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63年,蜀汉后主刘禅,好好的国君不当了,竟然投降了!

刘禅投降的消息传来时,姜维和将士们义愤填膺,拔刀砍石头,发泄郁闷,但于事无补。不久后,姜维等人也投降了钟会。

投降后的岁月里,刘禅在魏国做了8年的安乐县公,并发出了这样的话语:此间乐,不思蜀!

这心态够好!

公元271年,刘禅死了。而那顶“扶不起来的阿斗”之帽,他就此戴了1700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虎父无犬子

刘禅是刘备的亲儿子,作为一代人杰的刘备,对于儿子刘禅的培养上,还是下了功夫的。

曾经,刘备专门找老师教刘禅学习《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左转》等书,连诸葛亮都是刘禅的老师之一。

刘禅不仅在文化课上学了不少知识,而且还被刘备安排了学武。

说刘禅能文能武,绝不是言过其实。

《三国志》中,记载了刘备给刘禅的遗诏:“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

刘禅是刘备看着长大的,自己这儿子聪明还是愚笨,他看的是一清二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葛亮也曾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在大多数人的脑袋里,总感觉,刘禅是个纨绔子弟,是块扶不上墙的烂泥。也有人认为,刘备在长坂坡前摔孩子,把刘禅脑袋摔坏了。

实际上,人家刘禅是个聪明的孩子。

两个人精刘备和诸葛亮都看重的人,怎么会是个笨蛋呢?

只是,刘禅没有像刘备一样,在外征战厮杀多年,刘禅就像温室里的花朵。

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这并不意味着刘禅就是个军事白痴,大的方向,刘禅还是清楚的。

对于诸葛亮北伐,刘禅其实有反对的。

曾经,刘禅规劝诸葛亮: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

潜台词是:相父你悠着点,打仗很耗钱的。

但是,作为军政都在手里的诸葛亮,显然没把刘禅的话当回事,北伐一次又一次,最后死在了北伐期间,在五丈原殒命。

虽然,对于诸葛亮的北伐大计,刘禅多少有点不同意见,但对诸葛亮的支持上,还是没有任何水分的。

不过,诸葛亮死了后,刘禅马上停止了北伐,主要是消耗实在太大,连年的战争,让蜀汉的整体发展可谓是龟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名师出高徒

诸葛亮死后,刘禅的权力就大了,他第一个诛杀的对象,就是诸葛亮生前一度信任的刘琰。

人世间,从古到今,都不缺“偷人通奸”的故事,有一天,这个故事的主角竟然成了刘禅,

刘禅气愤不已。

贵为皇帝,刘禅宫内的皇后妃子,自己都没有精力一一照顾到位,何况去和外来女子行那苟且之事?

事情的起因,来自一个叫刘琰的官员。

这个刘琰,口才了得,曾深得刘备厚待。

但这个人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肚量小,二是实干能力差,典型的“能说不能干”的人。

在各个单位,最烦的就是有人身居高位,不干正事,然后滔滔不绝评论他人,而且心胸狭窄的人。

刘琰官位不低,能力不高,且喜欢疑神疑鬼。

有一天,刘琰的老婆胡氏进了宫中,给太后请安去了。

这胡氏本事不小,嘴巧得和八哥一样,很得太后喜欢,因此,被留宿了一段时间。

胡氏在宫里的那段时间,刘琰快疯了,想自己老婆是很有姿色的,而宫中真正的男人只有刘禅一个。于是,刘琰自行脑补,认为刘禅肯定和自己老婆苟且了。

如此的想法一出,刘琰就开始止不住地胡思乱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氏回来后,刘琰按照自己的想象开始“审问”了,胡氏百般解释,刘琰仍然坚持一个观点:胡氏和刘禅有染,否则不会逗留那么长时间。

可怜的胡氏被刘琰安排的人责打,而且,刘琰也用鞋底抽了胡氏的脸。

最过分的是,刘琰直接把胡氏休了。

叔可忍,婶不能忍,被人冤枉,遭人毒打,还被休了赶出门,这待遇让胡氏一怒暴起,告刘琰这个“衣冠禽兽”。

这一告,事情闹大了,因为牵扯到皇帝刘禅。不久后,刘禅让人把刘琰抓了起来,理由无非一个:污了皇帝的名誉!

公元234年10月,诸葛亮死了,刘琰随即被刘禅杀了。

就在刘禅处置刘琰时,魏延和杨仪开始互相攻击,魏延杨仪造反了,而杨仪又说魏延造反,在王平、马岱等人的帮助下,魏延被斩杀,而且被诛灭三族。

刘禅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大赦天下,目的很简单:就是让杨仪等人,带着大军回来,不要生出其它事故。

杨仪,诸葛亮很欣赏的一个人,和其一起北伐,后提拔为长史。

杨仪此人做事干练,行动迅速,整体协调能力也不弱。但有两个大缺点,一是和大将魏延不和,这很致命;二是性格略有孤傲,容易飘,容易志得意满。

诸葛亮死前深思再深思,安排了自己死后的撤退策略:由杨仪、费祎、姜维三人负责撤退,而魏延断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出来了吗?杨仪是第一负责人。

诸葛亮死后,杨仪有条不紊地开始协调,进行整体撤退。

此时,断后的魏延,果然反了,不听调遣,开始一意孤行。

接着,在杨仪的安排下,最后灭了魏延,让蜀国军队保持了大体上的稳定。

军马是诸葛亮带出去的,而回来时,带队人是杨仪,再加上平了魏延之乱,杨仪非常的意气奋发,大有诸葛亮接班人的意思。

可是,回到成都之后,杨仪失望了,他空有中军师的名头,没有更多的权力了,军权也好,行政权力也好,都没多大。

这怎么回事?

