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3年前因为“肛门肉球脱出”到医院就诊,诊断为混合痔,虽然经过治疗早已痊愈,但他从那以后每年都会抽空到医院做一次电子肛门镜检查,以免出现痔疮复发和其他肛肠问题。这种健康意识无疑是好的,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最近,他再次去肛肠科做肛门镜检查,情况良好。检查完,他问了医生一个问题:“为什么我每次都做的都是肛门镜检查,而不是肠镜检查,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每天到肛肠科就诊的形形色色的患者,对检查设备、方式有疑问的还不少,今天,成都东大肛肠医院赵春梅医生就来详细讲讲大家对电子肛门镜和肠镜的常见困惑。

什么是电子肛门镜检查?

电子肛门镜是采用医用视频及摄像技术,打破了传统指诊的弊端,可对肛门、直肠部位深层病灶进行图像采集、实时诊断。同时可将病灶打印成像,亦可放大观察,为治疗前后的对比提供依据,帮助患者了解病情选择治疗方案,避免因传统人为检查不足而造成病情延误。电子肛门镜可检查诊断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瘘、肛门脓肿、肛门瘙痒、直肠脱垂、直肠息肉等多种肛肠疾病。

什么是肠镜检查?

肠镜是一根细长灵活的软管,头端装有灯光、摄像头、钳子以及冲水和充气装置。它从肛门进入肠道,冲水口随时出水冲洗肠道,充气可使肠道撑开,以便医生更好地观察;摄像头把肠道内的影像实时传到电脑屏幕上,米粒大小的病变都清晰可见,对肠道溃疡病、肠道出血、大肠恶变、大肠息肉、肠炎等疾病具有诊断和治疗作用。

赵春梅解释,电子肛门镜和肠镜虽然都是用来检查肛肠疾病的医疗设备,并且检验准确度都比较高,都属于临床中常用的检查方法,但两者还是有一些不同之处。

1、检查部位不同

肠镜又叫做结肠镜,镜身长度可达1.4米,能检查肛门、直肠、结肠部位的病变,而肛门镜因为镜身较短,只能检查肛门、直肠的病变。

因此,肠镜检查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一些,而肛门镜检查就比较简单。同时,也因为肠镜检查可以检查除小肠以外的全部肠道,临床中一般都建议受检者进行肠镜检查。

在选择检查方式时,如果医生根据症状表现考虑病灶是在肛门直肠段,像痔疮、肛裂等,则用电子肛门镜即可,如果病灶位置比较深就需要采用肠镜。

2、检查时长不同

因为肠镜是检查大部分肠道组织的一种检查方法,因此检查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一般来说,做完整个肠道检查至少需要30分钟。有些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了可疑的状况,还需要同时进行活检,检查时间同样也会随之延长。

而肛门镜检查时所用的时间就比较短了,一般来说5-8分钟就可以完成检查。

3、不适感不同

前面已经说过肠镜需要深入整个大肠(直肠和结肠),所以检查前需要喝泻药清肠,有的人会觉得清肠的过程比较难受。检查时,肠镜需要把带摄像头的软管深入到弯曲的肠道内,过程中要往肠道内充气来打开视野,受检者会出现腹部饱胀感。

不过现在医院肛肠科使用的是无痛肠镜,检查时会全身麻醉,睡一觉的功夫,检查就结束了,不会感觉到不适。相对于肠镜来说,肛门镜检查无需清肠和麻醉,是一种比较轻松的检查。

赵春梅表示,两种检查手段各有所长,医生会根据病情需要来建议。对受检者来说,究竟选取哪一种,还需要参考专业医生的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