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经济学评审组专家张占斌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经济学评审组专家张占斌在接受《经济》杂志记者专访时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把握好若干重大关系,包括把握好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的关系,处理好政府顶层设计和市场实践探索的关系,处理好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关系,处理好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的关系,处理好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既要高度重视,也要准确判断
《经济》:2023年9月7日—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在您看来,“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提出,有何重要的深刻含义和时代意义?
张占斌: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引起广泛关注。黑龙江考察时两次提到“新质生产力”算是首次公开报道。我在查阅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时了解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讲话中说:去年7月以来,我在四川、黑龙江、浙江、广西等地考察调研时,提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管是在四川首提,还是在黑龙江首提,“新质生产力”这个概念都是具有全国意义的,甚至具有国际意义。特别是从新的生产力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非常务实,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习近平总书记登高远望,振臂一呼,提醒党、人民和我们国家,要把焦点放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来,这对于我们凝聚共识、凝聚力量,组织资源干最重要的事、最关键的事,是非常必要的。
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我国所处发展阶段做出的重大思考。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入到特别重要的发展时期,把这个最大的政治办好,就必须找到新的动力来推动国家奋勇向前。从经济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有信心、有底气,但是同时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如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等,要求我们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那就得有真功夫,有真办法。这个真功夫就需要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来锤炼。
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创新和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马克思在100多年前看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把生产力、生产关系作为一对特别重要的概念来加以对待,他发现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前进变革的重要力量,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毛泽东也讲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重要性,提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和重要贡献,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丰富和深化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新质生产力就是先进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为我们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指明了方向;用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引擎,为我们应对时代之变、世界之变擘画了中国方案。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出现了很多重大的趋势性变化,过去传统的以低成本的生产要素为基础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消减,迫切需要我们实现要素配置、增长动力、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型。那么解决好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改革攻坚克难叠加的这些问题,就需要新的推动力量和引擎。这个新引擎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新质生产力。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呼唤。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新的判断,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让人民生活美好、人民心情愉快,就需要进一步发展和解放生产力,发展新的生产力。如今科技变革速度在不断加快,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加快发展,这些重大的历史性突破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减少了对资源的浪费,为消费者提供了个性化、多元化、差异化甚至定制化的这种服务,在生产方面通过机器替代的方式保障了生产安全,这对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是一个重要的支撑。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提升国际竞争和合作能力的重大举措。中国要想在国际舞台发挥作用,担起更大的国际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就需要有新的生产力来支撑,让中国在国际合作竞争中有更大的能力。从世界大国发展和崛起的经验看,新技术的产生和产业化变革确实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要注意新的技术和产业的融合,来推动国家经济的进步。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现在地缘政治和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多变化,我们要把发展的安全和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努力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党的二十大阐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强国是方方面面的强,首先应该是经济强国,有了经济强国,就可以更好地支撑其他方面的强,但是要建成经济强国,就必须有强大的生产力,那么就必须发展先进的生产力,也就是新质生产力。从世界经验看,世界强国之所以能处在领先地位,很大程度上是他们在技术变迁、产业进步方面走在前、走得快、走得远,或者说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方面走得快、走得远,所以我们只有在生产力出现重大突破的推动下,才能支撑超大规模经济体更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些都对我们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了时代呼唤。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责任担当。只有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更好的经济社会发展效益,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有制度上的优势,才能更好地捍卫科学社会主义的尊严,才能为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探索发展道路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才能更好地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才能为推动世界和平作出我们更大的贡献。
既要向“新”而行,也要整旧如新
《经济》: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那么,“因地制宜”的具体要求是什么,主要抓手有哪些?
