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好广州历史文化这本大书?如何吸引更多的新生力量一起写好“广州故事”?如何在浮沉世间为心灵找到一个锚点?带着这些问题,在2024广州读书月期间,新快报收藏周刊记者专访了著名作家梁凤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梁凤莲

我们不能忘了广州“主战场”

收藏周刊:您曾提到,要读好我们的历史文化这本大书。您觉得如今广州人拥有的、能了解本土文化的书籍多吗?

梁凤莲:就出版而言,其实很多,《岭南文库》在二三十年间已累计出版几百册,于岭南文化史料整理方面,作出了重要积累和贡献。但是,很多这类书籍并没有被积极推广到大众阅读层面。

我们当然要推荐全国各地的优秀图书,但要莫忘你的主战场是在岭南、在广州。我认为,强大的一种表现,就是本土文化在文化融合中变得越来越有分量、有价值、有影响力,而不是被同化。

收藏周刊: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讲述广州故事的书籍被集中放于大型书店的一隅。您觉得这反映了怎样的现实?

梁凤莲:是的。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广州的整体大环境,无论在经济还是管理方面都非常良好,所以持续吸引着五湖四海人才。但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如何重视、推广本土文化并把其普及到基础教育中去,我觉得还有待加强。

食在广州,我们确是美食之城,但也是英雄之城。您看我们有如此多的“南粤先贤”。只要在南粤大地生息、留下过精神财富和笔墨基因的,我们都把他奉为先贤。韩愈、包拯、林则徐、关天培、袁崇焕、陈子壮……我们为什么不去整理和筛选他们的著作,广为传颂?又比如具体到诗词,我们有收录了20多万首诗的《全粤诗》,不是只能关注李白、杜甫。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只有不断被传诵、它的文学形象不断被梳理和树立,这个地方才能更广为人知、深入人心。

越深入了解岭南文化,越觉得有写不完的“富矿”

收藏周刊:您觉得现在广州的文学形象有被很好树立起来吗?

梁凤莲:斗胆说一句,我个人认为现在广州的文学形象是很模糊的。很多人说自欧阳山《三家巷》后广州的文学创作曾有断层,其实不是,我们很多优秀作品当年都轰动一时,但未得到有效传承传播。近年来我们在广州图书馆已举办过8期“扎根岭南——本土经典文本导读系列活动”,其中讲到的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其针砭时弊、直击真相的风骨,又有多少人知道?《三家巷》当然是里程碑,还有杨万翔的《镇海楼传奇》、伊妮的《千秋家国梦》等,这些好作品如今都不见传播。我们今天说所谓引进名家,我认为是另一个路径的文学建构,而本土文化风俗和社会发展,如果没有不断地、大量地书写记录,以后又怎能留住乡愁、留下记忆?

收藏周刊:您刚说到,广州本土的文学创作并未存在断层。

梁凤莲:是,只是很多人未能浮出水面,因为他们的书写都在主流机构关注视线之外。我是因为“跨界”,成为岭南文化研究者并做出一些成果,大家就顺带关注到我的小说。为何我能一直创作?确实是当越深入了解岭南文化的来龙去脉,就越觉得我们有写不完的“富矿”。

收藏周刊:深入研究岭南文化,可以助推本土写作对吗?

梁凤莲:不仅是助推,还是强有力的支撑。因为任何个人史都是以社会史为背景,比如说我们写一个故事,它貌似讲述了个人经历,但它是大时代中的一朵浪花、社会史的一个缩影。

岭南文化传播有赖新老广州人不断加盟

收藏周刊:您刚才还说到一些本土写作者未能浮出水面。他们如何才能浮出水面?

梁凤莲:我们留意到,比如越秀区作家卢欣的《锦衣华梦》,就曾获得最近的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这是她的处女作。还有佛山的一些年轻作家。但获奖个案很少。

收藏周刊:为什么个案会这么少?

梁凤莲:可能与某些评审的关注重点不一样,有些人更讲求“全国影响”、讲求“名家”。

收藏周刊:那对于充满书写广州热忱的年轻人,如何才能脱颖而出?您对出版社等机构有什么期待?

梁凤莲:其实,岭南文化,正是有赖于代代“新”“老”广州人不断加盟,才充满活力,没有这么多人才汇聚,广州也走不到今天。所以我们要有一个清晰的观念,既不要排外,更不要排内,要欢迎更多的新广州人来写广州故事。您看我们南越国开国君主赵佗,就来自河北。观念一定要澄清,不然很容易滋生圈圈派派,形成歧视或偏见。

收藏周刊:歧视?

