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遭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美国雷霆发动“杜立特行动”:16架轰炸机在杜立特中校的带领下从航母起飞,奇袭东京等地,轰炸结束后不回头,继续向西,飞往中国境内的衢州等地迫降,引发了一场中国百姓对美国飞行队员的救援行动。

这是一场由中国人民自发的营救行动。衢州人民的奋勇救援,是整个杜立特行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了二战史上的奇迹。

正所谓“守两浙而不守衢州,是以浙与敌也;争两浙而不争衢州,是以命与敌也”,地处四省交界处的衢州历来是军事和交通要地。除此之外,“杜立特行动”大救援发生在衢州这座城市,还有其他因素吗?这是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近日在采访纪念“杜立特行动”大救援82周年系列活动时,一直思考的问题。

“我在衢州很受教育,这里是世界民心相通的地方,而背后是千年儒家文化熏陶的结果。”循着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的一句话,上述问题的答案渐渐清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儒家文化中,礼是“人伦日用之常”。“杜立特行动”救援中,衢州人民在美国飞行队员最需要时本能地主动伸出援手,在对方不忘恩情寻访时自然地释放善意给予回应,在双向奔赴的民间情谊之上再作升华,皆为“礼”。“有礼仪之大,故称夏”。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深深涵养在中国人的精神血脉中,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精髓。

就在纪念“杜立特行动”大救援82周年中美民间文化交流系列活动近日在浙江衢州举行之际,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有一场纪念活动。据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发布,18日,黄屏总领事赴俄亥俄州代顿市美国国家空军博物馆出席“铭记英雄——飞虎队和杜立特中队图片展暨第五届中美二战友谊论坛”并致辞。

黄屏说,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飞虎队、杜立特中队的动人故事既是由坚强热血的中美军人、也是由感恩重义的中国人民共同书写的。

飞虎队与“杜立特行动”是中美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其中显现的细微之处也都折射出中国礼仪之邦的闪光。

纪录片《飞虎情缘》中有一段,1944年,“飞虎队”队员本尼达飞机被日军击中,跳伞于湖北省监利县周老嘴镇罗家村。当地村民全力救助,用担架将本尼达转移到镇上,转移给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之后,为把本尼达送往新四军驻地,队员们昼伏夜行,用担架轮流抬着本尼达,整整23天,70多人接力步行400多公里。

在近日的采访中,衢州市杜立特行动历史研究会副会长郑伟勇也向澎湃新闻分享了一个关于救援“交通工具”的细节。

当时,杜立特队员分别降落在当地的丘陵山地、海岛沙滩。他们需要脱离危险境地,向衢州集结,再转向大后方。“中国村民们遇到突袭者之后,无一例外地都把他们送到县城。当时在中国汽车很罕见,交通主要靠步行。村民有的靠自己背,主要用轿子,道路条件稍好一点的地方用人力车。受伤的队员奥扎克被村民用轿子抬了30公里山路送到长台,又用人力车运送到江山城里。”郑伟勇说,到了县城,村民们又更换各种工具将突袭者送往衢州,轿子、人力车、船只、轿车,不遗余力地把能用的交通工具都用上。

现如今,再回溯当年利用哪些交通工具来辗转护送,只是观察当时中国百姓如何极力救援这些“从天而降”的美国飞行员们的一个小小切口。这些朴实的中国人民,用最质朴的行动诠释了“我们不能你要什么就给什么,但是我们一定做到有什么就给什么”,这何尝不是因为内化于心的“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8日的重要史料捐赠仪式上,救援者后人廖诗原将一把老屋钥匙,赠与杜立特行动飞行员的女儿苏珊:“ 我家就是你家,欢迎随时回家!”基于质朴情感之上的礼赠,在这些年发生多次。有研究人员应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心愿,踏寻飞机坠毁点搜集到飞机零件,远寄美国;也有救援者子女将珍藏多年的史料捐赠于杜立特行动纪念馆。

有礼之人汇聚而成的城市,则是有礼之城。“有礼”不仅以个人为体现,政府行为同样是“有礼”的载体。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当年获救的美国军人的后代经常到衢州,向见义勇为的中国人民表达敬意,当年救助飞行员的村民子女和“杜立特行动”研究者也曾受邀赴美参加纪念活动。衢州与美国明尼苏达州雷德温市结为友好城市,衢州二中与雷德温高中成为姐妹学校,衢州与雷德温市以礼相待缔结友好,将朴素的民众友谊升华为城市之交。

再将目光回落到衢州城区内随处可见的“衢州有礼”城市品牌时,思维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