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工业博览会 国研政情·经济信息智库:新动能十五届工业论坛

(央广网张棉棉)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政情·谋定论道-经济信息研究智库 国研智库·中国国政研究 国情讲坛·中国国情研究 商协社团·全国工商联 经信研究·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谋定论道·中国企业家论坛 哲商对话·中国儒商大会 健康中国·大健康医药产业论坛 万赢信采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和中国企业联合会支持、中国工业报社、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 萧山区经济和信息化局承办的 “第十五届中国工业论坛暨首届绿色新兴工业博览会”,浙江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杭州市萧山区常委、副区长陈文良,工信部办公厅副巡视员张红宇发表致辞。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倪维斗,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民,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戴继双发表了主题演讲。

第十五届中国工业论坛将以“工业70年:辉煌历程与绿色未来”为主题。主旨论坛由国务院原稽察特派员、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原副会长、国务院派驻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路耀华主持。

“论坛总结我国工业企业不断改革创新、迈向绿色发展的新经验,探寻推动中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经信研究国研智库主任、中国经信研究国情讲坛主持人万祥军对记者表示:中国工业论坛致力于“把握产业大势、引领变革思考、催生创新动力”。

中国工业论坛作为工业领域一项标志性的高端年度盛会,自2005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了十四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毛伟明等领导都曾莅临指导并作主题演讲或发表书面讲话。

“论坛致力于把握产业大势,引领变革思考,催生创新动力,已经成为工业领域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的一个交流盛宴、风向路标。”万祥军说:作为数字经济高地的杭州,生命健康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数字经济及智能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等绿色新兴工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方兴未艾,正在集聚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和全球领先大院名所。他指出,参会参展者场内外交流软硬件条件良好,必将精彩纷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示:“第十五届中国工业论坛丝路峰会”启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示:路耀华为“十大创新工匠”和“十大班组创新工作室”颁发奖牌。

助推经济高质量增长

工业成绿色发展主阵地

路耀华宣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致辞。工业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主阵地,要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解决工业绿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把推进工业绿色发展作为落实制造强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硬任务,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杭州市萧山区常委、副区长陈文良在致辞中表示,作为本届论坛举办地的萧山,工业门类齐全,化纤、纺织、汽车零部件、现代装备制造等产业规模在全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借助雄厚的工业基础,萧山正在大力推进两化融合,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引领的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萧山区两化融合指数在浙江省处于领先。

工信部办公厅副巡视员张红宇在致辞中表示,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将会遇到以往高速增长阶段未曾遇到的挑战,要面对并解决许多新矛盾、新问题。从根本上说,必须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营造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政策环境。她强调,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新型工业化,技术创新、体制改革和市场需求缺一不可。

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在主题演讲中指出,中国工业占国民经济相当大的比重,是消耗资源和产生排放的主要领域,因此工业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主阵地。要牢固树立包括绿色发展在内的新发展理念;要注重综合运用质量、安全、环保等标准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注重利用信息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推动绿色发展;注重发挥市场主体作用。

对于汽车工业,何光远建议,“我们可以不断研发纯电动汽车,要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也要积极提倡、多多推广和使用甲醇汽车。多年的研究表明,甲醇不仅能够替代传统的石油基燃料,更是一种面向未来实现可再生能源社会的有效途径。在甲醇汽车发展与甲醇燃料替代方面,中国非常有希望走在世界前列。”

工信部原总工程师、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在《攀登新高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中表示,当前,经济发展的变化折射出制造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实体经济困难突出,国内需求疲弱,发展动力不足,特别是一些制造业领域的中小企业更为甚之。

“我国制造业增长模式已难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制造业发展正面对制造业内部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失衡‘三大失衡’困扰,制造业发展需要重构新优势。”朱宏任分析,“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应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快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制造服务融合,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工信部信软司两化融合处处长冯伟在《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以“智能+”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题演讲中表示,工业互联网是多层次、系统化的平台体系,不同功能、不同环节、不同领域的平台相互嵌套、集成、调用、协同。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大势所趋,有助于我国工业发展实现换道超车。

“传统的商业模式、核心技术和产业形态存在固有壁垒,而工业互联网有望打破传统壁垒,变换车道实现超越。”冯伟说,“

下一步,工信部信软司将培育一批跨行业跨领域和特定行业、特定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平台系统解决方案;推动百万工业企业上云,以工业设备上云牵引平台技术迭代和功能演进,遴选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培育一批基于平台的新型工业APP,加大解决方案落地推广力度。”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倪维斗在《有关我国能源系统》的主题演讲中,提到了中国能源系统现代化的总体思路,即从沿海地区使用新技术进行海水淡化;在可再生能源丰富地区,用波动性、间歇性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电解水;用电解后的氧来气化西北地区资源丰富的煤,用电解后的氢合成甲醇。

