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1964年,苏联科学家彼得·乌菲莫切夫在《莫斯科学院无线电工程学报》发表了一篇很有新意的文章“物理衍射理论中的边缘波行为”。通过这一篇文章我们可以知道,就算是一个体积很大的飞机,也能为它加上“隐身”性能,由此可见苏联在隐身飞机的研究道路上是起步较早的。但那时候对于空气动力的特性和隐身设计上存在的问题还没有具体的解决办法,而且当时的苏联极度痴迷核武器,所以隐身战机的研发计划就被搁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了1975年4月,在美国洛克希德公司分析师在研究其他国家的科学文章的时候,发现了乌菲莫切夫当年的论文,在这时,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水平已经发展到了可以计算出既能隐身又可以飞行的空气动力布局, 发展隐形飞机的条件已经具备了,这时候 F117发明问世,只是没有服役很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3年,F117正式服役,是有史以来,世界上第一款完全运用隐形技术设计的飞机。这款隐身战机的出现,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到了2008年,随着最后一架F117退出现役,服役时间仅仅只有25年,就黯然退出历史舞台,同样也让许多人感到遗憾和唏嘘。人们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外形现代、被寄予高作战使命的战机,竟然会比一般战机更短命。其实,就算现在来看,这款战机的隐身性能依然具有优势,它的正面RCS值只有0.01平方米,大小和一块头盔差不多。现在很多国家的雷达监测系统,都很难准确地探测到这款战机,如果美国人把它放到国际市场上出售,肯定也能成为各国抢手的热销机型,既然技术上仍然具有优势,F117为何又仅仅服役了25年,就匆忙退役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03年,五代机F22开始服役,各方面的性能都超越了F117,2006年,F35顺利完成了首次试飞,填补了之前F22在对地/对海支援方面的空缺,不得承认,与F22和F35比起来,在隐身性能、空战性能、对地对海攻击性能等方面,F117落后了非常多,在美国空军中早就没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并且F117在服役期间最擅长的战术就是长臂打击战术,可是之后美军发现,下达给F-117的任务让F-16、F-15E战机进行配合作战也可以完成,甚至海军的F-18“大黄蜂”也可以代替F-117在战场上的位置,并且所携带的弹药量还更多,且持续作战能力也更加优越,所以F117就彻底没有了使用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在美国空军的发展历程中,就算没有F22和F35这样的战机诞生, F117的淘汰也是势在必行的,因为从一些技术层面来看, F117和F14有着同样的弊端,那就是他们的功能不够完善,美军对战机的期望是丰富的,这一点我们在美军的F18、F35身上就可以看到,F117作为专用于进行夜间作战的战机,它也有另一个名字——“夜鹰”,它有且只有一种无声潜入的作战方式,只能挂载两枚制导炸弹,还需要有电磁战能力的F-111来保驾护航,所以说F117的工作效率实在太低,它这样的战机虽然搭配了最先进的技术,但是在美军的空军多功能作战模式下,它的淘汰理所应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