,在高明寺短暂停留后,随即沿运河北上,从陆路到达泰安。

在五月初四日,乾隆盛大的南巡队伍在历经了四个多月后,终于回到了京城。

“乾隆南巡”因为声势浩大,因此花费颇多,但不可能所有的银两都由国库支出。

“乾隆南巡”的主要财政支柱就是两淮的盐商,两淮盐运史司公署就设在扬州城内。

在两年前,“乾隆南巡之事”敲定之后,也就是乾隆十四年的十一月。

两淮盐政吉庆就上奏了一封《奏为圣驾南巡两淮商人程可正等公捐百万银两事》的奏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奏折中提到:“江省幸蒙恩允南巡,万姓欢腾淮商倍切,所需费用久愿公捐,其踊跃之情,难形情状”!

由此可见,当时为了迎接乾隆首次南巡,江浙的盐商们踊跃抛金撒银的巨大手笔。

在乾隆南巡的路线中,所到巡幸之处皆进行了很多耗资巨大的基建和修整工程!

就比如扬州,因为其是“驻跸之地”,为了迎接圣驾,必然要对道路、桥梁、码头和行宫名胜,甚至是附近上山的道路进行修整!

对于南巡事宜的开支报销,乾隆做出了“动用官项”和“淮商捐资”分别报销的谕旨。

根据乾隆的指示,两江总督黄廷桂,两淮盐政史吉庆也拟定了相关规定,要求专款专用!

:道路、桥梁、码头、营尖、茶棚等类动用藩库银两。

而行宫名胜以及附近上山道路的铺垫陈设等类,则动支两淮盐运银库的商捐银两,各项支出都需分别登记造册。

那么乾隆皇帝为何“六下江南”呢,其中原因有很多,但不外乎就是以下五条主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因之一:欲览山川美景

他六次南巡,每次都带画师随行,并将喜爱的江南景色摹绘成图,最后再在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里进行仿建。

南京的瞻园、海宁的安澜园、杭州的小有天园、苏州的狮子林这江南四大名园,后来都在圆明园中被重新仿造了一座。

杭州的“雷锋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等西湖十景,更是实景仿制,连景点的名称都原样照搬!

其中属苏州的狮子林,是乾隆特别喜爱的,于是,其又在避暑山庄里仿建了一所!

被“搬进”避暑山庄的,还有镇江的金山寺,嘉兴的烟雨楼,以及仿宁波天一阁而建的文津阁,仿无锡的双湖夹镜等多处江南名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因之二:好大喜功的性格

众所周知,乾隆自称“十全老人”,其文治武功、治国方略等均效仿其祖父康熙

在公元1684年至公元1707年之间,康熙帝曾经六次南巡。

但康熙六次南巡的核心目地,是为了“治河、倒淮和济运”,其往返供仪也是悉数来自于内帑,比较节俭。

而乾隆则不然,他坐享其成,崇尚浮华,好大喜功,为了游遍江南的锦山绣水而耗用了大量的民脂民膏。

其目的与作用,皆不可与其祖父同日而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因之三:通过阅兵展示国力

满族人历来有“重视骑射,崇尚勇武”的传统,历代帝王也都熟练的掌握骑马射箭。

乾隆历次南巡时,都在杭州、南京等地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乾隆本想通过阅兵来训练士兵,扭转军队颓败的风气,并向江南人民展示大清国的力量!

但没想到的是:阅兵反而闹了许多的笑话!

乾隆的最后一次南巡阅兵是在杭州,嘉庆皇帝后来回忆那次阅兵时的情形,具体的说道是:“射箭虚发,骑马人坠地”!

而他这种犀利的吐槽也是一时被传为了笑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因之四:视察治水工程

在六次南巡中,乾隆有五次是视察黄河治理工程,四次巡视了浙江的海塘工程。

当时,解决黄河水患的关键工程就在江苏的清口和洪泽湖的高家堰,因此,乾隆每次南巡都必会到这两个地方去看一看!

原因之五:笼络天下人心

凡是乾隆经过的地方,事后都会被不同程度地减免了赋税。

同时,乾隆还会对接驾及办差的官员们大加的赏赐,加官进爵,甚至将一些原来受过处分的官员恢复原职。

特别是对于那些前来接驾的老臣,他还会嘘寒问暖,赏赐人参,貂皮等物品,并且还要赏赐他们的子孙功名。

在南巡途中,乾隆也在各地的孔庙里都行了礼,对于前来拜见的文人仕子们,他还亲自“命题考试”。

而他出的不少“考题”,都摆脱了科举考试的八股陋习,而更加地注重实际应用。

由于江南一带人才荟萃,读书应试的人很多,乾隆便下令,给江苏、安徽、浙江三省的官办学府,让其增加名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库全书》大功告成后,他还自掏腰包,让人抄录了三份藏于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

并且命令地方官吏:允许学子们拿出来抄录传看!

而乾隆皇帝的这些举措,也对江浙一带的文化事业起到了推动作用!

再加上当年清军入关时,在江南的杀虐太重,“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等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因此,康熙和乾隆都均将“笼络当地士民人心”作为重要事件来处理,比如对“史可法庙”进行重修等等举措。

而且,乾隆第六次南巡时写下的诗句:“六度南巡止,他年梦寐游”!

可见他连做梦的时候,都在回味下江南时的情景,充满了无限的眷恋。

但是,这六次南巡的排场一次比一次大,耗费也一次比一次多,甚至还造成了国库的枯竭,给老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因此总体来说,乾隆六巡江南“过大于功”,而且,乾隆在其晚年的时候,也完全认识到了南巡的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ni在清史稿《吴熊光传》中记载乾隆曾说:“我当皇帝六十年,自认为自己没犯什么大错,惟有六次南巡劳民伤财,把好事办成了坏事”!

因为乾隆多次的南巡耗资巨大,之后的清朝皇帝就再也没人仿效过了!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后来的清朝国库全都已经承担不起了!

乾隆帝的“六次南巡”,留给人们的是一个“康乾盛世”的美景,奢华但又虚幻!

而在此之后的大清王朝,便开始一步步地走向了衰落!

故事素材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敬请各位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