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这个称号,距如今的我们来说已经相当遥远,但只要有人提到,却还是立刻就能在脑海中呈现出一副恶毒的面孔,以及剥削、压迫、冷酷等词汇来。

可见当初地主阶级给人民留下的巨大的时代伤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近代普罗大众的记忆中,经典的“四大地主”形象定然是挥之不去的,但实际上在这四人当中,黄世仁是虚构的形象,南霸天的故事和原型毫无关系,只有刘文彩是真实人物而且的确作恶无数。

至于最富有名气的周扒皮,则是一个更加特殊的例子,他的原型人物之生平经历,比起戏剧和文艺作品中的演绎,堪称有过之而无不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店屯村位于辽东半岛中西部的复县,在今天属于瓦房店市,在清朝初年的时候,一帮山东人在闯关东的大潮之下从家乡迁居到这里,其中就有一户周家。

既然闯关东,当然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所以周家几代人都十分勤劳节俭,上下一心努力打拼挣钱,赚到的钱就用来购置一些土地。

周家人生活十分寒颤,裤腰带舍不得买,用布条搓成。吃剩的粉条舍不得扔,捞出来晒干接着吃。——《周扒皮的“1947”·先锋国家历史》

所以经过了很多年的苦心经营后,一直到周春富的时候,家中已然有了些资产。

这所谓的资产其实也就是100多亩田地,在那个年代来说,这算贫穷吗?当然不算,可是对于一个上下二十多口人的家族来说,也顶多算是殷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周家的田地是没有任何出租的,全都是自家人在料理,所以周春富年轻的时候充其量是个富农。

不过他和祖辈一样热爱买地而且善于经营,所以到了后来田地增加到240亩,另外还有了油坊、磨坊、染坊各一,再加上一个杂货铺的产业。

只是当自己的家业的确越来越多的时候,周春富自然开始忙不过来了,那么他就只能开始雇长工来帮着打理,由他给这些工人支付工资和管饭,这些人则帮他干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便是周春富,他的大半人生都可谓是极其乏味,根本没有什么好拿出来说的地方,但过得也可以说相当平稳幸福。

毕竟在那样的一个动乱的时代,周家有田有钱,家里有老婆孩子热炕头,他这辈子本应该就这么在无人知晓中默默结束。

但包括周春富自己在内的所有人恐怕都没法想到,就在他的晚年,以及身后,将发生无数天翻地覆的转变,乃至于将这个小老头推上历史的前台,左右几代中国人的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7年10月,当解放战争的号角已经全面吹响时,革命区后方也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在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后,各地积极响应,开始划分阶级,准备消灭地主。

周春富其实之前不是没有被“划”过,他第一次被划为富农,第二次的时候因为已经有了作坊,所以被划成了双富农,这都是中肯的。

这一年的12月份,黄店屯的所有人都得到了通知,赶到村小学的操场,在这里,一群贫下中农的代表依次站在周春富面前发言,也就是控诉罪状。

期间还有几个人,他们都是和周春富有过过节的人,趁着发言的机会,偷摸踢了他几脚。而大多数和周春富接触过的人,对周春富的态度还是比较平和的。

而当时周春富年岁已经不小了,再加上常年的疾病,回家之后没多久就去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那些过去和周春富有矛盾的人又开始煽风点火,说在农民的力量下成功打倒了一个地主,还有树立榜样。

实际上,周春富可以说完全是被冤枉的,首先如前面所说,他的家业是几代人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靠的是人的努力,而不是对别人的欺压、剥削。这也是上级指示没有将他划分为地主阶级的原因。

其次,周春富对待自己手底下的长短工人,非但不存在什么“残酷”的行为,反而可以说是相当之良心,放到今天,恐怕都可以算作一个好老板了。

这话可不是凭空杜撰,因为在当时的黄店屯村里,有不少曾给周家做过活的,这些人留下了很多自己真实的证词。

长工王义桢后来回忆:

自己那会儿身体比较瘦弱,但周春富却说只要会锄地、能扛得动粮食就行。 20岁的那年,母亲做了件白褂子,周春富还让人拿到自家染坊免费给他染了色。
——杜兴 《各界·周扒皮是个厚道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个长工孔宪德则说:

自己一年在周家干活的时候,不但工钱,还能有好吃好喝,一年能挣到8石粮食,养活了自己一家人。

60年代时,一位曾经的周家长工孔兆明也表示:

“当时我们在周家吃的,都是饼子、苞米粥、豆腐。”

既然大家都知道周春富是好人,那当年为什么那么多人恨周春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一方面是他的确小有资产,另一方面则是村里不少人的供词,指责他“压迫家里人”,说的是他给四个儿媳妇安排了轮岗的工作,一个月到头都要干活,其他家庭成员也不得休闲,都必须手里忙着。

“五个儿子各有分工都能干活,对几个儿媳却十分苛刻,要她们还有孩子都穿打补丁衣服”—— ——《周扒皮的“1947”·先锋国家历史》

以当时的人对地主的印象,一下子就觉得,你对家里人都这么狠,那压榨起老百姓岂不是就更惨无人道了,这已经是铁打的证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周春富自己“嘴欠”,据长工王义帧回忆:

“老头就愿意买地。和人家在地头说话就问,你家地卖不卖啊?”

