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市银行年报的陆续发布,银行理财子公司2023年经营业绩也逐渐揭晓。截至4月19日晚,已有17家理财公司披露了去年经营情况。
2023年,在市场利率下行等因素影响下,多数理财公司业绩呈现负增长,17家理财公司合计净利为231.14亿元,同比下滑18.69%,其中净利润排名前五均被股份行理财子公司包揽。从理财产品管理规模来看,除渝农商理财未披露数据外,16家理财公司去年合计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达19.24万亿元,同比略有收缩,有4家理财公司理财规模增速超10%,分别是平安理财、光大理财、信银理财以及交银理财。
业内人士分析称,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在理财营销方面更加积极,理财代销途径更广,同时采取减免产品费率来提升客户信心,产品投资策略也更加多样化,2023年产品规模增速及净利润表现整体较好。
随着母行年报的发布,理财子公司2023年“成绩单”相继亮相。
截至目前,已有17家理财公司——招银理财、兴银理财、信银理财、平安理财、光大理财、中银理财、农银理财、工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民生理财、中邮理财、宁银理财、北银理财、青银理财、杭银理财、渝农商理财披露主要业绩指标。
据梳理,2023年多数理财公司净利润同比有所收窄。17家理财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231.14亿元,同比下滑18.69%。其中11家净利润同比呈现负增长,两家国有行及1家农商行理财子公司净利润同比降幅超过50%。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分析称,利润下滑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高基数影响,2022年部分银行一次性计提老产品收益,导致基数较高;二是仍有部分产品刚性兑付,产品亏损由理财公司兜底,对理财公司利润形成拖累;三是理财产品规模缩水,且结构恶化,高费率产品占比下降,导致理财收入下滑。
“2023年市场利率持续下行,权益市场持续低迷,理财产品整体投资业绩表现一般,导致理财公司的超额管理费、对外投资回报下降,净利润也因此下滑。”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净利润普遍下滑之下,部分股份行理财子公司仍保持着稳健的盈利能力,理财公司净利润排名也出现调整。
据梳理,2023年,17家理财公司中净利润排名前五均被股份行理财子包揽。其中,招银理财以31.9亿元的净利润继续稳坐行业第一,兴银理财紧随其后,实现净利润25.82亿元。信银理财、平安理财、光大理财也分别以22.55亿元、18.85亿元、17.64亿元的净利润位列第三至第五名。另外,民生理财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速在已披露数据的理财公司中最高,实现净利润11.52亿元,同比增长10.98%。
相比较下,国有行理财子公司净利润排名退至第二梯队,2023年,中银理财、农银理财、工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中邮理财分别实现净利润16.28亿元、15.97亿元、13.25亿元、13.23亿元、12.40亿元、8.41亿元,与2022年相比,仅工银理财、交银理财实现正增长,增速为7.2%、4.38%。
在城农商行理财子公司中,2023年净利润最高的是杭银理财,2023年实现净利润8.83亿元,其次是北银理财、青银理财、渝农商理财净利润分别为3.12亿元、2.99亿元、1.7亿元。仅北银理财净利润较2022年的778.3万元实现正增长。
资管规模增速放缓,理财公司积极拓展代销渠道
在全面净值化时代,理财公司已发展成为银行理财市场的主体。据中国理财网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共存续产品3.98万只,存续规模26.8万亿元,其中理财公司存续产品数量和金额均最多,存续产品只数1.94万只,存续规模22.47万亿元,较年初上升1.01%,占全市场的比例达到83.85%。
2023年末,招银理财、兴银理财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占据行业领先地位,均达到2万亿元以上,其中,招银理财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2.55万亿元,较上年末下降4.49%;兴银理财管理产品规模2.2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超1700亿元。其次是信银理财、中银理财、工银理财,理财产品规模均超过1.6万亿元,分别为1.67万亿元、1.63万亿元、1.61万亿元。
与2022年相比,有半数理财公司理财产品余额呈现下滑趋势。据梳理,除渝农商理财未披露数据外,16家理财公司去年合计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近19.24万亿元,同比下滑1.46%,其中有8家理财产品规模出现收窄。
刘银平指出,理财产品向净值化转型之后,产品净值有一定波动,且债市、股市波动之下对理财产品净值会造成一定冲击,部分投资者接受程度不高;此外,近两年市场利率持续走低,理财产品整体投资回报率不太理想,产品规模增长较为缓慢,部分理财公司规模甚至下降。
“过去两年,理财产品净值化成为主流,波动性加大叠加市场一度出现股债双杀,理财产品持有体验变差,更多的理财用户开始追逐低风险稳健理财或无风险存款产品,对理财规模和结构均产生影响。”薛洪言也表示。
在已披露数据的16家理财公司中,4家理财规模同比增速超过10%,分别为3家股份行理财子、1家国有行理财子。
据信银理财理财业务报告披露,2023年,信银理财存续理财产品金额为1.6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另据平安银行、光大银行、交通银行年报披露,2023年末,平安理财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1.0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2%;光大理财管理资产总规模1.31亿元,同比增长10.73%;交银理财理财产品余额1.2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45%。
据梳理,理财规模增速较快的各家理财公司均在不断拓展代销机构。2023年末,平安理财已与超40家同业银行合作开展代销业务,代销余额超3400亿元;交银理财积极拓展行外代销,2023年末行外代销产品余额6625.36亿元,占比53.80%,初步建立了以母行为主体,开放、多元的全渠道体系。
兴银理财2023年加强渠道布局建设,丰富母行同业客户的财富产品货架,实现国有大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代销渠道全覆盖,累计开拓中小银行代销合作机构超470家,覆盖超过60家城商行、390家农信机构。通过国有大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小银行等行外渠道销售理财保有规模达到86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0.32%,占比38.39%。
“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在理财营销方面更加积极,理财代销途径更广,同时采取减免产品费率来提升客户信心,产品投资策略也更加多样化,因此产品规模增速及净利润表现整体较好。”刘银平分析称。
另据开源证券研报披露,截至2023年末,国有行理财子、股份行理财子、城商行理财子的市占率分别为31%、43%、10%,其中股份行理财子市占率提升较快,2021年末仅22%,如今已大幅超越国有行理财子成为市场第一大主体。
该机构也提到,股份行市占率上升的主因包括母行客户基础和代销渠道建设。截至2023年末,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和信银理财的理财规模排名前三,招银理财和兴银理财已连续2年稳居市场第一、第二。招商银行零售转型已近20年,是业内最早提出零售转型的银行,其零售客群基础好,产品代销能力强;兴银理财则借助母行较早搭建的同业“银银平台”,产品由各大银行、中小机构进行代销,渠道能力十分领先;信银理财近年不断丰富产品线,加强集团内联动和代销渠道的建设,2023年理财规模排名较2022年上升4位至行业第三。
文/钱晓睿
(编辑:钱晓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