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第一心理主笔团

编辑 / 汤米

谦逊被视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核心价值观。

中国人赞赏《道德经》中对水的形容: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是以几于道。”

人们期望自己能像水一样谦逊、避免争执,以此来确保一生无悔。

然而,这种思想的真正意图经常被误解。这条经典的话语是要强调人们应保持不争的低调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时,避免竞争不仅不会让你失去什么,反而可以免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但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应该在所有情况下都维持一种不争的状态。

他们在任何场合都不去争取,不明白该为自己的权益和机会而战。过度的谦让和低调可能导致被他人轻易操纵。

当你更深入地理解人性和心理学时,会发现这四件事不能低调,如果你低调,就会被人瞧不起,这是为人处世之道

在遭受欺凌时不应低调

人们通常会对弱者施加压力而对强者退缩。

在等级制度中,低等人对高等人表现出的友好常被视为正常,而高等人对低等人的友好则相对罕见。

在心理学中,踢猫效应是众所周知的现象。

它描述了人们倾向于向身份低或弱于自己的人发泄负面情绪,并引起一系列负面情绪的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一个经理在被上级斥责后,可能将压力传递给下属。

下属由于无法直接反击经理,可能回家后对家人发泄,这就是踢猫效应的典型例子。

很明显,人们常常不会向比自己强的人展示情绪,而是向弱者发泄。

他们知道,弱者难以反抗,并且自己的行为不需要承担太多后果。

因此,在遭受侵犯时,你绝不能保持低调,否则他人可能会将你视为容易欺负的对象,继续对你施加欺凌,且行为可能愈加严重。

校园欺凌便是这种行为的反映。

所以,面对欺凌,最常见的解决办法是反击。

在展示能力时不应低调

互联网上流行一句话: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这已成为许多职场人士的信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要在工作表现上保持高调?

这是因为工作是一个展示个人才能的平台,职场如战场,只有真正有能力的人才能站稳脚跟。

如果总是保持低调,你的才能和努力可能会被忽视,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和重视,这是职场的现实。

低调意味着你在个人生活中保持谦逊和礼貌,而不是骄傲自大。

然而,在工作表现上,你必须高调,展示你的努力和成就。

只有这样,你的实力和贡献才能被大家看到。

许多职场人士经历过,尽管他们工作表现优秀,但由于太过低调,上层领导未能充分认识到他们的价值。

他们在工作中默默付出,却没有明确表达自己的贡献,只能等待他人的发现。

然而,在大型机构中,领导们往往无法详细了解每个员工的具体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更倾向于信任那些显而易见的表现,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上司更加赏识那些加班的员工,因为加班的付出是明显可见的。

因此,当有足够的能力时,应在工作中保持一个高调的态度。

不仅要勤奋地完成工作任务,还要确保自己的付出和成果能被同事及上级所认知。

这样,才能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开更好的机会。

在人际关系中,当你帮助他人时,也应该让对方明确知道你的帮助。

这不是为了寻求什么回报,而是为了让彼此的贡献得到公认,从而避免因为对方的无知而引起的误会。

在争取机会时不能低调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很多人认为主动去争取机会看起来似乎不够谦逊。

实际上,机会总是偏爱那些准备好的人,它不会无缘无故地出现,而需要人们积极地去争取。

在职场中,你不能仅仅等待上司分配任务,而应该主动去寻找责任和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商业谈判中,也不应指望机会会自动找上门,而是需要主动进行争取。

事实上,机会无所不在,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敏锐地察觉到。

生活中的机会往往隐藏在细节之中,只有那些积极主动的人才能够把握住。

在缺乏机会的时候,也需要学会创造条件,以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状态。

在争取权益时不该低调

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人们往往认为追求经济利益显得有失体面。

因此,许多人在权益问题上过度妥协,认为这样可以保护自己。

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往往适得其反,使他们更容易受到欺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与所谓的破窗效应相关,

即忽视小问题可能导致更大的问题。

这一效应提醒人们,必须设定清晰的界限,尤其是在争取权益时不应表现得过于软弱。

一旦设立了先例,就可能陷入被动,使得维护权益变得更加困难。

因此,当涉及到个人利益时,人们不应表现得过分低调。习惯性的软弱只会吸引更多的欺凌。

应当设立明确的底线,并在他人侵犯时勇敢地站出来争取,以防自身权益遭到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