再加上周春富本来就不穷,这很自然而然就让人将他和地主划上了等号。

但实际上据日后的详细取证就可以知道,周家几代辛苦致富,周春富认为勤劳是现在家业的来源,所以严格管束子女,不让他们养尊处优,但对其他人反而十分宽厚,从无任何压迫工人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这里大家都明白,周春富不仅是被冤枉的,而且他本身算是个颇为厚道的人,可是在他已经死后,又如何成了“周扒皮”呢?

到了1955年4月,一本自传体小说《高玉宝》在中国青年出版社横空出世,书里讲的故事非常简单,就是一个名叫高玉宝的娃娃从小受到一个周姓地主的欺压剥削,后来想尽办法出逃,最终从军走上了革命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本书一经出版,几乎瞬间火爆全国,由于故事本身正能量,又能引起当时绝大多数痛恨地主阶级的农民的共情,所以很快成为了超级畅销书,前前后后一共印了500多万册,在国内以7种语言文字发行,在海外被翻译成了20多类语言,刷新了当时畅销小说的记录。

尤其是在书中的第9章节,讲了这个外号叫做“周扒皮”的地主,为了能让工人们早点起来干活,甚至自己钻进鸡窝,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学鸡叫,如此情节既深刻又惹人发笑,成为了传世经典。

然而在书外,作者高玉宝本人,正是辽宁瓦房店人,所以很多人就认为他笔下这个“周扒皮”原型正是周春富。

这有什么问题呢?其实问题非常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高玉宝其实根本和周家没有关系,顶多是当时听说过这家人的事,因为在《高玉宝》出名之后,从周家后人和许多当年周家的长工口中,都一致证明了从来不记得有这么一个人。

到后来,有一个同村的人偶遇高玉宝,自然问他书里说的事是不是真的,而高玉宝则表示,这其实是“文学创作的艺术性问题”。

但事到如此还没有结束,在很久之后,更令人惊讶的消息出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8年的时候,有人匿名在四川资阳文艺网上发了一篇文章,直接表示:《高玉宝》一书根本不是高玉宝本人所写,而是出自一位资阳作家郭永江之手。

这件事很快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切实取证,周春富的外孙孟令骞通过资阳作协主席,找到了资阳史志研究作家王洪林,他是郭永江生前的挚友,也是经过他的作证,一切才真相大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玉宝出身于一个纯粹的贫农家庭,从小是没有读过什么书,他参军后确实在自学,但是绝对达不到很高的文学素养,因此他如何能写出一本文笔客观、情节流畅,还颇有些深度的小说来?

原来当时高玉宝是喜欢找人提问的典型,郭永江便找到了他,让高玉宝“修改”自己的自传。

说是修改,其实根本连原稿都没有,完全是郭永江根据高玉宝的一些口述整理来写的。

当时,是郭永江写完一章,高玉宝就拿去抄一章,然后拿去发表,得到的稿费两个人平分。

而且文章和小说的末尾都要附上注解,证明这本书是在郭永江的帮助下完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郭永江(笔名:荒草) 曾给资阳县志办写过一封信提到:

《荒草小传》从资料搜集到整理旷费时日……《高玉宝》小说十三章成书经过仍在整理中。

而且如今有更多的学者研究发现,书中经典的“夜半鸡叫”等许多巧妙情节,很可能是作者靠灵感虚构出来的

"半夜鸡叫"本身缺乏科学依据,……周春富后人对前人遭遇的重新挖掘,在某种程度上驳斥了"半夜鸡叫"的合理性。
——黄华·中国传媒大学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对“信念论政治”中的意识形态机制的考察——以“半夜鸡叫”的文本演变为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到了后来,由于成分原因,郭永江在“反右”的时候被打成了坏人,于是他的名字就从《高玉宝》中完全消失了。

之后的人们在再也不知道这本书与他有关系,郭永江只跟自己家人以及好友王洪林透露过这件事。

事实证明,有些时候,故事之外的故事甚至可能和故事本身一样精彩,从周春富身上延伸出来的“周扒皮”形象,已经深入了中国千万人心,但他却又的确是个忠厚老实人,一介善良勤恳的富农,如此离奇的差异,更多是一个小人物在时代大潮下的缩影。

但是非善恶自在人心,在黄店屯村,没有人因为一本小说就真的把周家当成什么封建地主恶霸,恰恰相反,许多当年在周家干过活的长工,甚至一直和周家后人保持着良好的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黄世仁”,“周扒皮”这样的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主要还是因为他们身上包含了太多旧社会的影子。这些地主在小说和影视剧中的所作所为,让受苦受难的人民百姓感同身受。

那个年代,没日没夜的拼命干活最终却还是只能以乞讨为生,甚至被活活累死,都无法像地主家的一条狗一样得以安葬……

现如今,虽然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但那个时代的人和事,依然像警钟一样在我们头上长鸣:

周春富不是“周扒皮”,但在那个旧中国的土地上,处处都有“周扒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