梁凤莲:因为这也是一个讲求物质的时代,出版社要讲效益,要找名家,我可以理解。

收藏周刊:写广州的故事不好卖吗?

梁凤莲:嗯,当很多人对岭南文化所知甚少时,你去写本土题材,不大可能引起市场兴趣,这是毋庸置疑的。

收藏周刊:可是,如果越不做就越不会为人所知,难道不是吗?

梁凤莲:所以这需要长远目光,文化,是百年大计。我们每个人都只是匆匆过客,只能在这个时段做该做和能做的事,然后真正传予子孙后代,这也是笔墨的功能,文学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在本土文学创作方面)只有政府大力推动、整合各方资源,才能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提升。打个比方,如果能开展“写好广州”等全民参与的活动,我相信肯定会有一批作品脱颖而出。

这座城市需要更多热爱它的人去书写

收藏周刊:也就是说,我们要号召大家去写好广州?

梁凤莲:对。要号召全民参与记录这座城市,我相信,以两千万人口的庞大体量,难道这里不会出现几个人才苗子吗?这座城市太需要了解、热爱它历史的、达成共识的人去更好地书写它、传播它,这才是全民参与。而不是把资源配置集中固定几个人身上。还有,我们要传播我们自己的名人,刚才说的南粤先贤是一波,改革开放几十年间的优秀小说创作者又是一波。这些谁去传播?公众对此所知甚少。

收藏周刊:您提及的改革开放以来的优秀小说,包括伊妮先生的,我小时候也追读过她好几本。然后我们的问题是,在2024年的今天,您觉得这些作品,还会吸引很多读者来买吗?

梁凤莲:所以这里就有导向的问题,需要政府导向、文艺单位导向、基层导向等合力。我们要导向人们喜欢这里的本土文化,正是因为有了文化的土壤,广州才能成为中心城市,才能生长出这么多美好的东西。反过来说,你选择了广州,假如你不去选择了解认知它的文化,你的身心会得到抚慰吗?我们不能做一个仅在城市谋生的工具人。

收藏周刊:读者应如何搭建起阅读广州本土文化的系统性框架?

梁凤莲:其实所有的好东西都有了,只是像我们前面所说,它们被放在了书店的角落。只要我们把它放到C位,读懂广州真不是难事。可供配置使用的资源都在,我们只需要调整观念。

广州是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史,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假如我们没有这种文化实力,我们不可能产生那么好的经济效益、那么好的社会生存氛围,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我们要回到源头,打开聚光灯,把它们照亮。这需要强有力的主导,各方合力。

收藏周刊:您觉得这里的一些大部头小说,如何打动年轻人?

梁凤莲:这就涉及出版编辑部门了,在融媒体时代,如何利用新的形式解读经典,甚至充分利用碎片化传播便利,我觉得还大有可为。

读书,就是浮沉世间的一个定锚

收藏周刊:最后还是要问一个古老而实际的问题,如何鼓励现在的人,捧起一本纸质书来读?

梁凤莲:四十年前,我们的口号是读书改变命运,现在这个不一定能成为公式了,但我觉得读书可以改变你整个人的身心,改变你对世界的看法、对生活的了解,改变你生存的质量。诗书在腹,你对人、对事的看法就会开阔坦然很多,就不会被物质拉着往前跑、迷失方向。书,就是小船里的那个锚啊,可以把你在汪洋大海的生存,固定一下。我个人认为,读书就有这么一个简单而又不简单的功能。

为什么说活到老就要学到老,不能固化,因为这个世界一日千里,我们所知甚少,你看黑洞、看旅行者一号发回的信息,地球只是沧海一粟,你在这个世界生存一趟,你怎样在汪洋大海中让自己心有所托?那我们肯定要通过阅读,打开视野,发现真相,让自己活得更通透。阅读,就是我们头顶的那片星空。阅读,也是你可以信赖的一个没有隔阂的朋友,只要找对了书,你们永远可以坦诚交流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海量财富,都在书本之中,找到与你有缘的书读下去,你就打开了观天观地的一扇窗,这是个人性的阅读。那我们专业性的阅读,则要在前人基础上往前一步去挖掘追问,得出新的判断和结论,然后把接力棒代代传递。

【受访者介绍】

梁凤莲

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博士,研究员(专技二级),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