张占斌:习近平总书记一方面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提醒我们要抢抓机遇,增强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意义和战略价值的认识,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要求大家在这方面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另一方面进一步要求我们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判断准确,要因地制宜,避免有的地方不顾实际情况搞形式主义、空喊口号或者一哄而上搞成泡沫,避免好心办坏事儿,没有取得实际成效。
地方贯彻“因地制宜”的精神,就需要做好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经济大省、科教强省要多作贡献,走在前作示范;经济发展相对弱一点的省份不是说不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但是要结合自身优势量力而行,不能都比着跟人家个头一边高。特别是有些落后地区,也不一定非得发展新的生产力,可以把生产关系搞好,改善生产关系,放水养鱼,慢慢地水好了,鱼可能也就来了。各个地方之间有差异,要根据差异来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努力方向。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一定非要搞得轰轰烈烈、目标很大,在某个区段、某个节点上有突破,就非常好。
地方贯彻“因地制宜”的精神,还需要改善生产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各方面的配套。从抓手来看,一是要把技术变迁和产业融合结合起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进行系统地配合,不是说科学家研究出科研成果就行,如果没有和产业融合起来,对整个社会的影响还是有限的。二是要做好配套服务。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同志说:“我愿意当大家的后勤部长,愿意同各级党委的领导同志一起,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如今,如果有更多的领导干部愿意做好“后勤工作”,实际上就是愿意改善生产关系,创造新型的生产关系,就会让生产力跑得快、跑得远,更有活力、有积极性。这就需要更多地尊重市场经济原则,尊重市场主体的积极性,让市场主体发挥积极作用,去试错、去发展。政府做好配套服务,不能包办代替。
因此,我们把关注点放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上的同时,也要聚焦总书记提到的“新型生产关系”,这两个“新”从某种意义上讲同等重要,提出了下一阶段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为新的生产力打开前进通道的重大问题。只有让新型生产关系和新质生产力互相配套、互相促进,才能跑得愉快、跑得有积极性。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如果有的地方找不到发力点、做不了运动员,那么找好自身发展位置、当好啦啦队,这也是一种进步。
《经济》:从产业布局维度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我们该如何判断并协调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之间的发展关系?如何实现“新”与“旧”的融合互促?
张占斌:这个问题确实也很重要,发展新的生产力,要把重点主攻方向放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上,因为这些产业代表着科技发展的方向,它是潮头,也是战略制高点,所以我们要努力克服困难,积极为之,在这方面争取有更大的进展。但是我们的政策讲求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对于新质生产力也有一个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所以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调动过去的一些传统产业的积极性,不能把钢铁、石化、有色、建材这些传统产业都等同于夕阳产业、落后产业,觉得这些没用就不管了、不要了,肯定不行。因为中国制造业中传统产业占80%,“一锅端”会导致经济出大问题,所以要把传统产业稳定和巩固下来,让老树开新枝,通过技术改进、流程创新、供应链调整来跟上时代步伐,用新的生产力进行改造升级。因此发展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可以互相促进,传统产业稳得住、提升得好,我们发展新质生产力就能更从容、更有底气。
既要把“车”开快,也要把“路”修好
《经济》:从区域发展维度来看,中国是一个产业非常发达的国家,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产业优势。如何促进新质生产力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多层次布局和协同发展?
张占斌:这个问题我们要从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更好发挥经济大省对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辐射带动力。实际上也是讲到了经济大省如何更好发挥产业优势,像江苏、上海、北京、广东这些经济大省和超大型城市,有能力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作出表率,带动区域的发展。
经济学里有一个增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也是在一个核心增长极爆发,然后慢慢向外扩散。这些经济大省应该在扩散方面作出贡献,带动其他方面的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我们要进行适当的顶层设计和责任分工,不能全面铺开一哄而上,而是要在几个核心的点上组织好,通过重点区域带动周围地区。一些落后地区要想进一步发展,可以先进行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等各方面的改革,把“路”修得多一点、平一点、好一点,让“车”跑得过来、跑得快、跑得好,这也是新的生产力。
《经济》:从政策支持维度来看,政策部门和地方都围绕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给予了政策支持。在您看来,“新”政策的发力点需要聚焦在哪些方面?
张占斌:发展新质生产力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要创新,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的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这就要求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学技术成果竞相涌现。
发展新质生产力,相关政策一定要有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相应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人力资源政策、社会市场推广政策等都要有一些支持。推动科技创新是离不开体制机制创新的,比如说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方面的配合,只有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体制机制并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够增强新质生产力的动能,把人才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真正的人才红利发挥好。发展新质生产力,人的作用、人才的作用相当重要。
《经济》:如今,“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一个热词,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刚才您也表示,对于新质生产力,我们既要高度重视,也要准确判断。那么如何避免其概念化,真正赋能高质量发展?
张占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个重要概念,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大任务,是立意深远的,提醒我们全党各级干部要重视这个事、研究这个事,并且争取办好这个事。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也说明大家在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号召,响应《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号召,表达了大家对这个事情的关切,也表达了大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心情和迫切愿望,这是好的。在实际工作中,把这些好的愿望和认识变成现实,需要我们保持头脑清醒、实事求是,不能把新质生产力当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而是要认真地做一些分析、做一些研究。各级政府都要对自身整体状况有一个客观评价和分析,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扬自己所长,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时也要量力而行,不能把所有的资金、资源、精力都放在落实这个任务上,忽视其他的工作任务。因此,我们要有全局观念,稳步推进,把好事做好。
本刊记者 陈颖 陈希琳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