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世界建筑设计联盟(ID:world-design100)

本文已获得授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建筑外立面效果图 ©网络

近日,AHTV第1时间传来喜讯,新合肥西站项目及配套工程的建设正稳步推进,迎来重要进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项目概览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建筑形态关系 ©网络

随着合福高铁东侧线路的顺利改移,这一壮举不仅为片区涉铁市政工程等路网建设铺平了道路,更构筑了新西站与城区主干道的无缝对接,为提升交通运行效率、优化合肥城市空间布局注入了新的活力。

△ 建筑正面效果图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建筑正面效果图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城市客厅” ©网络

项目负责人骄傲地表示,目前施工主要集中在桥梁墩身、现浇梁、钢箱梁等主体结构上,两大涉铁市政配套工程已完成总任务的75.8%。

△ 施工现场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施工现场 ©网络

这座备受瞩目的合肥西站预计将在2025年底正式开通运营,而与之相辅相成的涉铁市政配套工程也将同步投入使用。

△ 施工现场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施工现场 ©网络

此刻,项目主体结构已经傲然耸立,地下室主体结构也完美收官。工人们正忙碌地进行室外土方回填,室内装饰装修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通风及消防管道的安装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 施工现场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施工现场 ©网络
△ 施工现场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施工现场 ©网络

未来的新合肥西站,将作为旅客人流集散和城市交通换乘的枢纽中心之一,见证着城市的繁荣与发展。

△ 施工现场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施工现场 ©网络

西广场的地上部分被巧妙地设计为城市广场、公园和绿地,将成为市民及旅客观光、娱乐、休闲、运动的新天地,为城市生活增添一抹亮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未来城市建筑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建筑鸟瞰 ©网络

新合肥西站及各类配套工程正全力推进,力求打造站城融合的铁路客站典范,加快构建“站城一体”的建筑群布局,共同塑造未来城市的新门户。

△ 建筑特写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建筑特写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进站口 ©网络

新合肥西站作为合安高铁的核心枢纽,不仅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京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以其8台18线的站场规模、8万平方米的站房面积和10万平方米的站区综合开发面积,展现着城市的雄心与实力。

△ 未来城市建筑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未来城市建筑 ©网络

在设计上,新合肥西站以“大湖云帆·科技方舟”为灵感,不仅体现了新一代铁路客站对站城融合、交通综合、功能聚合、绿色集合的时代追求,更融入了合肥“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城市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北进站口 ©网络

建筑形态上,流动的水平线条与利落的竖向线条交相辉映,诠释着“淝水汇流,大湖云帆”的地域特色;东西广场的绿化坡地与城市景观和谐共生,与站房共同构建开放的城市客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公共候车厅 ©网络

△ 建筑效果图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建筑效果图 ©网络

此外,新合肥西站还凸显了“科技与创新”的核心理念整体造型犹如一艘蓄势待发的“科技方舟”,其反弧的屋顶和外飘的站房形态宛如航行在万顷波涛之上的巨轮,彰显了城市的进取与开拓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公共候车厅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建筑屋顶概览 ©网络

在绿色生态方面,设计团队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巧妙的建筑形态与结构构件结合,科学运用自然通风、采光、遮阳等被动式节能技术,塑造出高铁站未来发展的绿色建筑新标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鸟瞰分析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功能分析图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概念方案 ©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区域分析 ©网络

编辑:田芳
审核:筑君

素材来源事务所及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速联系,我们尽快妥善处理。未经世界建筑设计联盟授权,请勿以此编辑版本转载。

- End -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自:世界建筑设计联盟

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文章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 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