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里的孩子都当兵了,咱闺女为啥不能?”

1976年,军分区司令部军务科长陈伟明,得知女儿要报名参军,坚决不同意,妻子听后直接就急眼了。

陈伟明说:“女兵指标本来就少,我是负责这块的,咱不能和别人去争!”

然后,他又补充了一句:“我不能让别人戳我脊梁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儿听到父亲说得这么决绝,丢下了一句“你就是自私”,然后哭着跑了。

接下来,陈伟明的三个孩子,因为他的古板,没有一个通过他参军的。

然而几年后,孩子们都说:“多亏了父亲当初那么无情。”

01

陈伟明1937年出生在山东一个贫困的山村。

那一年,正好日军大规模侵华,陈伟明的家乡也被日军的铁蹄践踏了。

所以从小,陈伟明的心里就有一个长大了当兵打鬼子的想法,而当他长到8岁时,日军投降了。

后来,家里硬撑着让他读了几年书,然后全国就解放了。

等他长到十几岁的时候,陈伟明终于还是按照自己从小的心愿,参了军。

当时,他是在宁夏当兵,离家很远,回趟家,要翻越一条贺兰山脉。

因为条件艰苦,陈伟明又能吃苦耐劳,他也在几年之后提了干,并在老家山东找了一个媳妇。

可是他每次一走就是一年,平时家务事都是妻子承担。

一年后,他们的女儿降生了,因为路途遥远,妻子带孩子探亲很不方便,等他再次回到家,女儿已经两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男人,女儿小心翼翼地往后躲,然后趁没人打开父亲的提包,连一块糖果也没找到,孩子的眼里失望极了。

而陈伟明每次回家,都把攒下来的工资交给妻子,还会给父母买一些日常用品,竟不知道给孩子买东西,为此妻子总是唠叨。

后来,二儿子和三女儿也相继出生,在孩子们眼里,这个父亲好像就是个客人,很少跟他亲近。

02

1972年,已经调了营职的陈伟明,终于调回了老家的军分区,妻子孩子也随了军,成了城里人。

而平时,父亲大多都是不苟言笑,对孩子还是显得有些严厉。

他每隔一段时间都带孩子回老家看爷爷奶奶,倒是那份孝心,显得比对子女还强烈得多。

就这样,几个孩子逐渐上了小学、中学,而陈伟明,也提升为军分区的军务科长,专门负责征兵动员这块儿。

1976年,大女儿陈蓉刚好上高二,她看着大院里的同伴一个个都参军了,也想报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跟父亲一说,竟然被父亲拒绝了,要知道,以父亲的职位,安排女儿当兵太容易了。

陈蓉想起这么多年,好像就没怎么得到过父爱,如今他对自己的前途大事,仍然不管不顾,一时间气得哭了起来。

母亲得知女儿参军被父亲拒绝了,忍不住和陈伟明吵了起来:“这么多年,家里没占你一点光,女儿就想当个兵,你怎么就不能通融一下呢?”

“这是以权谋私!”陈伟明大吼了一声。

然后他又说:“让闺女好好学习,将来肯定会有出路。”

要知道,这么多年,军区大院很多干部,都托人把孩子送到了部队,也没见谁因为“以权谋私”被上级查处,所以,陈伟明的妻子也气得直掉眼泪。

03

被父亲拒绝的陈蓉,把所有怨气都用在学习上。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陈蓉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省里的医科大学。

而一同去参军的小姐妹,退伍后,也就被家人安排当了文化馆打字员、柜台营业员的工作,过着没什么挑战的工作。

后来,二儿子和三女儿也高中毕业了,陈伟明直接把“丑话”说在了前头:“你们考不上大学,谁也别指望我给安排参军。”

二儿子陈诚高考落榜后,他知道父亲不会管他,于是就找了大院管征兵的叔叔,让他给报了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政审和体检都合格后,轮到家访环节了,那个叔叔说:“你爸爸是我的上司,这事儿还得你爸爸点头,我不能瞒着他啊。”

陈诚只好硬着头皮找到了陈伟明,果然不出所料,他不同意,还说你今年考不上可以复读。

没办法,陈诚只好憋着一口气回到了学校。

为了跟爸爸较劲,这一年,陈诚真是在学习上脱了一层皮。

令人惊喜的是,第二年高考,陈诚以优异成绩,考上了西安一所军校,不仅圆了从军梦,还直接一步到位成了干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三女儿陈珊看到哥哥姐姐都是靠自己奋斗给自己搏了一个前程,只好放弃幻想,把精力全用在了学习上。

最终,陈珊也考上了财经大学。一家出了三个大学生,当时就在军区大院冒了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那些靠父母关系参了军的,有的混得好的提了干,混得不好的,最后还是退伍了。

有人说,都说老陈铁面无私,原来是这么激励孩子的呀。

而三个孩子当初对父亲的怨气,也逐渐化解了。

人们常说,父为子计,计之深远,陈伟明虽然在孩子眼里像个黑脸包公,但是他传递给孩子自强自立的精神,值得孩子们受用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