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中国近代建筑史第一陵,中山陵的地位十分独特,也是民国时期的重要标志。

那么中山陵究竟有什么意义呢,建造期间又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回到1925年3月12日,那天对于中华民族注定是特殊的一天,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结束了传奇的一生。

之后国民党在北京为孙中山举行了规模庞大的追悼仪式,并将建造陵园一事提上日程。

那个年代的很多知名人士在去世之后大多数都是埋葬在自己家乡,例如冯国璋埋葬在了自己的故土河北河间,而黄兴的遗体埋在了湖南。

和这些人不同的是,孙中山的遗体没有归葬故里,而是埋葬在了南京的紫金山,而且这还是孙中山先生自己做出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早在1912年,孙中山就萌生了这个念头,13年之后,《民国日报》在刊登的报纸中再次提到,孙中山先生在去世前明确进行提出,自己在死后可以埋葬在南京的紫金山麓。

孙中山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临时政府的所在地就在南京,也是孙中山梦开始的地方,意义十分独特。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六朝古都,历史上的南京也是屡次遭到历代帝王们垂青的宝地,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在此建功立业,开启明朝盛世。

朱元璋死后,也将自己埋葬在了南京,对于孙中山而言,自己的这一选择同样也出于对传统族裔的认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孙中山和朱元璋有一定相似之处,而孙中山在推翻清朝的统治之后,他本人也是第一时间来到明孝陵举行典礼进行庆贺。

考虑到这一点,中山陵选址小组特意进行了强调,称中山陵的选址高度应当略高于明孝陵,并且在此之后不能让他人在更高的位置修建陵墓。

孙中山将自己的陵园位置定在南京,也说明他本人对南京代表的符号尤为看中,也说明他希望将此作为一个象征,为之后的国民党成员以及所有国民留下一段不可磨灭的近代记忆。

可以说孙中山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近代事业,在成功推翻清朝的统治之后,将民主、共和作为自己为之终身奋斗的目标,为后世树立了一个标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过程中,南京这座城市也是一个亲身的见证者,见证着中华民族从衰落走向复兴。

与此同时,孙中山也化作了一个丰碑,教导着无数后辈要永远铭记内心的职责,由于他的那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须努力。

对于孙中山本人的意思,后继者也是心领神会,国民党官方报纸对此事进行了评论,称明太祖为光复汉族的先驱,而孙中山推翻了满清,居功甚伟,埋葬在紫金山十分合宜。

然而对于国民党而言,将孙中山先生安葬在紫金山,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量,他们企图将孙中山塑造成一个强大的政治符号,凭借其虹吸效应不断的发展扩充,逐渐成为国家的新式象征权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修筑中山陵以及修建中山纪念堂都是出于国民党的政治考虑,这能够让他们更加容易将自己塑造成国家的主流。

因此从1927年开始,国民党就不断对南京这座城市进行语言重塑,称根据总理的主张,南京被指定为永久性的国土,因此将自己的陵墓放置在这里,凡是自认为追随孙中山先生的国民,都应当听从国民党的领导。

那么中山陵的创作者都包括哪些人呢,期间又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2

中山陵占地2000多亩,是我国近代的第一陵,令人震撼外型下暗藏政治玄机。

中山陵的创作者包括两个团体,分别是国民党以及建筑工程方面的专业性人才,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国民党主要负责监管以及策划,并全程进行指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中山陵的修建,国民党投入了相当大的心血,他们希望能够集结海内外所有的能工巧匠以及美学专家运用毕生功力进行设计。

在国民党呼吁之下,建筑工程领域也是响应频频,很多都争先加入到修建中山陵的团队中来。

国民党中负责中山陵的项目团队名为孙中山先生丧事筹备处,丧事筹备委员清一色都是国民党的骨干成员,其中还包括宋子文。

这个组织在1925年4月份成立,期间筹备以及修建一共花费了四年左右的时间,一直到1929年孙中山正式安葬才落下帷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期间一直是丧事筹备处在主导中山陵的所有工作,成员也进行几次更迭,其中还出现过蒋介石的名字。

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20年代对于国民党内部而言,一点也不平和,内部充满着频繁复杂的党派之争,甚至还偶尔发生流血事件。

不过对于中山陵的修建工作,国民党的所有成员都没有敷衍了事,而是怀着崇敬的心态主导工作,并且在这件事上罕见的团结统一。

对于国民党而言,他们才是孙中山先生一脉相承的正统,并且在国家政治层面占据主导地位。

在负责中山陵修建工作的专业队伍中,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吕彦直,作为中山陵的设计师,吕彦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他还担任项目的建造工作,期间的所有工程合同都来自他的草拟,就连一些审核工程用料、工程验收等方面的复杂工作都交由吕彦直进行处理。

可以说吕彦直为中山陵的修建奉献了自己的全部,然而不幸的是,在陵墓即将落成的重要节点,他却因为患病与世长辞,没能见证中山陵的面世。

对此南京国民政府特意对吕彦直发布褒扬令,称其学识优长并且善于料理此事,在筹集陵墓期间贡献颇多,任劳任怨,为了予以肯定,为吕彦直颁发营葬费2000元。

在中山陵落成之后,国内外的名气也与日俱增,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设计师的吕彦直也拥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如今也被奉为国内建筑师的代表楷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吕彦直的个人贡献以外,他团队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其中包括来自德国的建筑师朴士,以及吕彦直的后辈黄檀甫李锦沛等人。

