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选正式拉开序幕,这场选举号称“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选举”,

有多达9.68亿选民将参与投票,投票时间从4月19日一直延续到6月1日,整整44天。

另外,规模大还体现在花销巨大上,很多人也许认为美国选举是世界上最“烧钱”的选举,一场选举就要花费上百亿,但实际上印度的选举花费也不比美国少多少。

根据印度媒体研究中心统计的数据,

2024年参与印度大选的各政党以及参选人的竞选资金高达143亿美元

,可以说是史上花销最大的一次选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总理莫迪

与其说这是一场民主之争,倒不如说是一场财力比拼了,谁的幕后金主实力更雄厚,其支持的政党胜选的几率就更大,基于这一点,

有不少外媒评价称,无论这次印度大选的胜利者花落谁家,输的都是印度民主。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早在选举开始前,就出现了多名反对派首脑被捕,在野党竞选资金遭冻结等一系列丑闻,被外界普遍认为是莫迪为了连任,利用执政党权利打压政敌的表现,而这无疑会让印度的“民主声誉”受到质疑。

关于这次选举,莫迪所在的执政党印度人民党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拿下人民院543个席位中的400个,

这就意味着印人党在最高立法机构将获得绝对的主导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人民院

因为印度人民院作为该国最高立法机构,拥有制定宪法、修改宪法、控制联邦财政支出、对联邦政府提出不信任案以及弹劾总统的权利,而这足以对真正掌握实权的总理形成制约。

此前莫迪在第二个任期内险遭不信任投票,就是因为反对派在人民院占据了相当一部分席位,足以对执政党形成政治压力。

但即便如此,莫迪也已经成功度过了第二个任期,并且有望实现“三连任”。由于印度同时和美俄保持着特殊的关系,这让其成为俄乌冲突中俄罗斯重要的能源出口目的地,以及美国在“印太战略”中的重要伙伴,国际影响力随之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总理莫迪、俄总统普京

而印度在国际事务中影响力的增加,也为莫迪本人带来了极大的政治声望,因此莫迪再次连任一事几乎毫无悬念,而选民真正关心的事,莫迪在接下来的任期内,能够为印度民众带来什么?

对于选民的期待,莫迪在竞选集会上也作出了回应,

包括承诺增加社会支出、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将印度打造成全球制造中心,并且在2047年让印度成为发达国家。

为什么选在2047年?是因为这对于印度人民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1947年的时候印度摆脱了英国殖民者实现了独立,而到2047年就是印度独立100周年的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总理莫迪、英国首相苏纳克

莫迪立志要让印度在23年内迈入发达国家行列,这个目标可行吗?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

印度确实已经超过“原宗主国”英国,成为了世界第五大经济体,有望在2026年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排名,并不是评定发达国家的唯一标准,发达国家是指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人民生活水准较高的国家,而显然以印度当前的水平,达到这个门槛还比较困难。

截止到目前,印度仍有300多万人处于贫困之中,失业率更是高居不下,根据国际劳工组织之前的一项调查数据,印度国内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中,失业率高达29.1%,这足以说明,印度劳动力拥有的技能与市场上的工作岗位存在明显不匹配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民众投票现场

正因如此,印度近些年大量招商引资,要求外企聘用本地员工,甚至还喊出口号,要将印度打造成全球电动汽车制造中心。

只能说有雄心是好事,但还要具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才行,印度想要成为全球制造中心,不仅要解决资金问题,还要解决技术问题。

虽然短期内可以凭借人口红利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最后还是要靠过硬的技术能力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如果仅仅停留在低端的制造水平,那么印度距离成为发达国家的目的,就还有相当一段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