原来,对于杨仪此人,诸葛亮早有密奏给刘禅,认为其人掌权太大,容易骄傲生事,不能给予重权。所以,杨仪回来后,眼睁睁看着蒋琬手握重权,而他权力极其有限。

接下来,就是杨仪的各种抱怨了。

很遗憾,这种种的抱怨,全都进了刘禅耳朵里,因此,刘禅下了狠手,贬杨仪为平民,流放到汉嘉郡。

看这操作,刘禅原来也是个狠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当了平民的杨仪,不安分,开始上表,措辞激烈,大有指责之意,于是,刘禅举起了屠刀。

当相关人员前去捉拿杨仪时,老杨感觉太过屈辱,直接自杀了。

而李邈的被杀,则更体现了刘禅的睿智。

刘备死后, 对于诸葛亮,刘禅有一个专用名词称呼:相父。

这一声相父,表达了刘禅对诸葛亮的尊敬。

在诸葛亮生前,虽然掌管军、政,集大权于一身,但孔明一点都没有飘。

可一个人做得再好,还是会让一些人不满意,高唱反对票。

没错,反对诸葛亮的,有这么一个人,他叫李邈。

李邈的人生,就是“嘴贱”的一生,你可以说他胆大,但情商不是一般得低,一生做过三件大措事。

第一件错事,在刘备夺了益州后,李邈很有怨言,意思就是,我家主公刘璋邀你来对付敌人,没想到你鸠占鹊巢,你们是不是过分了?

听起来道理是对的,但那个时代,不就讲究“拳头大了说话算”吗?李邈不懂。

刘备和执法官员准备砍了这个不识时务的迂腐之人,但诸葛亮劝住了,算是诸葛亮救了李邈一命。

但,很可惜,这样的救命之恩,李邈是不会领情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件错事,诸葛亮北伐时,马谡犯了错误,诸葛亮要挥泪斩马谡的时候,跟在身边的李邈跳出来了,劝诸葛亮善良,应该学习古人,饶恕了马谡。

这把诸葛亮气得够呛,简单粗暴地给了回应:滚!回蜀汉大本营成都去!

这件事很关键,估计,这事让李邈深深记在了心里,不同意自己的观点也就罢了,不至于直接打发回去吧,这得多丢人啊。

第三件事,在诸葛亮死后,李邈直接上奏,说了一肚子的坏话。

诸葛村夫,仗着兵权在手,飞扬跋扈,这样强权的人不应该在边疆,容易反叛,我常常担心啊!现在,诸葛亮死了,刘家的宗族算是安全了,西戎也偃旗息鼓了,我们应该可以庆祝了!

自然,诸葛亮无法反驳,这次刘禅动手了,老虎不发威,还当是病猫?斩了。

后主怒,下狱诛之。

李邈此人确实该死,不懂感恩,不懂形势,不懂帝王,他上那样的表,如果还能活着,就算是奇迹了。

想想,蜀汉上下,有多少诸葛亮提拔起来的人?如果刘禅在诸葛亮尸骨未寒时,同意李邈的奏本,否定诸葛亮的功勋,那就是找死。

看来,刘禅并不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乐不思蜀

在刘禅在位的41年中,诸葛亮、蒋琬、费祎、姜维等人,先后对刘禅忠心耿耿,说明刘禅用人有术。

当诸葛亮在的时候,军政大权都在诸葛亮那里。从国家治理角度看,这有点不合理,风险也很大,但,刘禅选择无条件信任诸葛亮。

诸葛亮死后,刘禅开始采取措施了,不再让军政系于某一个人,分别安排蒋琬和费祎等人管理不同领域,蒋琬先任尚书令,后来担任了益州刺史、大将军。而蒋琬卸任尚书令,担任了大将军后,费祎接任了尚书令。

公元246年,蒋琬去世,费祎接了蒋琬的班,刘禅对于政事操心的就多了起来。

从246年到263年,刘禅对于治理国家还是付出不少。

不过,在刘禅晚年的时候,较为信任宦官黄皓等人,这对朝廷有不小的损害。因为此,也引来了诸多劝谏的人,有人甚至言辞激烈,但刘禅并没有大开杀戒,而是给予了这些人表达的权利!

刘禅如此的行为,比起历史中的很多皇帝,对大臣进行滥杀,要好得太多!

总之,政治上,刘禅绝不是庸才。

公元263年,魏国兵分两路,一路由钟会带领,一路由邓艾带领。

钟会遇到的拦路虎是姜维等人,这导致,钟会前进非常艰难,虽然,整体实力,是钟会的实力更强劲,但姜维等人还是在剑阁牢牢守住了,姜维和钟会互相牵制了对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邓艾,则偷渡阴平成功,进兵至绵竹,击破诸葛瞻所带军马,然后快速兵临成都城下,刘禅看大势已去,抵抗无力,在光禄大夫谯周等人的建议下,开城投降!

刘禅的思路很简单,既然实力悬殊,已经打不过了,那就投降,给将士、百姓们一条活路!

不仅如此,刘禅还给姜维下了命令:你也投降吧!

姜维等人得知诸葛瞻战败身亡,刘禅开门投降,姜维和军士们热血上涌,拔起刀剑,挥砍石头,发泄心头的愤怒。

不久后,姜维率军向钟会投降。

后来,因为钟会有野心,在姜维的“挑唆下”,钟会和姜维约定一起造反魏国,但事情败露,钟会、姜维等人被杀。可惜!

很多人说刘禅就是“扶不起来的阿斗”,这顶帽子实在是应该去掉了。

因为,刘禅并没有那么不堪,虽然不是雄才大略,但也不能算是一塌糊涂,用一句客观的语言评价,就是“中庸的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