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学与生殖学要打破学科间的藩篱,看到患者真实的需求。

撰文丨郭雪梅

“我觉得生孩子问题不大!”2019年,因患子宫内膜癌被多家医院的医生告知无法再要孩子的刘欣(化名)听到这句话时喜极而泣。

4月17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举办的“恶性肿瘤生育力保护媒体见面会”上,刘欣分享了这段漫长的抗癌和生育经历。如今,她已经是一个两岁宝宝的妈妈。

由于绝大多数子宫内膜癌治疗以手术为主,需要切除子宫、双侧卵巢以及双侧输卵管,并且,一些接受放、化疗的患者,卵巢功能也会受到较大影响。在传统观念里,患上了子宫内膜癌意味着要丧失生育力

“既往我们几代人努力的目标是让肿瘤患者能够活下来,因为一听到恶性肿瘤,大家都觉得这是不治之症。但随着医学的进步和专家们的共同努力,其实现在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可以很好的生存下来了,所以我们对肿瘤的治疗已经从救命改成了提高生活质量。”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孙秀丽在见面会上说。

在妇产科医生眼中,“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为患有癌症的女性尽可能保留生育能力。

一个妇产科的生育力“保卫战”

研究报告指出,45岁以下确诊妇科恶性肿瘤的病例中,宫颈癌占36.5%,子宫内膜癌占10%,卵巢癌占7%,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居妇科恶性肿瘤第二位,近年来该比例还在不断升高。

“怎么样能够提升治疗肿瘤的完全缓解率?”“肿瘤治好了,怎么让患者怀上孕?”这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一直思考的两个难题。

“子宫内膜癌保育治疗4R理念”是他们提出的办法之一,4R即逆转肿瘤(Reverse)-保留器官(Reserve)-重塑功能(Reconstruction)-完成生育(Reproduce)。既要治疗效果好,又要帮助患者尽可能实现生育的愿望,“逆转肿瘤”是最关键的一步。这不是简单的杀灭肿瘤和破坏肿瘤,而是通过治疗技术把器官保留下来,通过重塑功能最终完成生育。

这也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建六教授团队给刘欣提供的方案之一。对于子宫内膜癌,王建六认为并不一定要做手术切除子宫,更提倡的是保留子宫和卵巢内分泌的功能。在生育力保护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团队的做法主要包括“保留、保护和保存”三个部分,其中,男性精子保存、已婚女性胚胎保存、未婚女性卵子保存、幼童卵巢保存、保乳手术等技术目前都可以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建六带领妇产科医生为患者做手术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供图

让患有癌症的女性生孩子,这件事牵扯多个学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组建了一支子宫内膜癌保育MDT(多学科协作)团队,涉及妇科、病理科、影像科、生殖科、产科等多学科,并制定了疑难病例会诊制度。

“前不久,我们有一个病例需要请六个学科的主任会诊。你想想,如果是病情复杂的病人,要想挂到六个学科的专家号,可能一个月也挂不完,甚至都挂不上。” 王建六在见面会上表示。

保育MDT团队会为每个患者定制个体化的治疗策略,包括病情评估、疾病治疗和生育保障。在治疗肿瘤前中后,都会考虑患者生育的需要。在见面会上,刘欣用了一段更形象的话解释这个体系:“我是在这里治病,在这里做试管,然后在这里生产,就好像一条龙服务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建六团队进行多学科会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供图

在这种特有的诊疗体系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早期子宫内膜癌适合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肿瘤完全缓解率达到90%以上,40%以上的患者在肿瘤完全缓解之后能够成功妊娠,30%以上的患者能够顺利分娩。

被忽视的“肿瘤与生殖”

骨肉瘤,是青少年群体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患病高发期年龄在15-30岁。随着治疗手段的进步,患者生存率已经提高到60%-70%。这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副主任谢璐看来,是个可喜的结果。前几年,她们看到骨肉瘤患者在治疗后5年时间里没有病发,会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但如今,她们越来越多的发现,癌症治疗后生育能力的丧失成为了很多病人一生的心结。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田莉也举了一个类似的例子,前几天门诊时,她遇到了一对夫妻,男方做了骨髓移植后身体状态非常好,但因为治疗导致精子没有了,现在夫妻俩只能通过精子库来怀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妇产科副主任田莉在门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供图

肿瘤治好了,但却永远怀不了孕,这是一些癌症患者永远的痛。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统计,中心接诊的患者大概14%的女性处于育龄期,就子宫内膜癌患者而言,大约有70%以上尚未生育过,大多都有生育需求。

我国很多癌症患者在治疗中不仅很少被告知化疗对生育力的影响,连医生都很少有主动提供生殖健康咨询的意识。这与王建六在见面会上提到的对“肿瘤生殖学”关注不够的情况有一定关系。该学科最早于2006年提出,发展还不到20年,还是一个新兴学科。

王建六曾在媒体采访中提到,在我国,目前依旧是肿瘤专家治疗肿瘤,生殖专家关注生殖,肿瘤学科和生殖学科的合作还不够紧密。处在两者交叉地带的患者很难被关注到,这也让“为什么大夫从没跟我说”成为病人和家属口中经常出现的一句话。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这几年一直积极倡导“子宫内膜癌生育力保护”的理念。2022年,发布了《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专家共识》;2023年,召开肿瘤生殖学术会议,筹备建立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多学科联盟;今年5月,即将召开北京大学妇科肿瘤学术会议。

此外,王建六在见面会上也强调肿瘤学与生殖学要打破学科间的藩篱,看到患者真实的需求。他也提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未来在恶性肿瘤生育力保护上,除妇科常见的子宫内膜癌、血液肿瘤、骨肿瘤、乳腺癌等,将更多地和肿瘤外科建立联系,让更多医生知晓并帮助患者实现生育力保护。

参考文献:

[1]专家访谈丨王建六教授:开启肿瘤生殖新篇章,圆肿瘤患者做妈妈梦想https://mp.weixin.qq.com/s/XyMU-ETXgzv0SEKheOJpZg

[2]2023妇产科年终学术盘点丨王建六教授:2023年子宫内膜癌诊疗回顾与展望https://mp.weixin.qq.com/s/VJgSWU2SgDnEb9J7TB1kbQ

来源:医学界

责编:黄思宇

编辑:赵 静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