这些专业人士聚在一起之后,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给中山陵的修建工作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此后这些社会团体也和政治部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频繁进行互动,共同为国家发展奠定了基调。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孙中山在去世之前想将自己葬在南京的紫金山,但是墓地应该具体修建就不是他本人能够决定的了。

在项目开始之前,曾经有来自南京的本土人士进行呼吁,想将南京改名为中山,并在市内建造一个巨大的孙中山主题公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民间,类似的呼声并不只是个例,足以可见孙中山在国民心中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在这种氛围的烘托下,国民党也曾经进行设想,他们不仅想在紫金山修建一座巨大的陵墓,而且想依托山体地形建造一个宏达无比的孙中山主题公园。

为此国民党和南京当局特意进行了交涉,只不过交涉过程遇到了阻力,这一想法持续了数年都没有落成。

除此之外,国民党头目还想在北京地区为孙中山举行国葬,不过由于当时国民党和北京政府彼此比较敌对,这个计划也没有得到实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到国民党真正掌权之后,国葬的声音逐渐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变成了党葬,那么中山陵的修建工作还能够如期完成吗?

3

中山陵占地2000多亩,被赞为中国近代第一陵,却因党派之争差点没落成。

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中山陵的用地在正受到时候遭遇了阻力,原来勘探队在紫金山进行勘探的时候,就引起当地村民的不满。

为了向对方进行施压,村民们开始散播谣言,称自己的土地将要被强行征用,很快就要被拆毁,不仅如此,就连自己的祖坟也没法幸免。

事情闹得越来越大,当地政府不得不站出来发布公告,否认了村民们的谣言,并对其予以警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即便如此,民间的反抗情绪依然非常激烈,时不时就会站出来闹事,陵园修建工作一时间遭到搁置。

有趣的是,丧事筹备处属于国民党阵营,而当地政府隶属于北京政府名下,虽然二者处于不同的政治立场,但是都肯定国葬的必要性。

在此之后,当地政府紧锣密鼓的进行了土地征收工作,对那些不予配合的村民进行安顿处理,很快四十余亩的土地被征收完毕。

不过随着国民政府发动北伐战争,江苏一代地区的局势发生了变动,民地征收相关事宜也随之减缓进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7年4月,蒋介石决定将国民党的国都定为南京,并将南京当局进行改组,变为江苏省政府。

在这种情况下,征地程序开始变得简单,在丧事筹备组的支持下,陵园范围得到了扩充,几乎将整个紫金山都囊括在内,达到了2000多亩。

虽然筹备组只是一个实施单位,但是只要经过了国民政府的备案,就拥有法律上的效力,对此地方只能被动接受,几乎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在筹备工作完成之后,中山陵在1926年1月份开始正式修建,一直到1929年底主体建筑才宣告完工。

随后施工方又对陵墓细节进行了处理,中间又经过了两年时间,等到中山陵最终落成,时间已经来到了193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然筹备委员会不会等这么久,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孙中山的遗体在1929年就进行下葬,并举行了盛大的国葬大典。

孙中山的灵柩是由一百零位杠夫抬棺,灵柩总重达到了半吨之多,最终被转移到了中山陵的主墓室。

在国葬典礼当天,整座南京都挂上了白色的纸带,看上去十分壮观,有十几万群众自发走上街头,送孙中山先生最后一程。

虽然这趟行程并不长,但是每个人的内心都十分沉重,时不时还伴随着啜泣的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孙中山的灵柩安放到墓室之后,现场响起了一百零一门礼炮,全体人民集体起立,向着孙中山遗体的方向默哀了三分钟。

值得一提的是,像孙中山先生这样规模如此庞大的国葬,自民国开始还是第一个,同时也是唯一的一个。

与此同时,这个葬礼还开了一个先河,那就是无论什么党派、什么身份,几乎都参与到这场国葬典礼中来,只为了致敬这位革命先驱。

可以说,无论是建造过程还是建筑的细节,中山陵和历代皇帝的陵寝都十分相似,因此也被成为中国近第一陵。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表示疑惑,既然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那么陵园为何还遵照帝王规格,这难到不是前后矛盾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政府之所以如此费时费力修建陵园,不仅是肯定孙中山的巨大功绩,同时也是为了顺遂群众们的内心,因为无数百姓都渴望能有一个地方,对孙中山先生进行追忆。

而中山陵就是这样一个堪称完美的场所,他承载了无数人民的美好寄托,同时也是近代文化的一个宏伟象征。

作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一个重要奠基人,孙中山先生可以说贡献良多,他主导的辛亥革命让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同时也让振兴中华不再成为一纸空谈。

早在1894年,孙中山先生就创办了革命团体,将民主、共和作为追求的目标,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后,衍生出了十几个革命团体,最终凝聚成中国同盟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此之后,革命团体在孙中山的领导下,成功推翻帝制,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中国也正式步入近代。

不仅如此,很多封建旧习也遭到了废除,对于百姓们而言,孙中山就如同救世主一样的存在,他们不知道如何改写这位伟大先驱,因此前去陵园祭拜,成为了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这也是中山陵存在的意义。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