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宋代汪洙有诗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大概是古代寒门知识分子改变命运的最优解了。数年寒窗苦读,一朝中选平步青云,成为天子门生后入朝为官。

但科考的难度系数却不低,因此合格者寥寥可数。而在这种官吏选拔的科考中,有一项科目为“秀才”。《唐六典》中曾记载过,“其秀才,试方略策五条”。

所以,古代考上秀才的知识分子又相当于获得了现代什么样的学历呢?说出来可别不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察举制度,光靠选拔

在古装影视剧中常常会出现用“秀才”这个称谓去嘲讽读书人的桥段,就比如说《武林外传》。剧中有一吕秀才,尽管他没有通过科考,但他还是被人叫做“秀才”。

可古时候的人们为什么会将这些读书人称作是秀才呢?这还要从“秀才”的发展讲起。

“秀才”,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年间的《管子》一书中,原意是用于指代那些富有才华之人,并不是单单只局限于读书人。到了汉代,“秀才”变成了朝廷用于选任人才的一种科目。

汉代年间的人才选用方式是察举制,其内容包含举孝廉、举秀才和举贤良方正。这三种举荐的难度是依次递增的,孝廉主要是由各郡县向朝廷推荐,秀才是从州选拔出来。

而这贤良方正则是一种不定期开设的特科,是由皇帝亲自从官员或者是学子中选用一人。由于汉代只有十三州,而秀才又是每年选一人,因此能得获此头衔者屈指可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汉代之前的秀才都是通过举荐为官的,因而绝大多数能获得这个头衔的都是世家大族的人,很难去评判他们真实的学识水平。

在进入了魏晋年间后,朝廷不再使用察举选官制度,而是通过九品中正制选任贤才。但是这种考核方式主要是依据门第出身来评判的,所以在这个时期能入朝为官的都是高门子弟。

到了南北朝时期,察举制被统治者复用。要获得秀才的头衔,还需要通过朝廷设置的对策五问,孝廉等考核。尽管统治者制定了对策考核,但还是会以察举为主要的人才判定标准。

朝代不同,学历不同

时间来到了隋代,隋炀帝为了从地方上收回选拔官吏的权力,遂制定了科举制。这位皇帝尝试着以考试的方式去考察学识并选拔人才,并将“秀才”规定为对科第最高者的称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史书记载,“初秀才科第最高,方略策五条,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等”。

但由于隋朝的科考难度系数极高,要考核儒家经义、杂文、时政等内容,因此纵观整个隋代历史,考上秀才的不过十二人,后来的唐朝宰相房玄龄就是其中之一。

假如是隋代的秀才,那他们至少是现在清北复交等高校的博士学历,或者是哈佛、牛津等国外顶尖大学的学历。

到了唐朝时期,统治者为了能从国内选拔出对朝廷真正有用的人才,就对科举制作了一定的改革和完善。比如说唐朝太宗他就扩大了国学招生的规模,从而从天下网罗更多的知识分子。

女帝武则天又是增设了殿试和武举,前者为的是让才华更为优秀者脱颖而出,后者则是想要为朝廷吸纳一些武艺高强的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唐玄宗时期,皇帝又将诗词纳入了进士的考核范围,如此一来就能选出那些文学底蕴深厚的人才。

除了对科考内容和形式上的优化外,唐朝的统治者也划分了科考的等级,即“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而通过了最后殿试的知识分子就是影视剧中常说的状元。

但在考状元之前,还需要先考过前五个层级的考试。由此可见,古代能中状元者肯定都是饱读诗书,才华佼佼者。而在这些考试等级之中,只要过了府试的读书人,那就能获得“秀才”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