“能源与化工共轨的方式正实现产业融合。应从工业化的源头创造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是工业节能的最佳路径。有机化工过程大多是放热过程,单一地生产能源就会造成物质效率的降低,单一地生产化工产品就会造成能量的浪费;因此,二者共轨生产将大大提高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物质效率和能源效率。”倪维斗说。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民,在《突出主业 矢志登顶 以新机制奋力打造世界一流新徐工》的主题演讲中表示,今年是徐工集团组建30周年,徐工集团走过了账面资产负债率90%多内外交困的泥潭期,抓住了2003年到2012年行业十年黄金机遇,目前已位居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第六位。

“徐工集团将以打造新机制为突破,坚决走的更扎实、更好、更快;以三大理念精神为支撑,努力冲刺世界产业珠峰登顶;打造五个世界一流,最核心是打造有灵魂、有血性的钢铁般队伍。”王民表示,“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徐工将有一个产权制度上的重大变化,即混合所有制改革,下一步公司将按照已经审批通过的方案进行具体实施。”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戴继双,在《坚持创新驱动,深化企业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演讲中表示,沈鼓集团历经近70年发展历程,完成了技术模仿,引进消化,走过了我国大型压缩机从无到有的艰难创业阶段。

“进入21世纪,沈鼓集团突破外商并购重围,完成了战略重组和搬迁改造,成为辽宁省首家混合所有制企业,成功研制出仓储运输压缩机等近百个国产首台套重大装备,通过创新驱动走上企业快速发展阶段。”戴继双说。

大型骨干企业领衔

首届绿色新兴工业博览会登场

第十五届中国工业论坛召开之际,首届绿色新兴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绿博会”亦闪亮登场。记者在现场看到,首届绿色新兴工业博览会期间重点展示了荣获“中国工业大奖”的大型骨干重点工业企业、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等。

据悉,中国工业论坛在多年来连续成功推出“中国工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项目”的征集、发布和展示活动的基础上,加大展览展示力度,邀请国家电网、北新建材、江淮汽车、陕鼓集团、双良节能、昊方机电、万力轮胎、康平纳集团、法尔胜泓昇集团、中建材蚌埠玻璃、华茂纺织等历年荣获“中国工业大奖”殊荣的大型骨干重点工业企业参展,搭建绿色制造、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的交流和推广平台,展示我国工业发展的重大成果和巨大成就。

“中国工业大奖”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旨在表彰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代表我国工业化的方向、道路和精神,代表工业发展最高水平,对增强综合国力、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工业企业和项目,以树立一批优秀标杆企业和项目,并带动形成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首届绿色新兴工业博览会人头攒动,24日下午举行的三个分论坛亦精彩纷呈。在“数字经济时代新工业化道路峰会”、“中国创新工匠高峰论坛”、“中国工业与资本高峰论坛”三个主题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巡视员辛仁周,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建国,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兰建平,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吉江修,网易杭州研究院首席解决方案专家郭立航,原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北京优联资本董事长王孝华,上海证券交易所原首席经济学家胡汝银,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副总裁、资深信用评级专家李振宇,太平洋证券研究院院长黄付生等政府人士、权威专家、知名企业家,进行了深入互动和交流。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致敬中国工业榜样,本届论坛还首次发布了中国工业影响力企业、人物和品牌。同时发布的还有“十大创新工匠”和“十大班组创新工作室”名单,24名创新工匠优秀人才和10名优秀“班组创新工作室”获得表彰。与此同时,中国工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项目落户10家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为积极适应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为工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发挥工业领域主流媒体的重要作用,本次论坛上,中国工业报社还联合相关部门倡议成立了“中国工业企业融媒体联盟”。

“中国工业企业市值2000强榜单”在本届论坛上强势出炉。据中国工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徐金宝介绍,这份榜单由中国工业报社企业市值研究中心汇总制作,覆盖了上海、深圳、香港、台北、纽约等地15个交易所9月30日收盘的市值数据,而这一榜单亦是首次发布。阿里巴巴、腾讯、台积电、贵州茅台、中国移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五粮液、中国海洋石油和美台点评跻身前十名。

首届工业博览会 国研政情·经济信息智库:新动能十五届工业论坛http://www.zgzcinfocom.cn/v.php?info_id=9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