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一学生中毒身亡,网传是因为偷外卖被学生下毒,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尽管学校在事发后回应媒体时称该情况并不属实,但网上的质疑声仍然此起彼伏。

4月19日晚,湘潭警方发布通报。在这份通报中,称湘潭大学学生张某某4月7日身体不适送医,4月13日因多器官衰竭抢救无效死亡。警方经侦查发现同宿舍同学周某某有重大嫌疑,目前已被刑事拘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份通报,明确了两点事实:

一、多器官衰竭多是因为中毒引发,警方这一通报再次证实了张某某是因中毒身亡。

二、张某某是被舍友投毒,和网传的偷外卖中毒一说并不相符。

对于警方来说,是否因偷外卖所致,并不影响办案和基本事实,也完全没有必要对此作出回应。但警方没有提及是否因偷外卖而起,反而让很多人坚信死者是因为偷外卖中毒的传言。

对于死者家属来说,是否因为偷外卖中毒关系死者名誉。在此之前,死者姐姐曾在朋友圈辟谣,称“偷外卖”是谣言,将追究造谣者责任。学校老师也发声驳斥了这一说法,但一些网友依然揪住问题不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起致人死亡的恶性案件中,是否因偷外卖而起,就真的那么重要吗?

首先,偷外卖的行为的确可恶,也有可能触犯法律,但真的就没有其他办法解决吗?在该校的校网上,2017年、2020年先后有两名同学反应外卖被偷,学校也给予答复,称可以和外卖员沟通来解决。在相对宽松的大学校园,解决外卖被偷并不是没有办法。

其次,作为一名硕士研究生,应该非常清楚投毒后的后果,也知道一旦造成对方中毒后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用如此极端的做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无论起因如何,都是对生命漠视的病态心理。

我们社会并不是没有解决小冲突的途径,也应该具有宽容之心。网络上此起彼伏的“偷外卖就该死”的言论让人毛骨悚然,社会越来越进步,受教育水平越来越高,但大家的心怀却越来越小,做事越来越极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网络上,但凡受害者一方有一点小瑕疵,就会被舆论猛追狠打,每个人都想对他人进行道德审判,似乎自己就是一个圣人。但这种鼓励用极端手段来解决小冲突的思维,无形中害了多少人?

听到官方通报证实死者死于舍友投毒的第一瞬间,让人第一个联想到朱令案。你的优秀也可能是别人下毒手的原因,若干年后,当我们再看20多年前的案件时,一切都格外清晰。

如今被造谣因“偷外卖”被投毒的张某某,背后的隐情并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揭晓。但如果最终被证明是谣传,谁来给逝去的无辜者道歉?

我们总是揪着一点受害者的一点小错,制造出“受害者有罪”的舆论,除了给受害者及家属带来痛苦之外,对社会有什么积极意义?在法治社会的背景下,真的有必要用一句扑朔迷离的传言给死者定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