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排名虽说不能全面而充分地体现出真正的办学实力,但也能从一定程度反映出学校的弊端和不足,也对高考生填报志愿,选择合适的学校提供参考。

高校办学可谓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昔日的39所985高校,现在处境天差地别。有的高校蒸蒸日上,排名不断提升,有的则是节节后退沦为鸡肋。有些高考生宁可报考外地的211也不愿上本地的985,原因不止是与专业和地域因素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洗牌,华科武大直逼华五

软科排名向来在教育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考评方向更注重科研成果,每项指标都是客观的量化结果,不存在主观臆断,所以公信力较高。尤其是综合大学排名情况,每年一经公布,都会引发热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照比去年变化不小,除了榜一榜二以外,变化堪比洗牌的程度。清华大学可谓是遥遥领先,以992.6分的成绩稳居榜首,比第二名北大高了足足94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紧随其后的是华东五校,整整齐齐的排在第三到第七名,去年南大排名比较靠后,今年提升到第六位,只不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由于不在一线城市,办学规模较小,在排名上不占优势,所以只拿到了578分,差点就被华中科大赶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清北和华五以外,今年当属武汉双子星高校排名耀眼,分别排在第八名和第九名。尤其需要表扬的就是武汉大学,校庆拿到校友的巨额赞助,科研经费充足,学生的就业也有了保障,去年软科排名还是22名,今年跻身前10。据说今年还会招雷军班,武大未来可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山大学跌出前10,从大局观来看未必是坏事

去年南大排名下滑,中山大学曾排到了第七名。今年中山大学直接跌出前10,位居第11。在其他版本的高校排名里,中山大学也存在下滑趋势,这不得不引起各方的注意,中山大学怎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当年,中山大学一直在全国前9,近些年来该校由于宣传力度不大,导致在北方地区有些不受待见,北方学生报考中山大学的屈指可数,痛失优质生源,导致中山大学在部分省份的录取分数线跌到了和211大学同等水平。

对于省内乃至南方省份的学生来说,现在优质高校的可选范围大大增加。除了华南理工以外,南方科技大学近些年来势如破竹,虽说错过了985、211的评选,但评上双一流后排名节节攀升,抢走了不少南方优质生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暨南大学近些年来也名声大噪,还有深大和华南师大的崛起,在学生眼里性价比较高,毕业出路不输中山大学。生源质量下降,科研产出自然会受到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说老牌名校的现状令人惋惜,但从大局观上看未必是坏事,对于广东省来说,一家独大不如百家争鸣。优质高校越多越好,看上去广东高等教育的扛把子落后了,但是广东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却提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软科排名还有哪些需要关注的现象?

软科排名除了综合性大学以外,还给七个单科性大学单独排序,这对考生来说更具建设性。有些高校虽说综合评分不高,但是强势学科不输顶级98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学医的优先选择北京协和,想学财经的可关注上海财经,想学语言的可报考北京外国语,政法类大学当属中国政法大学,民族类高校则是中央民族大学,体育生的天花板是上海体大,合作办学高校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首屈一指。

还有高职类院校排名也值得关注,职业教育未来是大势所趋,对于成绩不太理想,可能无缘普本的学生。若不想给家里太大的经济负担,莫不如放弃民办本科,在国内排名靠前的高职院校里,选择热门专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下本科生就业难度不容乐观,尤其是双非院校的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只能通过考研才能逆袭。相对来说优质的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办学,不用卷学历也能找到对口工作。未来直接考职业本科,依旧有考研的机会。

高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除了看学校的整体排名,也要关注学科排名。不同专业情况不一样,不可一概而论。高考生及家长还需要综合考虑,结合未来拟工作的城市,才能选出最佳报考方案。

今日话题:如何看待软科排名的变动情况?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